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文光:打造理想的精神家园

时间:2022-10-30 03:49:34

德润文光:打造理想的精神家园

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发端于县学,浸润于吴地,百年文脉,精致朴实。学校穿越丝丝江南烟雨,经历无数洗礼,处处透射出睿智坚韧;跨越漫漫修远之路,注重教育改良,和而不同,兼容开放。

朝着美好的未来,平江教育这条有着悠久历史的现代教育溪流,正汇入中国教育现代化波澜壮阔的大海。平江人正步履坚实地行走在深化课改的大道上,充满了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历经沧桑,沐浴风雨,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校文化底蕴深厚,校内有静谧神圣的五百年古殿,18棵百年银杏古树,三块印刻历史足迹的石碑,处处透着古朴、庄重、大气。古殿横匾上“德润文光”四字是平江实验学校办学渊源之见证,也是一代又一代平江人美好而温馨的文化记忆。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文明单位、苏州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苏州市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双语学校、苏州市绿色学校……这个令所有平江人为之自豪的幸福家园、精神家园,奏响了特色文化建设的最强音。一条绵延悠长而充满无限生机的大路,不断向远方延伸……

精神丰碑

平江实验学校校园里一排排粗壮的老银杏树,广场上矗立的苏州古城三座古庙之一大成殿,都让人感受到一股古朴的气息。如今,大成殿牌匾上所题“德润文光”已成了学校的校训。平江人根据学校的历史与现状,遵循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注重培育和践行以“德润文光”为理念的核心价值文化:立德树人,德才并美,德艺双馨。学校在固传统文化之本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熏陶感化师生,以形成师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品质、儒雅的气质、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个性,实现“以文化创特色,以质量树品牌”的新跨越,让“德润文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润物无声的教科书。

平江实验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设立的长洲县学,到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长洲县学迁至今平江实验学校所在,并修建学舍、考棚,其规模仅次于苏州府学。至清雍正年间,县学更名为长洲元和县学(简称长元县学)。1905年,江苏巡抚陆元鼎请来了地方名士章钰,将县学西半部改办为“官立初等小学堂第五校”,第二年再将县学东半部改办为“官立初等小学堂第十三校”,以传承原来的县学。直至建国前夕,学校名称时有更迭,然而教育之溪流却始终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不绝。1958年学校定名为苏州市平江区实验小学。1998年,平江实验小学与苏州市第十一中学这两所文脉相通、一墙之隔的学校破墙合并,成立了苏州第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定名为苏州平江实验学校。至此,数百年教育历史在这里交汇,这片文脉绵延的土地奏响了新时代的教育乐章。百年名校名人辈出,古代从这里走出去的状元有陆元文、韩、彭定求、陆肯堂、钱、吴廷琛、陆润庠。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胡绳小时候也在平江实验学校读书。平江实验学校百年文脉之中形成了一种适应历史发展的自强不息的基因,一种吸纳新思想、新文化的基因。百年文脉滋养平江师生,成就学校文化。“德润”,德行润泽,指每个人在自己的言行中,自觉地以道德价值约束自己,润泽自己。“德润文光”就像一块渗透情感、润物无声的丰碑,百年静默,却净化着每个平江人的心灵。

“德润文光”营造了学校良好的氛围,倡导把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平江实验学校以师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绿色、人文、和谐为重点创建学校文化,继承传统,丰富内涵,扩大外延。校风“正道立达”,教风“立人达人”,学风“己立己达”,体现了学校精致而质朴的教学境界,稳重而含蓄的教育品性,睿智而坚韧的教育气质。

无声诗篇

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管理思想物化后的形象体现,是学校育人的有效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平江实验学校的校园环境以特色育人为导向,以服务学校发展为中心,以提升文化品位为重点,体现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经典时尚与现代多元的和谐统一,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学校将“德润文光”的校训物化于环境建设之中,为学生对话开辟宽阔通道,赋予校园生活丰富的生命力,打造具有平江特色的环境文化。

构建精神坐标。学校坐落于历史悠久的平江路畔,粉墙黛瓦与老街建筑浑然一体,校园生态与大成古殿相得益彰,整个校园飘溢着“智巧”“素雅”“灵动”的苏州文化元素。学校根植于“天人合一”的沃土之中,物、景、人三位一体,怡情启智。校园内18棵亭亭如盖的古老银杏,青翠挺拔的香樟树,承载了太多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海纳百川,尊师重教,宽容坚韧,厚德载物……平江人挖掘内涵,以“银杏精神”“香樟品质”架构师生精神坐标。

搭建才艺展示舞台。学校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文化建设,激发无穷的积极性和潜在能量,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学校各幢教学楼风格突显,主题迥异:有的是“小画笔,小世界”,展示涂鸦作品,展现学生才艺;有的是“亲近自然,了解民俗”,展现如画风景,展示风土人情;有的是“瞻仰名人,聆听教诲”,展现先贤风采,表达学习决心。教室内外开辟各类版块,上面闪耀着不同的名字――“我们的班级”“我们的誓言”“班主任寄语”“我们的特色”。学校还在网上征集师生建议,启动“声情并茂”四大主题乐园、“大成校史馆”、“平江书院”的建设工程以及第二代“银杏娃”命名征询意见活动,真是小舞台,大境界!

