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县抗旱应急预案的编制

时间:2022-10-29 10:12:46

巴彦县抗旱应急预案的编制

摘要:为提高我县应对干旱的能力,提高抗旱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减轻干旱对城乡人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使抗旱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特制订抗旱应急预案。

关键词:抗旱 应急预案 编制

中图分类号:S3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推动抗旱工作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转变,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预防为主、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本着“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节水、后调”的原则,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巴彦县辖区内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供水水质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自然地理

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地处松嫩平原,松花江中游北岸,南隔松花江与宾县相望,西邻呼兰区与漂河为界,北依泥河与绥化市宝山镇、庆安县相交界,东靠黄泥河及骆驼砬子山与木兰县毗邻.全县幅员面积3137.2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45°54′28″至46°46′18″,东经126°45′53″至127°42′16″之间。地势是东高、西低、北岗、南平、中部多丘陵,海拔110—564.3米。地貌大体为山区、丘陵、平原,洼地四种类型。国土面积4706551亩。土壤有9种类型,黑土类占全县土壤面积53.5%,素有“三山一水六分田”之称。

主要灾害有:旱灾、水灾、冰雹、风灾、霜冻、涝灾、虫灾。其中旱灾尤为突出,本县是全省干旱较重的县份之一,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水文气象

水文

巴彦县过境河流有松花江,境内河流有少陵河、泥河、漂河、五岳河、泉眼河、小柳河、猪蹄河、拉三太河、大荒沟、黄泥河、龙泉河、小金河、小银河和双林河等14条河流。县内年径流总量15483万立方米。河流流经情况:松花江流经松花江乡、富江乡、巴彦港镇。少陵河流经黑山镇,镇东乡、洼兴镇、龙泉镇、华山乡、巴彦镇、西集镇和松花江乡。泥河流经山后乡、天增镇、万发镇、榆树乡。漂河流经兴隆镇、德祥乡、丰乐乡、西集镇。小柳河流经黑山镇、洼兴镇。泉眼河流经天增镇、黑山镇、洼兴镇。猪蹄河流经洼兴镇、兴隆镇、龙庙镇、华山乡、西集镇。拉三太河流经德祥乡、天增镇、万发镇。五岳河流经龙泉镇、巴彦镇、松花江乡、富江乡、巴彦港镇。大荒沟流经兴隆镇、红光乡。全县境内有泡、沼、坑、塘230处。

气象

本县地处欧亚大陆,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年温差大,最高气温35.4°C,最低气温-40.9°C,活动积温为2828.9°C-3049.1°C,多年平均气温2.0°C—2.6°C。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81.5mm,气候特点影响,降雨量不稳定,降雨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春季4—5月份平均降雨量为65.9mm,占全年降雨量的11.3%,夏季6—8月份,降水集中,平均约为405.3mm,占全年降雨量的69.7%,秋冬季降雨量较少,平均为110.3mm,占全年降水量的19%。本县多年平均日照为2640小时,其中5-9月份日照时数为1253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47.5%。平均蒸发量为1441.4mm。

社会经济

巴彦县有18个乡镇,116个行政村,1332个自然屯。其中镇:巴彦镇、兴隆镇、西集镇、洼兴镇、龙泉镇、万发镇、龙庙镇、巴彦港镇、天增镇、黑山镇。乡:松花江乡、富江乡、丰乐乡、德祥乡、红光乡、山后乡、华山乡、镇东乡。

全县有人口69.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71万人,非农业人口13.13万人,人口增长率-0.23%。

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386199万元,2005年生产总值411123万元,比上面同期增长7.8%。人均GDP5886.64元,地均GDP 1209.2元,工业总产值2005年136487万元,第一产业占63.1%,第二产业占11%,第三产业占25.9%,农村人均纯收入3556元。耕地面积34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78万亩,播种面积300.07万亩,种植结构:粮食作物291.24亩、亩产373公斤、总产108.8万吨,经济作物3.69万亩、总产量2.46万吨,其他作物5.24万亩、总产5.07万吨。

干旱等级划分

干旱等级划分

干旱等级分为二级,即Ⅰ级(特大)干旱、Ⅱ级(严重)干旱。

颜色标识

按照国际惯例,Ⅰ级干旱为红色、Ⅱ级干旱为橙色两种。

干旱应急响应机制及应急措施

应急响应机制

干旱应急响应机制及程序

县抗旱指挥部根据旱情发展趋势建立会商、报告制度,确定城镇居民生活、生产用水情况,干旱预警等级,以及干旱预警信息和解除制度.

不同等级干旱应急响应和应急措施

Ⅰ级干旱应急响应和应急措施

1、Ⅰ级干旱应急响应

由县抗旱指挥部指挥主持会商,成员单位一参加会议,启动1级干旱应急响应;抗旱指挥部向社会公众红色预警信号,经县政府批准,宣布进入紧急抗旱期。各相关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协调联动、全力做好抗旱工作。

2、Ⅰ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全县农田干旱面积170万亩,耕地面积47万亩,饮用水困难人口21万人以上,确定为特大干旱,应启动Ⅰ级应急预案。

特大干旱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后乡、天增镇、万发乡、德祥乡、兴隆镇、丰乐乡、龙庙镇、洼兴镇、华山乡、松花江乡、富江乡、洼兴镇等乡镇。

3、Ⅰ级干旱应急措施

(1)实行县、乡(镇)行政首长抗旱目标责任制,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2)强化指挥机构,抗旱工作由县抗旱指挥部乡(镇)抗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强化抗旱水源的科学调度和用水统一管理。

(3)指挥机构加强会商,分阶段部署工作,按照抗旱预案启动各项措施。各有关部门按照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部署、协调联动,做好抗旱工作;

(4)启动各项应急抗旱措施,如:应急水源、节水限水、应急调水,应急送水等。

(5)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援抗旱救灾工作;

(6)分析旱情灾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随时通报旱情和灾情;

(7)加强旱情灾情及抗旱工作的宣传。

Ⅱ级干旱应急响应和应急措施。

1、Ⅱ级干旱应急响应

由县抗旱指挥部主持会商,各成员单位一出席会议,启动Ⅱ级干旱应急响应,抗旱指挥部向社会公众严重干旱橙色预警信号,各相关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协调联动,全力做好抗旱工作。

2、Ⅱ级应急响应条件

全县农田干旱面积136万亩,林地干旱面积37.6万亩,饮水困难人口10.28万人以上,确定为严重干旱,应启动Ⅱ级应急预案。

上一篇:浅谈森林管护的主要措施 下一篇:BRT线路公交信号优先协调与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