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条条道路通罗马”了吗?

时间:2022-10-30 04:25:59

不再是“条条道路通罗马”了吗?

编辑同志:“条条道路通罗马”曾经是青年人信奉的准则,以为只要努力,只要勤勤恳恳,总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人生目标。现在,事情全变了。“下海”风盛行,而作学问、搞文化、办教育等等,都似乎不再有前途了。难道事情真的如此吗?

湖北何林

小何同志:

你所说的问题带有一定普遍性,我想谈这样几点供你参考:

一、对目前的“下海”热要有一个总体看法。

我认为,目前“下海”热的出现,从历史大背景看,远的说是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结果,近的说是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推动。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大形势,才会有这样多的人走上经济岗位,才会有许多原来不干经济的人纷纷离开原来岗位,下了“海”。我想没有这样一个声势浩大的“下海”浪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能够在人员配置上体现出来吗?多余的机关工作人员能剥离出来吗?一系列新观念能够形成吗?当然也不可回避,既然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层次深刻的社会人员大流动,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问题甚至是局部的偏向,需要我们重视并加以解决,但这总是支流的问题,不应该因此而看不清问题的实质。

二、对“下海”也要做具体分析。

确实,“下海”的人,一般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于是人们就把“下海”和发财等同起来了。其实,许多的人还不懂得如何科学地看待收入问题。起码有两点要明白:1、铁饭碗是旱涝保收的收入;而“下海”后是风险性收入,有时可能赚得很多,也有时可能赔得很多。在他赚得很多的时候,是含有对风险的报偿,客观上也是对风险的一种保险。2、有扣除收入和没有扣除的收入是不同的。国有企业职工和机关干部的工资收入,都是在扣除了福利基金和保险基金以后的“纯收入”。想想看,一个职工除了工资之外的住房、医疗、单位的实物分配又有多少实际的收入?据有关部门统计,这部分收入目前至少与工资收入相等,甚至大大超过后者。而有些“下海”的收入是“毛收入”,没有做上述扣除的收入。所以在实际上,两者的差距并没有达到“点票子”时那样直观的程度。而且他们的个人收入是经营收入和生活收入混合在一起的。这一点我希望你学一点经济学就会明白了。

三、对“下海”和“作学问”的关系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应该承认,“下海”浪潮会对一些人安心作学问形成一定的冲击。但是不能认为两者是截然对立的。要知道有知识的人“下海”,与缺少知识的人“下海”是不同的,知识是可以变成财富的。从我们国家的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有知识的人“下海”,是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而这正是我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有知识的人“下海”赚了钱,甚至赚了大钱,人们就会看到,原来知识还是有用的,不仅在理论的研究上有用,而且在经济工作中,在创造财富和实现个人的富裕中,都是有用的,那么,人们就会更自觉更努力地学习知识了。

四、要允许人们有一个选择的过程。

市场经济是一个多主体的经济,因为只有承认多主体,才有主体之间的交换。那么,对“下海”这一类的问题,也应该允许每一个人作为行为主体有选择的自由,并在实践中自己去检验自己的选择。前一段报纸上报道一位教授卖馅饼,引起了不同的议论。其实我认为,这件事情,既没有必要说它如何地好,把它说成是深化改革的体现,因为教授去卖大饼,毕竟不是常规的事情;同时也没有必要把它说得多么不得了,仿佛有了一个教授去卖馅饼,或者报道了这件事情,就会使所有的教授都会去卖馅饼。没有这样一回事!对这个教授来说,让他试试又何妨?他通过卖馅饼真的发了家,成了中国的“馅饼大王”,并打入世界市场,不也是一件好事吗?如果他并没有发财,而只是通过这件事情亲身实践一下怎样做买卖,观察一下社会上的人情世态,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或者最次的,他经营一段赔了钱,干不下去了,那他可以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就会更安心于自己的教授职业了。

我认为,成功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是一定要当什么“家”、什么“长”之类的,才算成功。所谓成功,我给它的定义是: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成功。而自己究竟干什么最适合,也有一个实践的检验过程。因此我觉得应该允许人们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即使有一两步走得不那么对头,也不要紧,要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在实践中逐步聪明起来的。

总之,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一个乐天派,不为下海风惶惶不安,因为我看到在每个人面前展开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道路,更大的选择自由,因而也就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可能。不只是“条条道路通罗马”,而且是“更多的道路通罗马”,只是人们要有适应新形势的新观念,要有更加独立奋斗的精神。政府的任务则是为人们创造更公平、更规范的环境。

你认为对吗?

上一篇:人生的别名叫欢乐 下一篇:南京有个“危机干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