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锋之死 第9期

时间:2022-10-29 08:24:51

即使明年姚明和小斯塔德迈尔这两个中锋的代表人物都能获得天价合约,也无法改变中锋日渐衰落的趋势。所谓“物以稀为贵”,很悲哀。

其实谈起中锋,他们一直都是主宰NBA比赛胜负最重要的人物,因为他们将NBA的篮球比赛“拔高”到了异于常人的地步。如果说NBA的后卫是篮球场上的精灵,那么这些又高又大、却身手敏捷的家伙站在三秒区中就宛若天神,而他们也的确是天赋异禀,充满着统治力。也许正是因为中锋的威慑力实在是太大了,因此NBA必须想方设法从规则中去限制他们。但如今,这一切却都渐渐成为历史,如同被深埋在地下的亚特兰蒂斯文明一般,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我们只能从联盟珍藏的典籍中去缅怀他们昔日的无限风光了。

由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湖人队中锋乔治・迈肯独步天下 、到五六十年代的张伯伦与比尔・拉塞尔缠绕多年的顶级对决,还有七八十年代的贾巴尔、大卫・汤普森和摩西・马龙(严格说来,老马龙更像是个大前锋)的三足鼎立。而到了九十年代,联盟中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六大中锋”(奥拉朱旺、奥尼尔、大卫・罗宾逊、尤因、莫宁和穆托姆博)的盛世局面。是的,这些伟大的中锋都是凭借自己独特的风格来打出一片天的,比如“天勾”、“大梦舞步”、“热辣辣的火锅盖帽”,这些中锋的绝世经典动作,都是我们在岁月长河中难以忘怀的饕餮大餐。所以他们都堪称是NBA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中锋:拉塞尔革命性地将盖帽升华为一种艺术、并首次引入到NBA的技术统计中自不必说,而乔治・迈肯、张伯伦和奥尼尔更是迫使联盟的规则几度修改。

但现在一切都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也许十年后,五号位就会永远地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这话绝非危言耸听。请看,奥拉朱旺离开了、接着是尤因和大卫・罗宾逊,如今的莫宁也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至于中锋群中为数不多的骄傲奥尼尔,很明显,他正在走下坡路,否则他也不会甘愿放弃下赛季高达3000多万美元,并美其名曰是什么“一切都为球队的未来着想”。还有姚明,我们相信,他其实并不会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什么。于是仿佛在一夜间,杰出的中锋就在NBA销声匿迹了,现在NBA中能点出名来的出色中锋(请注意,仅仅是出色而并非伟大),除了奥尼尔与姚明外,恐怕再无人具备上榜的资格了。而众所周知,“大鲨鱼”已逐步进入其职业生涯的黄昏时段,后者更是我们中国出产的NBA“舶来品”。提起“舶来品”这个名词,我们真的无法忽视现在NBA中一些还“勉强”数得上可以的中锋,他们其实大多都是海外球员出身:邓肯是美属维尔京群岛人,迪瓦茨是前南斯拉夫人,今年全明星赛东部先发中锋、黄蜂队的马格洛伊尔是加拿大人,伊尔戈斯卡斯是立陶宛人、波塔潘科是乌克兰人。甚至我们的这种标准再降低一点,马刺队的另一当家中锋内斯特洛维奇也是斯洛文尼亚人……这无疑是个可怕的信号,但美国本土中锋的极度匮乏却并不是问题的实质。

请你先回答一个问题,写出一个美国本土自产的、年龄少于30岁的优秀中锋的名字!这个问题可能让你抓耳挠腮了吧,实际上自奥尼尔之后,联盟里就再没有什么养眼的人了。可能惟一值得我们提及的就只有国王队的中锋布拉德・米勒。米勒有着极为稳定的高位策应、中距离投篮及团队观念,同时篮下又肯拼肯缠,而且更为难得的是这位老兄并非循规蹈矩之辈。但即便如此,按照传统一点儿的眼光来看,以前这个成绩对中锋来说也只是刚刚及格,还远远谈不上优秀,但现在他已是自奥尼尔之后惟一能抗起美国本土中锋大旗的标志性人物了。也许有人会说:“嘿,伙计,你是不是把小奥尼尔给忘记了?”没有,我没有忘记,但你要知道,杰梅因严格说来其实更适合打大前锋,而且当年开拓者选秀就是看中了他是大前锋。其实这又反应出了一个令人忧虑的现实:在NBA中正是无人可扛内线,所以才使小奥尼尔、本・华莱士和戴尔・戴维斯等标准的大前锋,被迫从四号位打到五号位。是的,你能想像东部最佳中锋“大本钟”华莱士仅仅只有2.08米的身高吗?在以前,教练把他放在大前锋都会觉得“欠揍”。其实这种趋势并不奇怪,四五年前联盟中出现了一大批摇摆式的“前锋群”,摆明是具备打大前锋的身体条件,却偏偏总是面对篮筐,更多扮演移动迅速的小前锋角色。你觉得这很奇怪吗?问问加内特吧,当初他在1995年刚刚进入NBA时,最担忧的并不是什么薪水合同,而祈求球队不要把他改造成背对篮筐作战、看起来似乎很是笨拙的大中锋。无疑,中锋阵地的全面沦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在过去的四十余年中,中锋的得分正在可怕地逐年减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占球队先发球员得分的19.3%和八十年代的18.3%掉到了到了九十年代的16.9%,而在新世纪的头四年,这种颓势已暴跌到14.8%。

