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9 07:14:45

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

摘要:合唱是一门艺术,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音乐水平和音乐的普及程度、发展水平,它也是人类艺术宝库中十分璀璨的一颗明珠。在音乐艺术领域中,合唱是最容易被人掌握的形式之一。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均建有合唱团,高校开展合唱与指挥教学也是我国合唱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和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合唱与指挥 教学方法 改革对策 高校合唱

一、高校开展合唱与指挥教学的意义及其发展现状

作为音乐这门艺术蓬勃发展的结晶,合唱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以及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是其他的音乐表演艺术难以超越的。合唱艺术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宗教音乐,了解合唱艺术的发展轨迹和特点,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它的艺术魅力,也有助于我们认识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从而进一步增强欣赏和表演合唱艺术的能力。欧洲合唱艺术的风格基本和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相一致。文艺复兴时期,平等重视合唱各个声部的作用,主要由一个声部进行主题的表现,其他声部按顺序进行模仿和配合,也较少采用乐器的伴奏。到了巴洛克时期,歌剧产生并且发展成型,古典乐派逐渐在这一基础上诞生,合唱的艺术也就是在这一时期独立成为一个音乐类型。在重视自然和人类情感的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追求用音乐来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用音乐来表现人性中的伦理价值,这些作曲家继承了之前的传统音乐理念和风格、对其加以丰富和创新,这一时期的作品较为谨慎地采用渐慢和渐快的速度,合唱艺术有了统一的形式和规律。而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完全脱离了宫廷和教会的限制,不再为政治服务,而成为了群众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一时期和古典时期可以说是西方音乐的黄金时代。现代主义音乐一方面继承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衍生出许多分支;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出现具有反叛和创新精神的新的派别,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合唱这一音乐表演形式自从产生以来,无论是为宫廷贵族服务还是作为教会的统治工具,或是后来纯粹表现情感的一种表演方式,都展现出了特有的艺术魅力。

我国的合唱艺术,是在20世纪初学堂乐歌出现之后兴起的,虽然它产生和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不乏伟大的作品,例如:《半个月亮爬上来》和《黄河大合唱》等,都是我国合唱艺术中的瑰宝,推动者我国的合唱艺术不断蓬勃发展。指挥和演唱的艺术活动都是对音乐作品的再加工。指挥作为合唱团的关键要素,是音乐作品主要的诠释者,他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将音乐作品完整、统一地表现出来。作为集体音乐表演艺术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指挥需要集中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智慧和才能,对他们的潜力进行挖掘和培养,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因而指挥在合唱艺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培养高质量的合唱团和指挥,就必须在各大高校加强对音乐人才的培养,以促进我国合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普通群众对于精神生活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参加合唱团就成为很多人业余充实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而目前看来,我国专业的合唱和指挥人才十分紧缺。与此同时,我国专业的音乐学院每年招收的合唱和指挥专业的学生数量不多,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满足不了社会或者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因此,各大高校扩大对合唱和指挥专业的招生规模迫在眉睫,并且需要教师对合唱和指挥专业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提高每位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学校在专业教学上的水平。

二、我国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对实践教学缺乏足够重视

许多高校在对合唱与指挥专业的教学上仍然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不重视对实践方面的教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练习合唱曲目就已经属于实践的范畴,仅仅侧重于对基本的发声、音色和音调、音量的大小以及情感的表现这些方面,忽略了对合唱和指挥技巧方面的训练和实践。另外,这样枯燥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学生没有自主的学习欲望,学生也无法在学习中同时掌握合唱和指挥两个方面的技能,这些缺点对于培养合唱和指挥人才是十分不利的。

(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较差

我国高校的合唱与指挥课程往往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展开,而教材普遍存在合唱曲目多而理论指导较少的问题,也就是说,教材中较大篇幅被合唱歌曲占据,关于合唱和指挥的理论性知识篇幅较少。因而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就忽略了实践的指导理论这一方面。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按照曲目进行练习就忽略了在实践中形成的有群众基础的合唱理论,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在质量上的需求。

