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种创新思维都得到尊重

时间:2022-10-29 11:10:49

让每一种创新思维都得到尊重

学校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最有效的学科之一。陶行知指山:“创造力是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能够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无所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而这种教学氛围的营造,是以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提的。在此谈谈我是如何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

一、“保险单”――课堂是你出错的地方

拥有快乐、宽松的积极情绪和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认知和创造具有激励作用,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学生的思维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容易诱发创新思维,产生新异的独到见解,充分发挥出创造才能。在教学时,教师应尊重、信任、善待每一个学生,以引导者、服务者的角色面对学生。

为了营造创新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我送给学生一份“保险单”:课堂是你出错的地方。记得有一次学习一道应用题:“一个工程队挖一条长1200米的水渠,4天挖了全长的40%,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全班同学都争着枪答,他们相继说出了4×(1―40%)÷40%,4÷40%÷(1-40%)],1200÷(1200×40%÷4)-4的解法后,一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还举着手,于是我请他回答,他刚丹口说“4÷40%”时就引起了学生的一片哄笑。我示意大家不要笑,冷静地对那位同学说:“课堂是你出错的地方,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我启发他顺着思路说下去,结果一个正确而便捷的算式“4÷40%-4”呈现在黑板上。大家不禁鼓起掌来。这位同学的创新精神得到了肯定,全班学生的创新也被激发。

二、“自由天”――课堂是你展示自我的舞台

我在教学时从不强求学生的思维程序和我的完全一致,不以个别回答代替全体学生的理解,不苛求相对纪律的严肃性,尽量提倡学生走上讲台,提倡学生交流讨论,提倡学生可以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记得有一次我教这样的一道题:“32厂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240个,30天完成,实际每天加工的是原计划的1.5倍,实际几天可以加工完这批零件?”一种解法是240×30÷(240×1.5)=20(天)。有一位学生上台写了30÷1,5=20(天),我当时在这种解法下打了“×”,只见那位同学很不服气地回到了座位上,我顿时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而这可能是一朵创新的火花,我怎么能用自己的思维无情地去否定“它”呢?于是我当着全班的面向他道歉,并请他上台讲解思路。只见他讲得有理有据,思路清晰。我不禁惊呼:差点让他的创新潜能埋在地下!后来我暗暗告诫自己:我应该是创新潜能的“发现者”,而不是扼杀创新火花的“罪魁祸首”。

三、“通行证”――提问的大门向你敞开着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有的教师喜欢学生像小绵羊似的斯文规矩,在课堂上也较欣赏鸦雀无声,却讨厌质疑问难的学生。其实,我们老师应彻底改变以培养“乖孩子”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应当看到,在那些顽皮、淘气、甚至越规行为中,很可能蕴含着创造力的萌芽。

课堂上,我鼓励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解决问题,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求异思维的能力,点燃心灵中创新的火花。有了这样一张特殊的通行证,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记得有一次正是由于这张“通行证”,我上了一堂尴尬却又成功的公开课。课中有一道这样的练习题:“钟文进一天能编15只竹篮,已知每10千克毛竹可编8只竹篮,每千克毛竹的价钱是0.48元。每只竹篮的售价是2.1元。算一算:(1)每一只竹篮所用的毛竹的成本的多少元?(2)钟文进一天能赚多少钱?”对于第一小题大家元任何异议,但是对于第二小题却发生了异议。一只竹篮所用毛竹成本是0.6元,要算钟文进一天能赚多少钱,大-部分学生马上列式(2.1-0.6)K×15=22.5(元)。但有一位学生却站起来说“不一定”,大家都把目光对准了他,只听他说:“这道题中没有讲明钟文进一天能卖儿只这样的竹篮,只说他一天能编15只竹篮,若竹篮全卖出,则可赚22.5元,若一只都没卖出,又何来赚钱?”是呀,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于是这一堂课就变成了围绕这一道应用题而展开的讨论课了,大家针对这道应用题开始续编问题,这堂课,因学生的一个问题而改变了我原先的设计方案,但这何尝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因为在这堂课中,学生的收获更大了,体会更深了。

在创新教育的课堂上,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是教学活动的参谋者;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我愿意走下讲台,走近我的学生,与他们一起讨论,一起商量,一起评价,以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创新氛围。在这里,有学生自己的一片天空,一个舞台;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在这里,每一种创新思维都会得到尊重。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五个原则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下计算机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