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法在下庄铀矿田找交点矿的应用

时间:2022-10-29 09:55:54

磁法在下庄铀矿田找交点矿的应用

[摘要]下庄铀矿田"交点矿"定位于断裂构造带与基性岩脉-辉绿岩两者相交部位,具有品位富,延伸稳定,但矿体细长,数量繁多,隐伏等特点。分析数据表明,辉绿岩中铁镁氧化物在交点成矿时有明显的减少,造成辉绿岩退磁的现象,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法结合放射性方法可以准确圈定并评价"交点矿"部位。

[关键字]下庄铀矿田 交点矿 地面高精度磁测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155-1

0 引言

下庄矿田是我国花岗岩型富铀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区内有酸性或中酸性花岗岩、基性或中基性岩脉(墙)及断裂构造等,其中断裂构造与辉绿岩脉相互交织组成了矿田的棋盘格式构造格局,该矿田现已探明铀矿床基本均位于两者相交部位。因此,寻找一种对于交点定位与评价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下庄铀矿田第二轮找矿的突破与扩大是有意义的。

本文就地面高精度磁测在葛藤坪地区应用实例对含矿辉绿岩矿物成分变化,磁参数特征,磁异常与交点矿关系进行论述。并提出下庄铀矿田磁法找矿模式。

1 岩矿石矿物成分变化

下庄铀矿田主要矿石类型化学全分析(表1)可见:

不含矿辉绿岩与含矿辉绿岩相比较可见:SiO2含量增高,Fe2O3、FeO、MgO等矿物含量明显降低。

讨论分析:自然界铀的化合物主要是4价和6价的形式存在[1],下庄矿田位于富铀的贵东岩体东部,岩体中的铀以4价的形式存在,当断裂构造中有酸性热液经过时,岩体中4价铀氧化成6价铀以铀酰离子的形式随热液迁移,并在辉绿岩脉富Fe3+的还原环境中被还原成4价铀沉淀富集,从而形成“交点”的富铀矿体,而铁镁的氧化物转变为硫化物的形式出现退磁现象。

2 岩(矿)石磁参数特征

下庄铀矿田各类岩(矿)石磁参数特征(表2)分述如下。

①花岗岩,磁性较弱,在磁场上表现为较平静的磁场,作为背景场;②中基性岩磁性较强,引起强度、梯度较大的磁异常。③含硅质脉辉绿岩(交点)有“退磁”现象,在磁场上表现为负异常,与正异常同时出现。

3 磁异常与交点矿的关系

葛藤坪磁异常,宏观上中间为正异常,南北两侧为平静场或负异常的背景值。整体上中间的正异常受两条辉绿岩脉控制,以辉绿岩脉为边界,推测由辉绿岩脉深部汇合引起,其中构造带与辉绿岩相交部位具有明显的负异常显示。从图1上看可圈定6个交点负异常。

1号负异常位于102-2号带与g5-1辉绿岩交点,异常长度约300m,相邻有正异常场出现,异常梯度20-150nT,放射性异常高值为800ppm。2号负异常位于102-1号带与g5-1辉绿岩交点,范围较小,放射性异常值为450ppm。3号负异常位于102-3号带与g5-1辉绿岩交点,放射性异常值为600ppm和1000ppm。4号负异常位于葛藤坪矿点,放射性异常高达2000ppm,地表未发现辉绿岩脉出露,推测存在由g5-1延伸过来的隐伏辉绿岩脉。5号负异常位于102-1号带与g5-2辉绿岩交点,T异常强度在-50~-250nT之间,相邻存在明显正突变异常,放射性异常显示900ppm。6号负异常位于102-5号带与g5-2辉绿岩交点,该异常范围与强度都较小,推测因102-5号带较小,退磁现象不明显,该异常未有放射性异常显示。

区内已知交点均有较明显的负异常显示,经分析认为是由构造经过及辉绿岩含矿后退磁所引起,从图上看,异常点位置多数落在负异常场或正负异常交汇处。磁异常强度与放射性异常没有较明显的对应关系,笔者认为,磁异常范围及强度由构造与辉绿岩脉大小及深部延伸所决定。

4 小结

辉绿岩脉、交点矿与地面磁测异常、放射性异常表现出明显的对应关系。整体的正异常体现辉绿岩脉的走向;局部突变负异常定位于辉绿岩与构造带相交部位,且多有放射性高值异常,解释为交点成矿部位。

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可推测隐伏辉绿岩,划分辉绿岩边界;结合地面放射性方法寻找退磁部位,可对交点矿进行定位评价。

参考文献

[1]郑大中.铀的迁移富集机理新探索[J].四川地质学报,2003,23(2):2.

上一篇:红层软岩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浅议道路勘测阶段控制测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