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时间:2022-10-30 12:28:21

也说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 要:计算教学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兴趣;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而计算则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计算能力的培养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一般策略。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教学同样需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乐学、想做,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的同时,又能享受成功的乐趣。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困生来说,他们对学习目的、任务尚未树立起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对于计算教学,学生都感觉很枯燥,而且没有兴趣。

二、加强口算训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开始,学生就学习口算,从口算十以内的加减法到二十以内进退位的加减法。再到下学期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我们可以感受到计算学习就像爬台阶、滚雪球一样,计算难度越来越大。教师必须采取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为学生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注重动手操作,在操作中理解算理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数学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实践活动形式。对于动手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用实践的眼光来处理现实教材内容,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在动手中,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又能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

五、练习要有针对性

虽然多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但一味地注重数量,只会损伤学生计算的兴趣,最后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而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那些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辨析中真正提高计算能力。

六、要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数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基础的知识不过关,就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

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养成习惯的过程。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困生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

一看: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二想:确定运算步骤。

三算:低年级学生很容易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或者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当除法做。因此,在确定运算步骤后,要认真地进行计算。

四检:平时学生除了对规定的验算题目进行验算外,基本上不能自觉验算每一步。所以要强调学生算完一步及时“回头看”,检查是否正确,保证计算的正确。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话说,要想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就必须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临海市晓村小学)

上一篇:浅谈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 下一篇:探究小学音乐的创新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