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细雨 甘霖润心田

时间:2022-10-30 04:21:13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是高校的常规课程之一。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针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对待语文课程的态度和原因,提出在大学语文课中的灵活使用语言的原则,并总结了相应的技巧。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语言技巧

大学语文课作为和外语、政治课程意义相同的公共基础课程,几乎在国内的所有高校中都已开设,从这点可以说明大学语文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在恢复高考的1978年当年,在当时的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和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两人共同的倡导下,在全国高校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当时的出发点是: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汉语运用水平和能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使得社会精神文明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让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影响着全世界。从今天来看,当初的出发点到如今还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的大学语文教学正处于困扰当中,虽然目前大学语文被界定为基础性的公共学科,可是在长期以来都处于边缘地带。一方面,大学生们从内心当中感觉从走入学校就开始学语文,心中早就起腻了,而且从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上看也没啥新意,觉得就像是继承高中语文的“高四语文”。所以许多大学生对学学语文提不起兴趣,将大学语文的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而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和学生在科目取舍上都让大学语文给专业课让路。大学语文由于没有英语等级考试那样如同尚方宝剑的硬性条件,这样就将大学语文放在比较尴尬和低下的地位。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当前大学有没有必要设置大学语文?从当今大学生对于中文的驾奴能力以及对于文学的鉴赏能力等综合素质来看,其结果很不容乐观。当然,这其中有个不可回避的情况就是对中小学语文的欠账现象,大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驾奴语文的能力水平还显得比较少,更多的是文化素养很低,写不出好文章甚至是写不出文章,写篇文字错别字连篇,语句语病过多。就当初设置大学语文的初衷来看,抛开其余的内容不谈,仅仅讨论“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汉语运用水平和能力”这一条,当前所做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并不是做的足够,当前很多的大学生不会写论文,当然这其中有专业因素的影响,可是其中很大的程度则是由于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做不到对其想要表述的思想进行转载的要求。

从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边是当前大学生令人担忧的语文能力现状,另一边则是大学语文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大学语文在整个大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比较低,大学语文教学遭受冷落,而使用的教材比较陈旧,教学方面的研究比较滞后等方面的问题特别突出。所以,从目前大学语文所处的生存状况来看,要想让大学生承担起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启迪智慧的重任,实在令人感到不容乐观。所以,大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提高语文技巧,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大学语文课堂和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力,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对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

从目前来看,虽然有着不少的声音要取消大学语文,或者是使用人文课程来替换大学语文。可是根据笔者的观点认为,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能够陶冶人的道德情操,使得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其发挥的作用和在整个学科体系当中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并且是别的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校来看,即使是理工科院校,都是将本国的语言教学作为整个大学的必修基础性课程。

如今很多学者认为,本国语文是进行理解、表现以及思考的主要手段,如果没打好本国语文的基础,那么从事科技科研也很难成为出色的工作者。如在麻省理工学院将本国的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贯穿于整个本科的教学过程当中,哈佛大学则将本国语言确立为核心基础课,如果学生出现不及格则必须重修,巴黎理工学院开设文学艺术等课程,并且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专门性地开设书面或者是口头表达班。

3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技巧

作为高校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把重要的语文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所以,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更需采用一定的语言技巧。

3.1把握教学内容的切入点

教师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方面的教学,由于交流双方的年龄和角色不一样,教师往往会首先占据一种主动权,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使学生产生“接受教育”的想法,所以,往往起不到有效的教育或交流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中融入新鲜的阅读内容、优秀的作品和人物形象,把语文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生活中的普通场景中去,让学生能够学习到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首先要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开始,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什么样的教材内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就是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入手,提高他们的关注程度,然后循序渐进,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给学生解释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语言现象。可以根据当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掌握,如,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北京这次水灾所暴露的问题。

3.2把握语言的分寸

对大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还需要把握语言的分寸,才能让学生从心里喜欢语文,喜欢和语文教师进行交流。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语气要尽量温和委婉,毕竟,大学生和小学生不一样。因为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和小学生交流时,说话要直来直去,避免拐弯抹角。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因为他们有了较强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注意分寸,争取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3.3营造和谐、开放、宽松的课堂气氛

对于在校学生,课堂是他们学习知识的主要空间,更是心灵成长的方式,所以,和谐、开放、宽松的学习课堂,正是严谨宽松、活泼严肃、活跃恬静、深沉热烈的协调与统一,课堂教学就像教师和学生在一起聊天,共同探讨某一问题。而这种良好课堂情境氛围的创设,恰恰拉近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人和课本以及人和人之间距离,同时对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感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良好的课堂情境及学习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灵感,对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良好心智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心理成长更是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多地使用恰当而幽默的语言,让师生双方交流时的气氛更加活跃,放松学生的情绪,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3.4展示语言文字的艺术之美

现代的大学语文,一般以古代和现当代文学为主。其中的古代文学作品占有较大比例。因为这些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字中艺术性极为丰富的一座宝库。在课堂讲授时,不仅要求老师做到解释准确,而且要通过深入和细致的感受,让学生能够体悟到语言文字的气势美、意象美、流转美、节奏美和色彩美。

中国的语言文字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民族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多彩的文化内涵,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独特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在古代的诗歌作品中,常常有一些值得令人反复咀嚼和回味的意象和意境,如明月、杨柳、大漠等等,在形象上,往往以塑造爱国志士以及仁义、宽厚的人物为主。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这些形象的内涵准确把握以后,这些文字也就相应地具有了生命和活力,让学生浮想联翩,无形中受到陶冶,在人生观和人生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受到启迪。这不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同进也是对培养学生的爱国、自强不息以及开拓进取等等方面的意志和精神,是非常有利的。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至于一些范文、名句和经典诗歌作品,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出现的名作和佳句,更是数不胜数,因为其言简意赅,充满哲理,读后不但能提高文学素养,同时,也是一种非常美妙的精神享受,能够陶冶人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感染、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语言文字是我们在交流过程中传递信息的符号,也是彼此间交换思想、沟通情感的工具。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的使用技巧,才能用大学语文课程自向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从而把大学语文课进行得更好。

上一篇:汉语语义中和现象研究综述 下一篇:对散文诗《体育颂》的体育文学价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