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侨胞交朋友促侨愿落实处

时间:2022-10-29 08:24:05

江苏省启东市现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5000多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共接受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赠170多项(次),折合人民币4700多万元,资助文教、医疗、交通、水利等社会公益事业,为启东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我们密切与海外重点人物的联系交往,与他们交朋友、结友情,努力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感到侨办是他们的家。

旅日华侨王梅瑛女士,幼年时因生活所迫被卖到上海,辗转又到了日本,家人数十年杳无音讯。有一年,她随旅日华侨访华团专程来到启东,凭借少时模糊的记忆,寻找失散44年的兄妹。侨办与公安、民政等部门配合,先后调查了14个镇(乡)250多个村(大队),经过一个多月的查找,终于帮她寻找到了同胞兄妹。以后数年,她几次带儿女回来省亲认祖,都受到热情接待。她先后向县政府和启东县第二招待所捐赠了彩电、沙发,捐资兴建了实验幼儿园音乐厅、梅瑛楼等。

美籍华人黄克贞女士,到中国探亲不仅看望亲属和宅地,有时还挖一块家乡的黄土。侨办的热情接待,使她深受感动。在参观巴掌镇中学时,看到学生们在简陋的教室里学习。1986年5月,靠养老金生活的黄女士,手捧平时积攒下来的5万元钱,要求政府在巴掌镇办一所中学。学校落成后,黄女士又先后20多次回校关心帮助,还亲自带领全校师生春游。

美籍华人孙锦昌先生多次回乡省亲,受到家乡政府的热情接待,立愿为家乡贡献力量。2002年~2004年,孙先生先后两次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设立了孙氏助学奖学基金,资助晨曦班贫困学生。

我们对捐赠规范管理,使侨愿落到实处。2000年,港胞陈一心捐资300万元兴建陈尚义小学,市委、市政府多次会同侨办、教育局、兆民镇政府召开会议,确定最佳方案后交陈先生审定,工程的进度、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都及时向陈先生通报。2001年10月,陈一心先生一行40多人回故乡视察,对捐资项目的管理十分满意。港胞方铿先生捐资人民币400万元、香港苏浙同乡会捐资港币100万元,在开发区兴建的善成小学,坚持了严格的招投标制度。每期工程结束后,对资金的使用、工程进度和质量等情况都如期向方先生通报。在黄氏中学教学楼施工中,发现施工质量有问题,县长亲自主持召开建筑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现场会,责令施工单位重建。2003年11月,江苏省侨办、教育厅、民政厅联合授予港胞陈一心、方铿先生“公益事业捐赠突出贡献”荣誉称号。2004年9月,南通市人民政府授予美籍华人孙锦昌先生“南通市荣誉市民”称号。

30年来,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项目和设立的奖学基金,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陈黄秀珍医院建院10多年来,医院就诊一律免挂号费,手术费打9折,住院费打8折。据近5年统计,医院每年约为患者减免费用18万元以上。和睦幼儿园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形成了自己的办园特色,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巾帼示范岗”、“江苏省示范实验幼儿园”。陈兆民中学努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被评为“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和“江苏省示范初中”。

上一篇:周鸣:追逐光电梦想的人 下一篇:在印度坐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