(三)对合唱与指挥课程的认识不够明确

在合唱团队中,指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合唱团的灵魂与核心。这一情况要求指挥者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良好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高素质的音乐修养和人格魅力。也就是说,高校的合唱与指挥课程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专业过硬、基础扎实、艺术修养较高的。而目前大多数学音乐的学生仅仅将合唱指挥单纯地作为“合唱”来看待,忽视了指挥的实际作用,也忽视了合唱与指挥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我国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的改革建议

(一)明确课程设置

大部分高校的音乐专业都把合唱与指挥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并且开设课程的时间为一到三年。而培养一名合格的合唱与指挥专业人才,需要让学生学习合唱和指挥专业方面的相关的系统知识。在分别对合唱和指挥两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后,还需要认识到合唱与指挥是一个整体,要使学生对二者进行逐个消化,进而达到有机的结合。合唱学和指挥学作为两门单独的课程,内容已经十分丰富、复杂,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两三个学期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明确合唱和指挥教学的先后顺序,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合唱知识之后,再进行指挥方面的授课。

(二)进行多元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合唱与指挥专业的教学中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它一般都由教师完全引导学生,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对合唱曲目进行单纯的模仿,这种方法就有可能使学生丧失了独立组织或指挥合唱的能力。因此在大三的下学期,除了要继续对基础知识进行教学以外,还需要通过实践来锻炼学生指挥合唱的能力,一方面可以扎实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和合唱和指挥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增加课程内容

合唱的艺术是复杂的,合唱作品的风格和种类也十分繁多,因此,作为一名合唱者或指挥者,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和认识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这就需要在高校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多样化,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类型和风格的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另外,合唱与指挥的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在高校的合唱与指挥教学中,需要加入现代和流行元素,让合唱这门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可以紧跟时代步伐。

(四)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

在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察中,需要坚持并重考察与考试、兼顾理论与技能、同时重视平时和期末成绩这三点。传统的合唱专业考试内容大多是让学生分组演唱合唱作品,而指挥专业的考试则是跟着音乐指挥一首合唱曲目,考试结束后,学生只得到了一个象征性的分数,却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的考试方式是不能推动学生的进步的。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来制定,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就对学生进行考核,对每个人的结果进行记录,才能总结出每个学生在专业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将考核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仅仅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让学生及时地认识到自己专业上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提高自身专业技能。除此之外,还有几点建议:首先,考核的时间不应该局限于期末这一时期,而是要注重平时的课堂表现;其次,采用合唱排练的方式进行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第三,在进行技能考核的同时也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以试卷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五)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合唱与指挥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是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巩固的专业能力的。因而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课堂训练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确切地讲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完善相关的教学体系,让学生有条件系统地参加专业实践活动,保证参与实践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把实践和学分相挂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时可以获得相应学分,以此来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实践,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减轻了同学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建立实习基地。到了大二、大三,学生以及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水平也逐渐提高,学校就需要为合唱团成员联系各类的比赛和演出,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习机会。不仅能够让学生接触社会、加强实践,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进而巩固和扎实专业技能。

综上所述,高校的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这一改革必须能够为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良好的解决方案,有效地提高我国高校的合唱与指挥专业的教学水平,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合唱与指挥人才,促进我国的合唱艺术的发展,也促进我国合唱事业的繁荣。

基金项目:

本文为是2014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师合唱指挥课程的内容与实践改革创新研”结项成果,项目编号:2014BYS004。

参考文献:

[1]李爱华.高校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

[2]王拥军.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改革的若干建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3]孙相根.对高师合唱与指挥教学的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

[4]许凤蓉.合唱指挥:音乐艺术的奇葩――给音乐教育改革的一点建议[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5).

[5]赵鸿光.高等师范院校合唱课程教学研究浅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02)

上一篇:浅议声乐演唱中的“声情并茂” 下一篇: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评价研究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