渲染名人效应。在平江实验学校师生的眼里,一砖一石均有意,一草一木皆含情。学校精选校史记载中的杰出名人,在校园内打造十大名人塑像、足迹景点,让师生在无声的环境中受到影响。这样的怀想空间的创设,既是对学校文化的自然传承,亦是对师生怀旧情感的慰藉。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如今,平江实验学校的师生浸润于优雅的校园环境,感受着校园环境博大的胸襟,体验着校园文化带来的无穷魅力。

学习乐园

平江实验学校的录播教室内,校长潘娜正与学生上思品课《我们共同的家》。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精彩对话不时博得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这是“对话教学,优效课堂”展示活动的一个场景。这样的场景,不时地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介展现在人们眼前。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成长的场所,也是学校文化独特的呈现地与创生地。“德润文光”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科、人、环境的整体和谐之美。师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优效课堂的构成者、享受者。平江实验学校自2011年起,着力构建“对话”校本研修模式。研究团队从学术水平、技能水平、年龄差异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同时聘请专家担任导师,行政发挥协调引领作用。团队倡导交流合作,追求平等对话。以充满情感、展示个性、平等对话的课程设置和课堂理念,使师生文化交融共生,整体融通,从而培养德智兼备的人才。

对话理念――与时俱进。学校重视科研兴校,校长亲自抓科研队伍,以《对话,品德教育的范式》课题为引领,在全校开展对话教学。各学科教师努力完善自我,发扬合作精神,实践本学科对话教学模式。通过学习理论、观摩课堂教学,明确不同学科对话教学的特点,明确不同学生在对话教学中存在的差异,设计最优化的对话教学模式,组织有效的对话教学。如今,对话理念深入人心,对话实践全面推开,厚厚的对话教学论文集记录下了平江教师的心血与汗水。

对话师生――民主平等。对话教学的基础是师生民主平等。学生对“善于理解、尊重学生”的认可度极高。只有民主平等的关系,才能实现学生充分参与、互动。平江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正确扮演了自己的角色――顾问、伙伴、朋友。在平江实验学校的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热烈的氛围,及时指导和调节,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更具主观能动性。学生经常听到的是“你觉得”“老师能不能”“你比老师有创意,向你学习”之类的教学语言,教师在对话教学中展现出的交往技巧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对话课堂――自主探索。平江实验学校的对话教学研究努力实践着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能力的教学方式。潘娜校长执教的《我们共同的家》,将祖国这个大家庭搬进了教室,输入了电脑,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互相补充,在轻松自然的对话中将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祖国大家庭说给同学听。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学会了探究、合作,品尝到了喜悦。

对话成效――彰显特色。平江实验学校的对话教学研究顺应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顺应了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扎实而有效。在对话教学的研究实践活动中,教师搜集新理念,学习新经验,写教学后记、教育随笔,进行案例分析,比谁的对话教学理念新,比谁的对话教学技巧好,比谁的对话教学感悟深,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语文学科“基于学情,有效对话”,数学学科“思维对话,以学定教”,英语学科“情境对话,文本再构”,品德学科“对话教育,教学范式”,音乐学科“对话旋律,陶冶情操”,美术学科“对话艺术,提升素养”,科学学科“对话协作,探求真知”,体育学科“对话基训,普及提高”,信息学科“对话技术,提升素养”,劳技学科“对话创意,灵动教学”,综合实践学科“对话实践,以生为本”。

平江实验学校的对话教学研究,有特色,有魅力,有研究,有进步,有创新,有良师。在“德润文光”的引领下,学校树立适切的素质目标,培养德智兼备的人才,积极构建完善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努力体现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提升,追求“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与其个性相适应的最大发展”的课程理想;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学校课程系统,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努力创设“以智激智,智智相融”的师生共演绎、同精彩的课程文化,营造“以美引美,美美与共”的课程氛围。学校编写校本德育教材《德润・大成》嵌入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整体设计之中;“小荷”实验艺术团尝试艺术教育课程化、课堂化双重渗透;建立羽毛球课、操、校本教材的课程化落实机制;改革、创新德育评价方式,设计《银杏娃自评手册》。一座学习的乐园已呈现在学生面前。

