HCL吹响“本地化”号角

时间:2022-10-30 04:44:20

与印度其他四大外包公司一样,HCL也希望能够在中国开疆扩土。

“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里。”这本来是针对投资者的这句名言,印度的IT外包巨头们正在品尝这句话中的滋味――他们60%的收入来源于美国市场;不幸的是,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金融领域。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印度IT外包巨头们眼睁睁地看着装着所有鸡蛋的篮子向地面摔去。

“上帝帮助那些帮助自己的人。”这句西方的名言换作中文,即为“智者自救”。自救的方式之一,是如何进入被“抵抗主义”外壳包裹着的日本、欧洲市场,之二则是进入新兴的中国市场,实现在中国的“本地化”。正是出于这个考虑,包括HCL、TCS、Infosys、Wipro、Satyam在内的印度前五大外包公司已经全部进入中国市场。

最开始进入中国,印度公司看中的是中国更加廉价的人才资源,并通过地理和语言优势,拓展原来并不擅长的日本外包市场。这一阶段的扩张曾经带来了“五千人坐席”、“万人招聘”等等令中国外包行业瞠目结舌的计划,但由于战略转移、文化差异等原因导致运营不佳,这些抢滩计划基本都在默默无声中偃旗息鼓。

如今,新一轮抢占中国外包市场的行动开始了。这一次,成本不再是唯一的优势,雄心勃勃的印度人们不再满足于“世界办公室”角色,开始转向产业链条的高端――知识流程外包(KPO)。印度外包公司看中的是中国的智力资源,虽然近些年中国国内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水涨船高,但是中国大学具有良好的教育水平,这点比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本土都强。

“我们进入这个市场看中的是中国本土市场,而不是将中国看成一个人力资源市场,”HCL Axon大中华区总经理顾旋说,虽然HCL进入中国是五大外包公司中最晚的,但并不是一件坏事,也有好处,“有人会认为我们来得太晚了,但我个人觉得并不是太晚,因为前面的人需要付多一些学费,我们现在有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的本地化战略就更具针对性。”

“现在外包服务业有一个新的名词――‘gobal local experience’(全球地区性经验),用来形容这种将全球经验带到中国,和中国的独特经验结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解决方案和新的价值。

与印度其他四大外包公司一样,HCL也希望能够在中国开疆扩土。HCL将在中国的业务分为三部分:为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服务;为中国本土企业服务;将中国作为日本公司的一个外包服务中心。

在发展中国本地业务的基础上,顾旋希望通过与中国外包公司的合作,借助它们的强项拓展日本市场。HCL很清楚:日本是未来公司很重要的市场,现在公司在日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如果想继续做大这块蛋糕的话,公司需要和一些在日本做IT服务有一定基础的中国公司合作。

如今,HCL Axon已经在中国的航空维修行业发展了好几个大客户了。他还在准备将客户拓展到其他更多的行业之中,当听说联想集团正在花费数十亿元在全球实施SAP ERP系统的时候,顾旋笑称能够帮助联想有效地节约实施成本。

他的中国同行们也在急切地拓展海外市场。过去几年里,中软国际、文思创新、软通动力、博彦科技等国内领先的外包企业已经通过小规模的海外并购,在国外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未来,他们也许还会更加频繁地运用这种手段。越是形势不好的时候,也许越是需要实施大胆的进攻策略的时候。

上一篇:卡巴斯基全面防护企业网络安全 下一篇:信息化提升汽车零部件管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