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去的主体创造性

时间:2022-10-29 03:57:14

找回失去的主体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一的”。

《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师建议中指“写作教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

学生自由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这都充分表明现在的学生作文已经不再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机械进行写作训练,而是学生

运用自己的思想进行独立创作的行为,是为自己创作的行为。

一个人的写作能力 ,需要在中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都在作文批改上投入最大的工作量,学生也为写作绞尽脑汁,而结果却是令人遗憾的,学生写作进入误区,而学生写作缺乏主体性是当前作文教学的最大病根, 它表现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因命题确少主体性、创造性而使学生丧失写作兴趣。

其一,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源于教师的讲授,起于教师的限题、限体、限时、限旨,整个过程就是教师控制下的单调死板的与作技能的迁移练习,完全漠视了学生活生生的主体性特征。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和创造机会,或摆脱不了“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困境,或走不出空话套话的无奈。时问一长,便没有了的自主意识,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对教师命题表示反感,因为很多作文题目往往从小学一直写到高中,如《 我的梦想》、《我的教师》、《 难忘的一件事 》等,这样的题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抗议,不久前,

在班里一次征文竞赛活动中,要求学生写一篇歌颂祖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辉煌成果,歌颂家乡 二十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看题目,大多数学生不愿动笔,因为时移世异,他们这一代 人对改革开放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有深刻的体会。

所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多 投身社会 ,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这是打开写作的一扇大门。

其二,教师总是要求学生作文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即功利写作。 诚然,教育学生热爱社会、对国家乃至民族有自责任感、使命感是完全正确的,但过分强调“利他”的地位,以“文章合为事而作,歌诗合为时而著”的标准,限制学生的写作,文中无我,学生个性、创造性得不到张扬,学生的兴趣自然就减弱了, 显然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其三,命题制约了选材的不自由,影响教师的评价,同样使主体创造性缺乏。传统教学中的功利写作,制约了作文的选材。比如:学生写关于助人的文章,常常选跳水教人、施舍乞讨老人、帮助学生 做功课等素材,而语文教师在评判学生的作文时,往往有类似这样的评语:“选材不典型,材料意义不大”等。现在学生练习作文,围绕高考指挥棒转,这是事实,所以教师认为“有时代感的、好人好事才能作为写作对象。所以评判时缺乏宽容心,往往“ 不合口味”的就一棒子打死。我至今还在反思我的一次作文讲评课。 一次是以“请关上身后的门”为话题的作文,凡是作文材料中有古今中外名人的如像刘帮、项羽、鲁迅、居里夫人等典型事例,就大加赞扬,而对其中一位同学的作文批的一无是处,原因是他选的全是身边的事 , 立意低,缺乏说服力 。当我批评他的文章缺乏新意时, 那位学生显得很不自在。后转念一想,他写出来的,也是他的精心创作,而老师样一批评,他的成就没了,极性消失了,进而个性也可能就此消失了 ,虽然他的选材在议论文中没有说服力, 毫无亮点可言, 但我可以引导他写记叙文 ,善于捕捉身边发生的小事,小角度大主题,小中见大不同样令人惊喜吗?

如何找回失去的主体创造性?

曾在求教育杂志上读到这样一段关于“托福”改革的文字:近几年,美国“托福模式的发明者,早就感觉到了这种模式的制命局限,他们自2000年起就织美国十多家大学的专家,成立“托福”2000小组,制定出新的考试标准和方案,其中一条就是增设了“TWE(英语作文),其根本准则是看学生有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思想的主体性和语言的灵活,这都是评分的根据,其根本精神是发挥学生的自由思考能力和语音文字的灵活适用能力。我国的高考作文也应借鉴。虽然话题作文要求很宽泛 ,较命题作文前很大的自由度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的创造性给予肯定、鼓励和宽容。不进行功利写作也不妨学古人“独抒性灵”刊“童心说”的要义,以“我以我手写我心”为基本要求,开放写作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热情,开放其创新思想,给学生归属感和成就感, 使他们成为写作的主人,还要改变作文评价观念。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社会接触面广,接受新事物快。网络语言、另类语言进入他们的习作,所以,教师要虚心学习,学会吸纳和鼓励,而非消极排斥。

华丽是美,朴素也是美,明朗是美,含蓄也是美十几岁的学生,正是草尖上的露珠 ,每一位少男少女都是一首诗,都是一座储存丰富的矿藏。“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徜徉在写作的世界里,让他们尽情书写,尽情挥洒,尽情创造,构筑他们美丽缤纷的世界。

上一篇:班主任如何利用班级制度建设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下一篇:高中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