成长摇篮

为人师者必先立德。学校重视教师文化建设,大力强化“德润文光”理念。建立德育导师机制,增强教师育人意识,搭设广阔学习平台,注重教师分层培养,让教师在提升内在修养的同时,把一颗仁厚之心献给学生,把一片关怀之情洒向学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校帮助每位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要求人人有特色,个个有风格。倡导教师要有职业成就感,有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追求。加强教研组建设,推行跨年段的教学交流制度,打造学习型组织。发挥校内名优教师的榜样力量,以名师为核心,骨干教师广泛参与,整体抱团发展,从而尽快培养名教师、特级教师等领衔人物,并带动青年教师迅速发展,在育人的同时育己,在成事中成人,在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焕发教师自己的生命激情与活力,使教师享受职业尊严与幸福。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提出“精神统领、文化引领、名师带领”的做法,向全校教师发出“做儒雅型教师,享高品位生活”的倡议,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具有平江特色的教师“十大精神”,通过长期不断的强化认知和感悟体会,把十种精神植入教师灵魂。而在“德润文光”理念下设计的教育仪式活动更是经典,富有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师生心中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每一次活动都有鲜明的教育主题,包括“一年级启蒙入学礼”“三年级启智成长礼”“六年级起航毕业礼”,还有“爱心承诺仪式”“爱祖国爱苏州践行仪式”“校荣我荣校庆仪式”等,让师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提高道德修养。

艺体共舞

艺体教育教学在平江实验学校的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平江实验学校深知艺体教育对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深知艺体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价值所在。在艺体教育的改革中,平江实验学校继承历史,把握时代脉搏,高定位地实施艺体教育教学,重视通过艺体教育唤起孩子的乐趣与感动,唤起孩子的童心与责任,还孩子一个充满阳光和色彩的童年。

“一朵花”――绽放艺术教育奇葩

早在2009年,苏州市首个未成年人艺术素质教育基地――“小荷”实验艺术团落户平江实验学校。其文化课程和艺术课程并行的双轨制培养模式不仅在苏州,在全国也是首例。如今,“小荷”实验艺术团已创办五年。五年中,艺术团的每个孩子在自由中成长,追求自己的梦想。

学校通过苏州市未成年人艺术素质教育基地“小荷”实验艺术团的办学,积极探索文化和艺术双轨制培养模式。创新课程设置,丰富选修课程内容,拓宽艺术门类,将艺术基地培养目标设置为“三三三三”培养工程,即:“审美、鉴赏、创新三种能力”,“儒雅、坚强、自信三种气质”,“音乐、美术、人文三种技能”,“文化、艺术、品德三种修养”。未成年人艺术素质教育基地的学生小学毕业时能获得六项证书,即少儿声乐证书、少儿舞蹈证书、围棋(或国际象棋)证书、竖笛证书、书法(或绘画)证书、器乐选修证书。学校努力打造“精品节目”和“精品人才”,着力将“小荷”实验艺术团打造成一支代表苏州水平、展示苏州少年儿童艺术风采的艺术团队。

同时,学校每学期都聘请艺术专家为艺术班的孩子量身打造未来发展规划,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特长,通过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走向成功。多年来,从艺术班里走出了一批耀眼的“未来之星”:有获得中国少儿模特全国总冠军的陈文淇同学,有获得第十八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金奖的李静阳同学,有获得第五届全国青少年艺术节总评选银奖、全国“优秀艺术人才”奖章和第七届德艺双馨江苏选区舞蹈类金奖的刘远霆同学,有获得2013年江苏省少儿文明礼仪之星优秀表现奖的曹纯同学……在学校文化课程和艺术课程并行的双轨制培养模式下,艺术团的孩子们不仅文化课程学得扎实,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中更是新苗竞挺,崭露头角。

“一个球”――做强体育传统项目

从2007年与苏州市儿童体校联办小学生羽毛球队开始,平江实验学校的羽毛球项目不断发展,茁壮成长:2008年,学校成为中国羽协羽毛球学校;2009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羽毛球传统学校;2010年,学校成立苏州市“银杏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11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羽毛球传统项目学校。学校看准了羽毛球运动在平江实验学校的深厚基础,以羽毛球特色为依托,以完善课程体系为手段,以学生素质提高为目的,开展羽毛球运动校本课程建设,为传统的羽毛球运动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人人会打羽毛球,人人都懂羽毛球,人人会说羽毛球,竞技有水平,普遍有基础”的目标,努力创出“提高与普及并举,特长与特色共赢”的新局面,积极营造学校羽毛球文化氛围。学校组织教师缜密讨论、多方求证,精心编写了一到六年级的羽毛球校本教材。全校一到六年级,每周每班体育课中抽出一节,由专职教师教打羽毛球,在面上进行普及和推广。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创编了一套羽毛球操,将羽毛球基本动作化入操式,并配上节奏鲜明的音乐,学生通过学羽毛球操对羽毛球运动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学校开展以羽毛球为主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校还在羽毛球的内涵上做文章,提炼羽毛球精神,制定德育分层目标,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信自立、勤奋拼搏的精神。在羽毛球传统项目的带动下,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部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苏州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学校向高等院校运动队和各级体育训练单位、体校输送了大量体育后备人才。

作为苏州市姑苏区的一所窗口学校,平江人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奋力搏击着,在小学教育的园地里辛勤耕耘着。为了平江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人、成才,平江人甘做铺路石,精心筑就学生的成功之路。“德润于心,追求大成”,在平江实验学校这座幸福校园和精神家园里,每一朵生命之花正绽放出各自独特的美。

上一篇:激发语文课程活力的“慕课化”路径 下一篇:从“人民期盼”到“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