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水体污染的防治对策

时间:2022-10-29 02:43:55

我国城市水体污染的防治对策

【摘要】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用量却相对短缺,再加上近年来城市水体污染现象又比较严重,导致目前我国的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这种前提下,我国城市水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水体污染难治根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水体污染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水体污染;防治;湖北省鄂州市;洋澜湖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水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逐渐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城市水体污染形势严峻,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会带来水资源枯竭的危险,从而必然会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人民的生活饮用水困难。

1 我国城市水体污染难治的根源

长期以来,我国为了发展国民经济,忽视了保护水资源的问题。直到今日,生产用水处理率和重复利用率较低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不少城市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经济效益,忽视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和环境利益,导致城市水污染难以根治。

1.1 偏生产轻防治,政策机制不完善

随着城市水体污染形势的的研究,水资源的紧缺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上还是政策机制不完善,难以满足科学发展的要求。一是单一的污水集中处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现实情况。集中处理容易使不同来源的污水混杂在一起,成分将非常复杂,从而导致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也将十分复杂,处理成本也会很高。二是国家统一的污水排放标准与实际水环境质量标准相脱节。三是污水收费制度已经过时,应建立谁收费谁治理的政策。

1.2 靠部门缺联合,监督体制有缺陷

由于水自身具有流动性,不受行政辖区界限的限制,水污染往往表现为跨区域污染,而我国目前还缺乏跨区域水污染防治机制,水资源分割管理始终难以有效实现对城市水污染的控制。硬性地把流域划分成多个区域,导致许多地方从本辖区的经济利益出发,不顾及下游的用水需求,容易产生“地方保护主义”,水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建立强有力的跨区域流域水环境保护监督机制是当务之急。

1.3 重工程轻管理,城市建设不同步

许多地方普遍存在重视工厂建设轻视排污管理的现象。在有限的污水工程中,也是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其建设质量和运行维护也存在一定问题。许多污水处理厂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污水处理率极低,成了“建得起、养不起”的样子工程、面子工程,浪费投资,劳民伤财。

2 加强城市水体污染综合治理的对策

严重的城市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为改善我国城市水环境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提高全国污水的总体处理及再生利用深度,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转变管网投入观念,改变一些城市雨污合流管网现状,推行雨污分流,更好地治理污水,具体来说要采取以下措施。

2.1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城市水体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跨行业、跨部门的特点。必须切实加强各级部门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以省长、市长、县长为组长,分管的副省长、副市长、副县长为副组长,有环保、建设、水利、工业、农业、旅游、土地、公安、法院、教育、广电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级环保部门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城市水污染的日常工作,各地要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制定本地区的实施计划,各司其职、精心组织、精心安排、逐步实施。各地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规划、区域开发计划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建设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各个部门在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政水利发展研究对策时,要相互协调配合,提倡在考虑全面信息基础上的综合政策,并将城市水体污染防治纳入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写进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切实落到实处。

2.2 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要保证良好的水环境,还必须推动城市居民养成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的习惯。在城市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提高水的利用率,加强水危机的宣传工作,使循环用水的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人人爱护水、时时处处节水的局面。还要将城市节约用水作为保证水环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创建节水型社会为载体,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认识。同时加强城市废水的回收利用,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标准和规范,科学引导工业、农业、城市绿化、市政环卫、生态景观以及公共建筑等加大使用再生水的力度。将回用水用于工业冷却或洗涤、城市绿化带灌溉、道路冲洗等,既可缓解水资源紧张,又可减轻水污染程度,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沿海和缺水地区还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积极推进海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彻底改变目前我国城镇用水的习惯,走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生态用水的道路。

2.3 加强管理,实现综合科学治理

水污染不仅是环保问题,它更是一个经济问题、道德问题和生态问题。创造良好的水环境是全球共同的责任。强化城镇污水处理措施,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及除磷、脱氮治理,推动治理设施、管理“三七”进程,提高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等措施防治工业污染;通过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完善配套污水管网,实现城市雨污管网分开,建设城镇固体废物处置中心等措施治理和控制城镇生活污染。加强城市水体污染资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跟踪城市水体环境变化趋势,并提出对策措施。通过信息网络向国内外城市水体环境的有关信息,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吸纳国外援助资金,全方位治理城市水体环境。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培养一批防治水体污染的专业技术人才,各省、市、县三级分别建立地区的专家库,组建一支强有力的专家咨询队伍,真正实现城市水体污染的综合科学治理。

2.4 加强监督,坚持联合协作执法

对已经颁布的各项城市水体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文件要全面组织大规模的宣传和学习,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强化执法检查的力度,实现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推行执法情况复查复核制、奖惩制、部门执法责任制、定期汇报制,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效率不高的现象。

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城市水污染法律法规情况和监督监察力度,开展部门之间联合协作执法,督促各有关部门在审批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项目时,认真执行审批程序,严格把住入口关。禁止任何有损城市水体环境的项目进驻城市,保护城市的每一寸土地。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设立投诉中心和举报电话,疏通投诉渠道,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反城市水体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行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和监督作用,及时报道和表彰城市水体污染防治的先进典型事例,公开揭露和批评污染城市水体、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对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实现全社会监督。只有这样,水资源利用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治理城市水体污染,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李永安董静. 要切实抓好水体污染综合治理及水资源保护[N]. 闽西日报,2008-07-19(001).

[2]丛国英. 生态驳岸――治理城市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7).

[3]张为民. 浅谈城市水体污染治理问题[J]. 环境,2006,(S1).

上一篇: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的多种措施探讨 下一篇:浅谈分项计量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