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时间:2022-10-29 03:57:49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目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映进行分析,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在发生的50例不良反映的患者中,出现过敏反应的30例,出现胃肠道反应10例,其他不良反应10例,所有患者均停药观察,并对症处理,在临床上均转归良好。结论:在临床上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时候,不但要重视其抗茵的效应,还要高度关注其不良反映的发生,及时进行防治。

【关键词】头孢菌素;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14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186-02

目前,头孢菌素类药物由于具备杀菌能力强、毒副作用小、耐酸和耐酶等特性,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是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特别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这也引起了许多医药领域的广泛关注,本院对50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收集了2008年~2009年的50例通过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有30例,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哮喘、皮疹、过敏性休克和药物热等现象,出现胃肠道反应10例,均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和腹泻等现象。此外,还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白细胞与血小板下降和泌尿系统不良反应,还包括二重感染,总共10例。

2.结果

2.1病例一般情况。在50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均在18~80岁之间,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小于25岁的有9例,25~65岁之间的有35例,大于65岁的有6例,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没有显著的关联。

2.2不良反应临床分布。在50例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患者中,出现过敏反应的30例,出现胃肠道反应10例,其他不良反应10例。在不良反应的药物中,对头孢呱酮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9例,对头孢噻肟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5例,对头孢曲松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0例,对头孢他啶出现不良反应的有6例。

2.3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在50例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时间最短的是头孢呱酮的过敏反应,基本是在用药后的5~10分钟就会出现反应,一般最迟会在用药以后的19d后出现不良反应。此类药物最主要的一种反应就是过敏反应,但是还没有出现过过敏性休克的反应。而出现双硫仑反应是患者在用药以后1小时内饮酒所产生的,出现神经系统反应的患者是在血液透析患者用药时产生,但是没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

3.讨论

3.1不良反应:

3.1.1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为头孢菌素类药物最为主要的一种不良反应,在临床上主要变现为哮喘、皮疹、过敏性休克和药物热等,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出现死亡的现象。据调查得知,在患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在不断的呈上升的趋势,其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居头孢菌素之首。

3.1.2胃肠道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也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较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恶心和腹泻等。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头孢哌酮抑制或破坏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正常菌群而使凝血酶原复合物生成减少有关。与此同时,由于头孢菌素对肾脏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对于一些肾脏患有疾病和肾脏不全的患者是必须慎用。

3.1.3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在临床上均表现为血小板和白细胞明显下降,出现畸形溶血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症状。

3.1.4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目前,大多数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一定的规定的剂量使用下是不会出现透过血脑屏障,但是如果大剂量的使用,就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症状。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可拮抗一氨基丁酸与其受体结合,因此,就会造成神经毒性的不良反应。由于头孢曲松可以透过血脑屏障,逐渐在体内被代谢出来,但是如果出现大剂量的时候,就会引起脉络丛变态反应,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特别对于一些婴幼儿来说,由于他们的血脑屏障还没有发育完善,因此在使用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

3.2防治方法:

3.2.1严格指征。要想有效的防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就应该全面掌握其所产生的适应证。合理的选择药物和按剂量使用,避免出现过量使用和滥用,医师在用药之前必须先询问病人的病史,对有过敏体质的患者要注意药物的慎用,在用药之前必须做皮试,确定无误才可以使用,在用药的期间也要密切的观察病人的情况,做好急救的准备,以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能及时抢救。

3.2.2预防为主。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经胆道排泄率过高,容易造成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因此,在使用的时候应做到预防为主,对一些老年人和长期应用该药物的患者来说,应及时的补充维生素K,从而有效的延长凝血酶原合成时间恢复正常。此外,由于此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大多都发生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必要的时候可以按照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好药物的剂量,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观察。

总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抗感染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不能忽视,只有科学、合理的使用此类药物,才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姜广林.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02).

[2]高颖,刘有江.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09).

[3]胡四海.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附100例报告)[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02).

[4]蒋潇潇.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J].中国药房,2004,(08).

[5]刘玉丽.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同品种的不良反应[J].职业与健康,2007,(14).

[6]刘成亮,杨廷侠.警惕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医药产业资讯,2005,(06).

上一篇:380例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用药分析 下一篇:地奥心血康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肌缺血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