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上的那道疤

时间:2022-10-29 10:23:06

耳朵上的那道疤

这么多年过去了,妈妈还经常说:“来,宝贝,让我看看,你耳朵上那道疤又长平一点儿没有?”哎,妈妈呀!你都看了多少遍?有时我心里虽然极不情愿,但我明白,妈妈是带着爱出发的。那是七八年前的一天,我的记忆随着妈妈的话语,回到了多年前。

“妈妈……”一声带着哭泣的尖叫,惊醒了正在二楼忙家务的父母。当时,我正和一群小朋友在一个用石头堆起的墙边玩耍,大概出于男孩子调皮的天性,有个比我高一个头的哥哥不小心用力一推,我被撞到石头墙上,我那幼小的耳朵,顿时被那狰狞的石头几乎划成了两半,鲜血直流,我疼得大声尖叫,周围的小伙伴也都吓得一个个跑去。我渴望着妈妈能快点下楼。“咚咚咚……”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终于,一个强有力的胳膊将我抱起:“邓宇涵,没事吧,孩子别睡着呀!”是爸爸的声音,“快去看看,哪里有车?要别人帮帮忙”爸爸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好好好……”妈妈也来了。“爸爸”,我无力地叫了一声。“孩子,别说话,保持体力呀,一会儿就去医院了。”我不想去医院,我最害怕打针了,可是这时,我已没有力气张开嘴巴了。不知过了多久,针头扎在我手上时,我才醒来,我躺在担架上,袖子已被鲜血浸透的爸爸,和眼中含泪的妈妈脚步飞快的随医生跑着。“医生、医生……”那温柔熟悉的话语又在耳边响起,“孩子还小,消毒时别用酒精,那样太疼,用红药水啊……还有,别用那普通的线,用羊肠线,那种不用再拆的线,缝的时候轻一点儿啊……”“我们都知道,你放心、放心”。医生虽然极力地安慰妈妈,可是妈妈还是不放心地跟进了手术室,一直守在我的身边。

“耳朵上神经很多,不能打麻药。”医生一边解释,一边准备手术。清洗、消毒、缝针,疼的我嗓子都哭哑了,两只小手紧紧得握着妈妈的手。妈妈不停的说:“宝贝不怕,有妈妈在。”可我分明感觉得到,妈妈的手也在不停地颤抖。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医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好了,手术很成功,幸亏你们来得及时,否则这耳朵就没救了。”

妈妈把我抱了起来,亲了又亲,泪水浸湿我的脸颊,这是我才注意到一向讲究的妈妈,竟然是穿着睡袍,踢着拖鞋来到医院。爸爸也只穿了一件薄薄的毛衣,当时可是寒冷的冬天啊!虽然当时我很诧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明白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这些,我都记忆犹新,仿佛发生在昨天。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说:“爸爸、妈妈,谢谢你们这么多年来无私的爱!”

学校:湖北襄阳市第三十三中学

导师:刘和生

点评:耳朵上的那道疤,是作者童年玩耍时受伤的印迹,也是父母烙在儿女心头爱的印痕。本文由“那道疤”回想起多年前受伤的经历,结构安排上的匠心使得讲述惊心动魄;细节描写上的巧思使得事件完整再现,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种看似平常,质朴真实的文风值得嘉赏。(韩雨)

上一篇:浅谈让法制教育融入幼师生的英语课堂 下一篇: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