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和体会

时间:2022-10-30 03:51:06

82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和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心理精神治疗、饮食调整、药物外敷等治疗,结合结肠透析灌注治疗机的清洁肠道、结肠给药、脉冲水流刺激等功能治疗。结果:根据382例患者医治结果统计,临床痊愈率为90.06%,显效率为8.37%,有效率为1.57%。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除施以药物治疗外,还应配合有效的护理,并进行观察和随访,防止复发。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结肠透析;便秘;腹泻;护理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稀便、黏液便或硬结便)、腹痛、腹胀等,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IBS约占胃肠门诊的20%~50%。国内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群中按罗马Ⅱ标准的患病率为5.7%[1]。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目前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心理障碍是发病的重要因素[1]。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3年8月至2007年12月收集我院就诊的382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184例,女194例。年龄16~85岁,平均(59±6)岁。临床特征:382例IBS患者临床症状都有腹痛和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达到100%。排便习惯方面:其中排便习惯为用力的167例(占44%),急迫的为138例(占36%)。大便次数方面:大便3次/天以上的153例(40%),便秘(

1.2 方法:采取精神治疗、饮食调整、药物外敷治疗及结肠透析灌注治疗机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1]。治疗一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愈:腹痛消失,大便次数及粪质正常。好转:腹痛明显减轻,腹泻次数减少(3次/周)。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2.结果

本组382例患者中,痊愈343例,好转39例(包括显效32例、有效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其中353例患者随访半年无复发,189例患者随访1年无复发。

3.讨论

IBS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粪便性状改变 等,其病程长,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患者常反复就诊,影响生活质量。通过对382例IBS患者采取精神治疗、饮食调整、药物外敷及结肠透析灌注治疗机的清洁肠道、结肠给药、脉冲水流刺激等治疗,增强了医疗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3.1 病情观察。观察并询问患者腹泻或便秘的次数、性质、伴随症状,监测粪便检查结果。

3.2 饮食调整。腹泻型患者指导食用质软、易消化、少纤维素又富含营养、有足够热量的食物,避免食用冷饮、水果及其他刺激性食物,有胃肠胀气者应忌食牛奶及乳制品;便秘型与腹泻型相反,应多食高纤维食物。

3.3 用药护理。遵医嘱给药:对腹痛肠痉挛者用胃肠平滑肌选择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匹澳维胺(得舒特);便次增多、稀便者给予复方苯乙哌啶,也可用哌丁(易蒙停);对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者用米雅和其他的国产微生肽制剂;便秘型用西沙必利;胃肠胀气的用思密达治疗。

3.4 结肠透析灌注治疗机治疗。

3.4.1 原理和方法。结肠透析灌注治疗机治疗俗称洗肠,是利用结肠透析灌注治疗机对肠道进行清洗,并利用该机的脉冲水流刺激肠道恢复其生理机能。便秘干结者可利用管道一边进一边出的功能而将粪块冲散吸出。清洗肠道后,再向水中加入有关药物,注入肠腔并停留一段时间,利用结肠的吸收功能,对患病部位直接给药。药物可以是中药方剂,也可以是对症的西药。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一般最少为6h,最好在24h以上。

3.4.2 术中护理。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等变化,腹痛有无缓解或加重;灌注的压力随着肠腔的压力而自动调节,管道插入的长度约40-60cm,可以达到脾曲。插管时与患者交谈并轻揉其腹部以分散其注意力。

3.5 外敷治疗。用食盐炒热装在布袋内敷在脐周围,或用热水袋敷在腹部,对由肠道痉挛引起的腹痛、腹泻有良好效果。嘱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止烫伤。

3.6 心理精神护理。本病很多患者有精神紊乱现象[1],如出现焦虑、失眠等情绪波动时,可能成为发病的重要诱因。因此要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积极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向患者介绍有关IBS的医学知识,告知本病为功能性疾病,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使其对该病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状态,取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

3.7 观察与随访。该患者大多为门诊患者,应嘱其定期复诊并随访,特别关注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患者,因治疗及护理的方法不同,需要与患者保持联系,及时调整治疗方法及停用药物。

3.8 健康指导。告诫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纠正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如再次复发时应首先通过心理饮食调整。效果不佳者应来院就诊治疗。

经过以上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的症状会明显好转,但部分患者停药后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对待好转患者一般需要持续治疗1-3个月,少数需要维持1年以上,对此类患者的门诊随访也就需要保持1年甚至更长。

参考文献

[1] 熊理守,陈湖,陈惠新,等. 广东省社区人群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278―281.

[2] 刘新光.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中华消化杂志,2001,21(7):391―392.

[3]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7―78.

[4] 卢小红,杨静华. 综合心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9):7―8.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东南大学医学院盐城附属医院 224005)

上一篇:肝肾综合征的护理要点浅析 下一篇:护理干预对妇科老年患者择期手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