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川省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10-29 08:29:59

对四川省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摘 要: 幼儿师资的建设和管理是关乎幼儿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培养积极向上的幼儿师资队伍是保证幼儿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作者从近期的调研发现四川省幼儿教师队伍存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其成因,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四川省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四川省 幼儿教师 队伍建设

一、四川省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2014年4月到6月,笔者分别对绵阳、成都等较发达地区及凉山、甘孜等少数民族的百余所幼儿园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除了问卷调查外,还采取了专访的方式,对个别幼儿园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通过两个多月的走访调查,我们统计到,截至2013年底,我省在园幼儿数达1301954人,幼儿园园数约11759所,其中涉及教育部门、地方企业、事业单位、部队、集体、民办和其他部门。幼儿园校舍共8922818幢,其中包括“活动室”、“卫生间”、“睡眠室”;幼儿园在园园长、专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务情况等。现重点将教师队伍的研究做以下总结:

(一)性别现状

有效调查表的数据显示,目前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的男性教师不足2%。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幼儿教师队伍中,男教师的比率不断提高。但我国目前幼儿园中,教师女多男少,教师性别结构严重失衡。随着学前教育界对儿童性都形成和中国教育事业“雏形”师资队伍状况的不断关注,改变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状况,调整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年龄情况

教师年龄不仅是教师队伍稳定程度的表现,而且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热爱的表现。调查显示,30岁以下的幼儿教师约占67.05%,30岁至45岁的约占28.1%,45岁至60岁的约占4.85%。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数量最多,对于激发幼儿教师队伍的活力十分有利;中青年教师占据近三分之一,表明当前幼教队伍中有一股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半数以上的园长集中在中青年教师年龄阶段,这些都为一进步建设幼教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学历及职称情况

在回收的609份教师问卷中,被调查的幼师大专学历占57.54%,本科学历占9.5%,高中、中职占32.87%,研究生占0.09%。不同性质的幼儿园教师学历差异明显,其中城市、乡镇对学历的要求较高;农村幼儿园对学历的要求较低。调查显示,取得“小学高级”和“小学一级”的教师居多。但是未定职的年轻教师占很大的比例,特别在民办幼儿园中没有职称的幼儿教师多,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小。

(四)职业认同感状况

根据调查,四川省参加调查的21个地市州中53.53%的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持喜欢态度,因为他们是自行选择学前专业的,并且在三年的时间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并在幼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增强了他们的职业成就感;但有46.47%的教师对本职业只是持应付态度,他们一般不会花费业余的时间做与职业有关的事情,对班里的孩子和家长均缺乏沟通和了解。

(五)教师专业素质方面

从所掌握的数据看,幼儿园对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非常看重,6种基本技能在幼儿园园长心目中重要性的程度依次是“口语技能”、“美术技能”、“舞蹈技能”、“歌唱能力”、“演奏能力”和“计算机技能”。80%以上的园长认为以上六种专业能力对于一名幼儿教师来说是比较重要或很重要的。90%以上的园长认为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创新能力对于一名幼儿教师来说是比较重要或很重要的。

二、四川省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幼儿教育体制和幼儿教师的保障不完善

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大学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幼儿教育是其中最基础的一环。

国家对教育体系中的其他阶段均投入很多,而幼儿教育因目前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不能得到国家太多的支持。国家应该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这样既可以保证政策的延续性,保证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所受教育的连贯性,又可以保障困难家庭的孩子接受学前教育。

社会的功利性风气使幼儿园教师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幼儿园教师在与学校的对话中,完全处于劣势。一个孩子如果取得一定的成就,社会自然会把这些成就归功于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而很少有人会提及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付出辛勤劳动的幼儿园教师。

(二)、幼教事业发展不均衡差异明显

从各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地区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城市的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比乡镇的好;乡镇的发展比农村的好;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教育又比欠发达地区发展得好;汉族地区的幼儿教育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得好。因此,政府部门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如每个建制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幼儿园,乡镇幼儿园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人员,对民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可以以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师资支持和经费补助,加快乡镇中心幼儿园和等级幼儿园建设。一些地方幼儿园的经费管理失控,导致幼儿园出现高收费、乱收费的现象。在幼儿园收费的管理上,长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幼儿园收费长期过低,导致幼儿园缺乏基本的发展条件;二是一些幼儿园通过各种形式高收费、乱收费,比如说开展兴趣班、实验班、特色班等,严重损害大多数幼儿家长的利益,也严重违背幼儿教育观。

