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10-29 07:26:10

大学文化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

摘要: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大学文化充分发挥了导向作用。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最高表现形式,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本质所向;大学物质文化内涵广泛,包括一批高水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和课程和学科专业,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厚和善于治学育人的教师队伍,是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关键;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在办学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权利、义务及责任的综合,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范、规则,同时也表现为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观念、习惯等,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有力保障。我们力求依托大学文化的教育力、凝聚力、创造力和引领力,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文化;高校创业教育;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2)06-0104-0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创业教育问题产生并引发社会关注是上个世纪末的事情,而众多学者对大学文化的关注与研究也是源于本世纪初。创业教育与大学文化表面上看不相干,但追究其根源,我们发现两者存在着同一精神实质,即对创新精神的永恒追求。

大学文化的内涵,研究者对其理解不尽相同,先后出现了“亚文化说”、“综合文化说”、“文化氛围说”、“精神环境说”等观点。蔡劲松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作为社会创新型组织的本质属性,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大学人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1]26大学文化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2]4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1年亚太地区东京会议将创业教育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狭义的创业教育则是培养能够在特定时期自主创业的个人。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高等教育理念。[3]

尽管我国的创业活动一直保持在活跃状态,放在国际视野下观察,中国全员创业活动指数一直名列前茅。[4]但我国创业教育相比国外起步较晚,政府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更是近年之事。国家开始把宏观经济层面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大学生人力资本快速积累联系在一起,通过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有效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没有创新,难以实现我国由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创业向知识型创业转变;没有创新,难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认为,资源驱动是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便宜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只有接受高等教育“知识劳动者”,[5]才有可能承担起“创新驱动”的重任。“知识劳动者”最早由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在《明日的里程碑》提出。他认为,与工业时期的产业工人截然不同,对知识及其处理是“知识劳动者”的日常工作和活动。而大学文化,一直以来在培养具有全球意识、较高文化品位和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其所蕴含的精神更符合创业教育所追求的永恒创新精神。大学文化通过精神的引领作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强大的影响。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自觉接受了创业教育。因此从大学文化视角研究创业教育,对于拓宽创业教育视野,增强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文化的核心动力:创业教育的本质所向

(一)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永恒动力

众多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经过大学长期实践的积淀,其一经形成直接指导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塑造大学生的精神。大学精神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当被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时,就产生一种力量激励着大学生去追求。大学精神文化表现为多种形式,如: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校园文化等。无论是牛津大学的“追求学术性,培养有教养的人”,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还是北京大学的“兼容并蓄,学术自由”,清华大学的“大学者,大师之谓也”,这些中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理念表述各有侧重,不尽相同,但都围绕着严谨、科学、求实、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态度,体现了大学的办学传统、价值取向与大学人的精神尺度。[1]29尽管大学精神文化通过各种形式来表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时代追求,但其最为核心的动力始终没有改变,即对创新精神的永恒追求。哈佛大学经过查尔斯・埃利奥(Charles Eliot)、康南特(Conant)、博克(Boke)等几代人对创新的追求,将教育重心由宗教学科转移到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的学科;从本科转移到研究院;将普通课程改革创立核心课程等,由最初的一所培养牧师的不起眼学院,成为世界优秀的高等学府。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几乎无一例外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思想贯穿其整个发展历史。如果说大学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大学精神就是熔炉里的熔浆,每一位从熔炉里走出去的人,浑身上下都会散发着熔炉与熔浆的气息。这种气息是他们的创新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智慧与博怀的集中体现,伴随大学人的一生。[6]我们研究发现,很多世界知名大学在其办学理念和实践上都存在共同之处,既坚守传统、弘扬特色,又与时俱进、勇于变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追求着创新。创新精神是不同时代、不同大学人的永恒追求。

朱春楠 范军 :大学文化视阈下高校创业教育的思考(二)创新精神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诉求

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抓大放小”阶段,政府基本退出竞争性生产领域,由此产生了大量国有企业“失业下岗”人员。为稳定社会秩序,国家第一次开始鼓励和扶持个体自主创业。这种创业和改革开放初期的“下海”以及后来风靡全国的“招商引资”有着共同之处:它们基本与创新无关,或是倒买倒卖,或是位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创业,提供出来的大都不是知识密集的产品或服务。[7]234-237进入90年代末,由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创业很难推动经济持续繁荣,政府开始把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创业向知识型创业转移,通过知识劳动者来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后,教育部门陆续出台了大学生科研助理、下基层、三支一扶等举措,但收效甚微,直至近年才加大对创业教育的重视。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是服务于创新式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8] 这表明:政府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品质,推动大学生成长为知识型创业的主体;只有创新,才能开展知识型创业;只有知识型创业,创新才能注入到经济发动机之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只有大学生也必须是大学生知识劳动者成为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主体,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 高校必须提供给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才能使大学生承担起创新重任。

(三)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文化和创业教育的共同品质

既然大学精神文化和创业教育追求同一精神品质即创新精神,那么大学文化应该能够为创业教育营造一种环境,使这种创新精神虽然源于不同之处,但却同归一处,即对大学生产生促动作用,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知识劳动者。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庞巴维克(hmBawerk)认为,大学生应当从事“知识劳动”,并获得以人力资本收入(知识劳动)而不是以物质资本收入(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报酬。[9]由于高校创业教育存在于大学环境之中,其核心思想孕育在大学文化之中,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大学文化的精神引领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媒体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传播,这些传播媒体是大学精神重要载体,它赋予大学生意识和精神自觉,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从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具有共识性的思想观念。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被动性、片面性和盲目性,创业意识在学生中没有得到深层次的认同和接受,对创业教育还没有深刻的理解。通过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播可以实现创业教育目的。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播,使学生长期置身于大学文化熏陶和感染中,通过意识渗透、感染和影响着大学生,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精神文化所呈现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不止于认知层面的表现,而是内化于人的认知和共同理想;大学精神文化根基一旦扎实,将以其惯性影响同化沐浴其中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

