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腹地太白:穷县撑起富民生

时间:2022-10-29 02:35:43

秦岭腹地太白:穷县撑起富民生

民生问题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党的执政基础。我们的执政思想是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富民战略,走生态化、特色化、民本化发展路子,不遗余力改善民生,连续打出一套民生“组合拳”,构建起关爱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系统民生保障体系,走出一条欠发达山区县独特的“民生之路”,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是秦岭生态保护核心区、全省重点水源涵养区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承担着确保生态安全和水源安全的重大社会责任。

执政理念:全力打造幸福民生

太白县虽然人口少、底子薄,但我们始终认为,县域经济的本质就是民生经济,有老百姓的地方就有民生问题,越是穷地方,老百姓的日子就越困难,越渴望得到关爱和发展,民生问题就越紧迫。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牢固树立了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的执政理念,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集中有限财力,办群众急需办的大事、实事,切实让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2007年率先在全国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现新农保全覆盖;2008年在全省率先完成“一乡一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2009年对寄宿生实施蛋奶工程,并补助生活费、交通费;2010年创建县级医院团队式援助管理“太白模式”;2011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并轨。一系列民生保障“太白经验”、“太白模式”在中省推广,在全县形成了上学不花钱、看病能报销、创业有扶持、养老有保障、困难有救助、丧葬有补助的多层次、无缝隙、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施政措施:织就社会保障网

我们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执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建立起从生到老、涵盖一生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同步提升。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学有所教。为了消除山区县对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我们率先在全省探索实施“一乡一校”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将67所中小学调整为14所,学校按统一标准全部建成寄宿制,一举消灭了薄弱学校;率先在宝鸡市免除高职中学费,实现了十三年免费教育;由县财政每年列支400万元,逐步实现校舍集中供暖、免费营养早餐和学前教育全覆盖,成功创建为省级“双高普九”县。今年,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为抓手,实施教育振兴“六大工程”,初步实现了由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的转变。

深化公共医疗服务,实现病有所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全县9所镇卫生院和66所村级卫生院全部执行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三统一”和零差率销售实现县镇村全覆盖;创建了县级医院团队式援助管理“太白模式”,看病费用降低了三分之一,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探索推行家庭保健式医疗服务,对农村育龄妇女和6岁以下、50岁以上群众免费健康检查,实行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启动实施大病统筹救助制度和异地就医药疗保险联网结算工作,新农合参合率达98.8%。

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实现住有所居。以县城为中心,以小城镇和农村社区为重点,不断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力度。投资1亿多实施环境整治与绿化提升工程,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完成投资5800多万元的县城集中供热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建设扶贫重点村40个,搬迁贫困群众1502户,1.59万人摆脱贫困;围绕改善老百姓住房条件,投资6000余万元实施保障性住房和危房改造等安居工程项目,消除了农村85%以上的土坯房,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25平方米;投资1.8亿元的咀头街中心社区进展顺利,吸引了一批农民进城入镇。

不断完善社保体系,实现老有所养。2007年率先在全国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1%,所有60岁以上老人都领上了养老金;2011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养老保险提标并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大幅扩面;在全省率先推行居民丧葬抚恤金制度,为每名正常死亡的城乡居民发放800元安葬费;2012年,再次提高新农保标准,达到全市最高水平,建立了人人保、保一生的大民生大社保体系。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劳有所得。在大力发展蔬菜、休闲、林特三大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把推动创业就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渠道来抓,每年安排150万元专项资金和1000万元贴息贷款,严格执行“四免一补”政策,积极搭建劳务输出平台,开辟劳务合作基地,开发公益性岗位,全力支持创业就业,全县农民户均一人务工经商。今年以来,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100万元,转移劳动力14443人,创劳务经济收入1.05亿元,工资性收入鼓起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

筑牢平安建设后盾,实现安有所保。将综治维稳纳入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平安创建,2011年全县平安建设知晓率96.81%,勇夺全省第一;社会治安满意度98.69%,名列全省各县区第二,“两率一度”连续五年位居省市前列,荣获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工作“三无”县和全省应急管理先进县殊荣,营造了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加大投入:穷财政办出富民生

解决民生的基础是财力,关键在于执政理念,核心在于决心和信心。在推进民本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先导工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衡量发展成果的标尺,使以人为本、关爱百姓、为民解忧的执政理念深入人心,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我们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是财政“挤”。全县上下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缩行政经费,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集中财力办大事,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二是向上“争”。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多方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今年以来,实现合同引资53.4亿元,到位资金6.37亿元;投资1.29亿元,实施民生工程项目55个。三发展“聚”。安排“5个1000万”专项资金,实施田园农业、生态休闲等“五大工程”,推动蔬菜、林特、生态休闲、生态工业四大支柱产业突破发展,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覆盖52个行政村8000多农户,产值超过2亿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突破6000元。目前,全县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

实践证明,只要心系百姓安危冷暖,一心为民谋福祉,真心实意解民忧,咬定青山不放松,穷财政也能办富民生,贫困县也有大作为。 (作者系陕西省太白县委书记)

上一篇:长期投资篇 债券基金适合长线持有 下一篇:债市机遇 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