(三)幼儿园教师评价指导存在误区

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幼儿园重视对幼儿技能的培养,忽视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综合能力。幼儿园经常组织舞蹈比赛、唱歌比赛,往往说到怎么样培养孩子的舞蹈和唱歌水平时,教师们都可侃侃而谈,但说到怎样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综合能力时,有些教师感到陌生。因此,在学前教育对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让他们懂得比能力更重要的东西,学会举一反三,合理运用。

二是幼儿园招聘教师时存在严重的误区,幼儿园的主管部门和领导在招聘过程中,往往注重对应聘者的知识和技能的考核,而很少涉及对应聘者教育能力的考核,这种现象也同样存在于对在职教师的考核和评价中。

(四)幼儿园教师素质偏低

在四川省大多数地市州,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整体偏低,主要体现在学历、职业道德等方面。从对教师的调查中,专科及中专(高中)学历的人数众多,本科相对较少,研究生在乡村幼儿园中所占的比例几乎为零。有的幼师对幼儿教育事业并不热爱,抱着拿工资、混日子的心态,这是对幼儿的不负责,也是对幼教事业的不负责。除了业务素质外,幼儿园教师普遍缺乏理论研究能力。在园长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中,科研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是园长对教师要求最低的两项。没有强有力的理论研究队伍,不会有理论研究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幼儿园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研究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随着党和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出台,给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纲要》以国家文件明确了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在普及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要进行大力支持。四川省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提高社会对幼儿的关注度,确保幼儿专项经费的投入;综合考虑地域和人口分布状况,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科学设立园所布局。鼓励和支持幼儿园设立和发展,合理安排布点。要加大幼儿园标准化建设,通过撤、扩、并等方式大力整治幼儿园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办园质量差的幼儿园。要按照“适度规模、确保质量、就近入园”的原则,根据不同情况,每个村或者几个临近村办好一所幼儿园,进一步优化办园条件,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要求。

(二)提升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国向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人们也给予了教师高度的尊重。但是幼儿园教师却没有享受到这一待遇,其社会地位一直处于较低的位置。有关研究显示,幼儿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偏低,与社会支持度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四川省地区经济的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龄前教育,因此这几年幼师的地位呈现上升趋势,发展态势较好。此外,还要正确定义幼师的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幼师每日工作量。在四川地区,尤其是县级幼儿园,平均幼儿数高达70人/班,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量与工薪待遇的反差很大。适当减少幼师日常工作量,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时间,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薪待遇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看,幼儿园教师提供的是教书育人的复杂劳动,其报酬理应数倍于社会的简单劳动提供者。有鉴于此,幼儿园教师过低的物质待遇是不可接受的。物质条件是基础,唯有物质生活得到保障,方能激发幼师的工作积极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自主加入学前教育的行列,特别是要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以及男性加入学前教育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改观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学历、素质偏低及女性为主的状况。当然,只有教师个人的主观积极性得到提高,幼师在学前教育方面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发挥。

(四)加强各园区联系,开展园区间的互动合作

现在各园区的教师只是关注本园区的动态和教学纲要,也和本园区的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讨论,虽然教育局等部分开展了一些各园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活动,但是总体效果不好。应通过听课等方式加强各园区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家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调查表明,95%以上的教师更喜欢,或者更希望得到专家的引领或面对面地与别人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积累经验。因此,可开展园区间幼儿教师的互换活动,例如一年或者几年的互换,特别是城镇和乡村园区的互换有利于缩小城乡幼儿园的差距。

(五)加强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

学前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质量,办好幼儿园,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关键在园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的园长就意味着一所好的幼儿园。因此,各地市州应该定期开展民办幼儿园园长的上岗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继续开展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工作。针对幼儿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园园长开展专题研修培训,组织开展以总结幼儿园管理经验、研究幼儿园教育热点和难点为主题内容的专题研修培训,采用参观、访谈、观摩、互动等多种形式,系统讲解幼儿园办园条件和办园行为规范,幼儿园常规管理、幼儿园保健、膳食安排等内容,进一步规范乡镇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提高园长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幼儿园管理水平。在教师培训方面,应针对幼儿教师学历方面的不足,采取积极的改进提高措施,为教师提供各种外出学习、交流经验的机会。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是最重要的,组织教师的再培训,不仅可以在实践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还可以提高学前保教质量,对教师起到启发和引领作用,更有助于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安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重庆市A幼儿园为例[D].重庆师范大学,2012,10.

[2]焦天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潍房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3]刘静静.幼儿教师流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3,05.

该文章为四川省教育厅申报项目“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现状分析和思考”(2013年10月上报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的下属论文。

上一篇:中国山羊绒品质分析(二) 下一篇:论英若诚茶馆英译中对老舍戏剧语言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