三、大学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创业教育的支撑源泉

(一)依托大学物质文化调整课程和调动教师力量,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关键

大学文化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有机组成,精神文化占据核心、统领地位,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大学物质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一批高水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和课程和学科专业,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厚和善于治学育人的教师队伍,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基地)和校园网等。[10]大学物质文化尽管是大学文化的表层,却是学校师生员工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体现,集中体现着大学文化内涵。因此在发挥大学精神文化对高校创业教育产生影响作用的同时,也要有效利用大学物质文化的作用,为高校创业教育争取更大空间。

大学物质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课程和学科建设,同时教师队伍是大学物质文化的决定性力量。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还没有实现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有效联结与互动。而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求其必须建立在专业课程基础上,没有专业基础的创业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至少我们清楚,经过专业知识训练更有利于新概念的产生。叔本华把认知过程分为“理解”和“判断”两个过程。理解和判断能力建立在知识存量和结构的基础上,与新概念的产生概率和速度息息相关。我们经常误以为创新精神本身足以导致新观念,但缺乏必要知识基础的创新经常被发现只是“重新发明了轮子”。[11]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所说,“一对夫妇在美国某市郊开了一家熟食店,他们的确是冒了一点风险。但他们所做的事情,只不过是以前被重复了多次的老套而已。”[12]由此可见,专业知识对创新的重要性。学生掌握的知识需要教师有效传递,师资队伍是推动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对于师资队伍至少我们要明晰几个事情:一是师资队伍中既要有掌握创业知识的理论专家,又要有创业实践能力的企业家;二是我国的师资队伍明显存在缺少创业实践体验的问题。有创业经历的教师很少,其对创业实践、发展趋势及创业教育社会需求变化等方面缺少敏锐的洞察力;三是鼓励教师进行创业实践,即通过创业模仿去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更好地指导学生。正如美国著名教授亨利・埃兹科维茨(Henry Etzkowitz)所言:“将大学当作企业家――一个在一些学者眼中略带贬义的想法――正在逐步成为一种正面的学术特征。”[13]因此要以大学物质文化为依托,加强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有效助推创业教育的发展。

(二)借助大学制度文化的合理约束和科学管理,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保障

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在办学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权利、义务及责任的综合,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范、规则,同时也表现为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观念、习惯等等。[2]93它一方面约束着大学的办学行为,同时又为大学的生存发展提供制度保障。[1]30对于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的创业教育,大学同时要配合以制度文化进行推动,以其适应时代的需求。知名学者徐小洲提出:“创业教育得以孕育、产生和发展,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育追求使然。”[14]大学制度文化一方面约束创业教育行为,同时也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助力。至少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学生管理方面。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在内容、形式、方法、载体等方面改变以往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以党团支部、班级和寝室为基本组织形态,辅之以其他学生自律性组织和社团组织,以党员、班级团干部为骨干,形成有序、顺畅的管理体系,为学生营造创业环境。二是在教学管理方面。学校仪器设备在保证教学科研的前提下要对创业师生开放,确保学校创业基础设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三是在实践环节方面。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仅限于参观和模拟等环节,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业人才,关键是在培养大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培养大学生较强的创业实践能力。以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园等为载体,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见习平台,帮助大学体验创业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达成既定行动目标的有效技术,表现为控制自然与社会的技术,而不是表现为能够依据内在德性或外在行为规则进行伦理活动。[15]美国著名教授库拉特科(kuratko)特别强调创业的实践。他认为,创业要有能力组建一支有效的冒险团队、设计创业计划等基本技能。因此,通过制度文化为高校创业教育争取更宽广舞台。

四、结语

尽管大学文化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助推器,但是这种推动却依赖于社会和制度结构。如果大学文化对于创业教育不能有效发挥推动作用,也就意味着高等教育无法提供适应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知识劳动者,创业教育的职能只能由社会,确切地说主要是由企业来承担,这意味着大量知识劳动者个体可能由于教育的失误而错过创造力养成的最佳学习窗口。同时,这种状况的持续可能导致的最严重后果,[7]234-237 或将使中国错过最佳的调整机遇。

参考文献

[1]蔡劲松,等. 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2]孙雷. 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文化透视[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3]张玉利,李政. 创新时代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M].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6:34.

[4]高建,等. 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R].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

[5]Ferdin,P.& Drucker. Landmarks of Tomorrow[M]. New York: Harper,1957: 93.

[6]先勇. 大学的故事[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2.

[7]曹扬,邹云龙.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8]教育部.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R],2010.

[9]德鲁克,P. 社会的管理[M]. 徐大建,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61.

[10]王冀生. 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 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10.

[11]邹云龙,等. 大学生知识型创业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11(5):253-255.

[12]德鲁克,P.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 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9.

[13]埃兹科维茨,H. 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M]. 王孙禺,袁本涛,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6.

[14]徐小洲. 国外中学创业教育[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2.

[15]杨道宇. 学生实践能力的三维内涵[J]. 现代大学教育,2012(4):8.

上一篇:如何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寻求一个本土化的概念... 下一篇: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后评估建立背景及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