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古火普 三棵荒草两块寂石

时间:2022-10-30 03:12:15

从惹夫竹阿觉起,到书火勒拖,书火勒拖起,到莫吉火普,奠古火晋起,到依吉洛奠,依吉洛奠起,到吉日瓦托,吉日瓦托起,到卓莫依各。

――《送魂经・普雄篇》

从普雄南下,过了依洛地坝(上普雄),路随着山坡上扬起来,站在俄布各则回望普火拉达坝子,晨烟袅袅,晨寒未尽,群山间一股宁静的生机昭然。沿着越来越细的普火拉达河水又过了竹阿觉乡约一两里,在书火勒拖,河水细成了溪,突然想起《勒俄特依》里关于水的起源的一段话。

上有苍天是父亲,下有大地是母亲,降下十场细雨成了一场暴雨,连下十场暴雨汇了一股积水流淌,十股积水回流,然后成为一条溪流,十条溪流汇合,然后成了一条小河,十条小河回流了,流出一条大河,十条大河又汇成了一条大江,十条大江汇流成海,大海归哪里,大海归红日。莫格毕摩的木出家倒也不能算是和吉克沙马曲比 的惹狄的、阿尔那样的毕摩世家木出这一脉分自拉火七子,拉火阿志,阿志布兹 布兹俄的,俄的九子开始入了毕摩这一行,到莫格身上正好15代,莫格家是在爷爷曲呷那一代从申果庄翻过莫古火普来到这里居住的。走进莫格毕摩家传统的主屋里,从家具样式到摆设,传统与现代和谐相处,最为显眼的是大堆现代的家电中间端坐的三个锅庄,三个具有普火拉达风格的大锅庄。锅庄在彝语称为。呷尔,围着火塘边的,座位固定,不能随意搬动。在传统意义上,搬动锅庄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因为,锅庄除了日常用以支锅以外,还隐含着一层特殊的含义,把火塘边的空间划分为三个严肃的代表不同意义的层次进屋左边上首为主右边上首为客,背对房门是为小辈位置。一般来说,安宁河谷一代的彝人对于锅庄本身的形状讲究倒也不多,普火拉达不一样,三个锅庄明显是在从野外找来之初就经过了严肃的打磨,统一形状为猛兽半蹲形,上面雕有精细的印刻。火塘里有火,火焰泛着神秘的庄严,作为客人,你在没有坐到火塘右首位置之前是不能算作主人家严格意义上的客人的,这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习惯,或者说文化反正彝人一直固执地保存着。当然,坐过以后,交谈过以后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到院子里晒晒太阳,如我一般。

莫格毕摩是把我送出了书洛勒拖并且把上山的路仔细又仔细为我指明以后才返回去的,“翻过莫古火普,下到依吉洛莫,翻过莫古对面的吉日瓦托,你走快一点今天晚上应该可以赶到申果乡路上看到人就问,不要怕麻烦,山上人都很善良”。他转身而去,沉默的背影和他身后同样沉默的莫古火普在这一瞬间让我窒息。

坐在莫古火普山上,风很干净,天空和大地都很干净,小羊羔咩咩叫着没有一刻不在寻找妈妈,妈妈一直跟在身边,小绵羊眼睛盯着妈妈也一样叫着妈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荒草和寂石中间弯弯曲曲的山路,这山路有一个名字 彝人嘴里流传至今的名字叫“涅呷”,翻译过来就是彝人的路这名字含义也简单,看到山上的路,你就知道有彝人曾经从这里走过,这山路由无数的脚步组成,有快乐的也有忧伤的,有苦的,也有甜的,有充满希望的,也有充满了迷茫的,一重一重,挤进视野里,心就疼了。

上一篇:普火拉达 峰回路转一片天 下一篇:洛俄依呷 山重水复又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