也许曾无比辉煌的中锋时代真的已盛景不再,其实纵观近十五年的NBA强者格局,伟大中锋们所以能七夺总冠军(火箭队两次,湖人队三次,马刺两次),看上去更像是打乔丹不在的球。因为众所周知,得分后卫出身的乔丹的另一个伟大贡献还在于,他打破了中锋们以往战无不胜的神话。好了,让我们的视线再落到奥尼尔身上吧!他在比赛中永远不会像姚明那样拉到外线作战。因为以前菲尔・杰克逊总是习惯于叫他跑到场上的低位,因为在那里他可以轻松地击败任何对手。“因为我是大个子,一切就是这样简单”,奥尼尔说。但在今天的NBA,在对方的三秒区内,已很少再有奥尼尔这样的轴心人物了。事实是,已很少有中锋喜欢傻站在里了,因为这样太传统,不够酷。恰恰相反,那些家伙们似乎更喜欢在篮筐侧翼的范围内得分,有的甚至会拉到15英尺的中远距离跳投,甚至像身高达到2米26的中锋姚明,也拥有了像后卫一样的妙传和中距离投射的高超技巧。毫无疑问,奥尼尔绝对是现在联盟中仅有的单凭低位强攻就能把对手搞定的中锋,而这种最具统治力的打法,才是中锋最传统的东西。是的,没有谁可以真正和奥尼尔对抗。当他被问到自己是否能是最后一个传统的伟大中锋时,奥尼尔的语气显得毫不迟疑。“当然,我绝对相信自己是最后一个,绝对是。”

那么传统中锋的统治力又是如何一步步失落的呢?

1.首先,很多美国篮球天才们似乎从小就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当他们发动进攻时,越来越多的球员仅仅满足于在18英尺左右的位置进行中距离跳投,而不愿钻入篮下甚至尝试难度更大的过人强吃对手。但如果他是一个大个子呢?他一样必须学会如何在迂回作战。按照诺维斯基的描述,这一情况即使是在他的祖国德国也屡见不鲜。“那是一种开放式的比赛,你甚至看不到大个子们背对篮筐作战”,德尔克说。无疑,这种甚至波及全世界的趋势,使得中锋绝迹的迹象更为明显。NBA的球探们不得不到NCAA中去发掘好中锋苗子,但他们找到的往往是像骑士队布泽尔、太阳队斯塔德迈尔这种身高不够、却在篮下经常行中锋之实的球员。但就是这样,他们也已经很是满足了。但问题是,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满足吗?也许再过几年,连这样身高不够、但还有些吨位的好苗子都找不到了。

2.传统型球员的打法不再引以为荣。你在ESPN电视网上最愿意看到的是什么?当然是激情四射的大灌篮。而你最为欣赏的球员类型又是什么?当然是那种像加内特、邓肯那样在场上几乎无所不能的球员。换句话说,如何成为一名全能战士,是现在联盟里很多球员的终极奋斗目标,而事实上,近几年所谓MVP的评选结果也在遵循着这一思路。为什么人们总是觉得K.G的数据统计很恐怖?那就是因为他几乎什么事情都能干,毕竟像以前奥拉朱旺那样,打着中锋的位置,居然抢断都能排进史上前十位,实在是太过难得了。“你必须向更为全面的方向发展” ,加内特说,“现在很多大个子们也不得不这样做”。总而言之,你在他们的身上看到的是全面性。这已成为NBA目前最流行的词汇。同时它也是NBA负责提高球队实力的总经理们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词。菲尼克斯太阳队的主席和总经理布赖恩・克兰杰罗说:“如今的NBA比赛就是比全面性。如果你有一个把一个位置打得非常好的纯粹中锋当然很好,但是这样的队员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我们的比赛正向着全面性的趋势演变,我需要能力更全面的球员。”费城76人队总经理比尔・金也同意克兰杰罗的观点:“全面的能力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比赛规则不断改变的时代。比赛正在从力量型向技巧型转变,现在的球员要能适应多种位置。”

3.NBA的规则已改变了很多。其实直到2001―2002赛季,联盟里还很盛行人盯人式的防守。但现在,区域防守已成为合法的战术。这就意味着大个子们在内线拿球时更多只会成为球队的中转(就像第二个“公牛王朝”中的卢克・朗利所做的那样)。而在内线切入机会大为减低的情况下,更多地在外线作战,也成为了现在很多NBA球员迫不得已的首选。所以奥尼尔本赛季经常会抱怨自己得到的进攻机会太少,姚明也总是在火箭队的快攻中做毫无意义的“折返跑”练习,甚至在全明星赛上几乎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但现在就是流行“牺牲中锋”的打法,他们的抱怨改变不了这一流行趋势。另外一点,现在很多球员都发现如果自己真的是一个传统型的中锋,那就会是很痛苦。你是愿意在低位自由的投篮,还是几乎没有什么触球的机会、而任凭队友们在外线胡乱发飚?看起来这个问题似乎是很难回答的。“很多人可能不喜欢这种打球方式”,奥尼尔说,“当我回到赛场上时,比赛将会变得完全不同。”其实奥尼尔的意思是说,传统的中锋战术可以赢得比赛,但却也会拖慢比赛节奏,使一切看得很难看。

基于现在的NBA情况,也许未来姚明不需成为奥尼尔那样传统的低位中锋,他也一样可以从容地统治比赛,而这也正是联盟主卫・斯坦恩对姚明发出的忠告。

想要尽力去挽回中锋的无情失落,这就涉及到“传承”的话题。幸好在这方面,火箭队已走到了众人的前面,早在两年前,他们让尤因担当助理教练,专门负责姚明、以便不断提携“小巨人”的每一步成长。但显然,火箭队有“传承中锋文化”的传统,其实早在1984年,新秀“状元”奥拉朱旺在夏天的训练营里就接受了前任火箭队中锋摩西・马龙的悉心指导。要知道,摩西・马龙是NBA史上总进攻篮板的纪录保持者,而在总篮板纪录上也排名前列。后来发展的事实表明,这段珍贵的指导的确大大巩固了“大梦”的中锋技巧和篮板能力,也才有了日后的九十年代第一中锋的荣耀。邓肯十六、七岁时才由游泳转向篮球,而在他的篮球生涯中也遇过很多的贵人,无论最初教他打球的学长、大学时的恩师,还是昔日马刺队的队友大卫・罗宾逊,都把他看成未来伟大中锋的未成品。尤其是大卫・罗宾逊,在长达七年亦师亦友的相处期间,不但在实战中将宝贵经验传授给邓肯,而且甘愿牺牲自己的上场时间,使得邓肯这位名义上的大前锋,成为了真正的中锋。另一个较早的例子,也是发生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当时手戴11枚总冠军戒指的比尔・拉塞尔,亲自在高中校园里给尤因、莫宁和穆托姆博等人言传身教。事实上,拉塞尔在退休后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大为推广中锋技巧,并不停地到全美各高中指导一些颇有潜质的长人,某种程度上这也造就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锋盛世。

姚明无疑将是未来联盟的统治者,而他也受到了推、拉、挤、压等非人待遇――奇怪的是,虽然现在NBA排挤中锋之风日盛,但他们对付中锋的非常规手段还是颇有心得的。这是否属于一种“不能拥有,还不如一起粉碎他们”的心理在作怪?自从1992年开始伟大中锋正式停产后,人们发现这可能是挽救缺少伟大中锋球队的惟一自救方法!在很多人的眼中,一个伟大中锋的培养实在太难了,它需要金钱、时间和耐心,所以像乔治城这样向来有培养优秀中锋传统的大学球队,也逐渐了放弃了这一策略,在1996年向NBA隆重推出超级后卫阿伦・艾弗森。

尽管奥尼尔一再声自己是最后一位传统中锋,但大家都明白,只有姚明才能决定NBA中锋未来的走向。刚到NBA时,姚明的中锋观念并不正确,虽然经过奥拉朱旺的短期客串指导,但效果不明显,仍不足以与西区内线的众多长人抗衡。上赛季结束时,姚明场均13.5分和8.3个篮板的成绩单明显不能令人满意。但在尤因老师来后,一切就不同了。比起奥拉朱旺来,尤因的中锋技术更为扎实、正统,他甚至有“中锋教科书”之称。而对对抗性不足、顶位不好、中锋脚步也不合格的姚明来说,尤因才是他最为合适的良师,尤其本赛季姚明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也算是对尤因培养中锋能力的认同吧。

只有伟大的传播者才能把传统中锋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但世界上又有几个诲人不倦的比尔・拉塞尔和尤因呢?也许奥尼尔真正退出NBA的那一天,就是传统低位中锋真正走入坟墓的盛大丧礼。

上一篇:我的天下 第8期 下一篇:NBA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