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深对高校退伍复学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10-29 02:34:36

加深对高校退伍复学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

[摘 要]高校退伍复学大学生有着区别于普通常规在校生的特殊经历。从军营回归校园后,我们思政工作者如何做好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放大他的优势,引导他们尽快重新适应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校;退伍复学;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群体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122-02

2001年,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知》,意味着高校范围内向广大在校生征兵工作的开始。据统计,从2003年至2013年,每年都有相当部分的退伍大学生返回校园,占在校生的比重越来越大。如何做好退伍复学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广大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任。

一、加强退伍复学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退伍复学大学生是2003年以来活跃在大学校园的一个特殊群体,且呈逐渐增长的趋势,他们是在高校期间暂时中断学业,但保留学籍的入伍参军的大学生。服役后,这些大学生将重新回归校园,可是他们面对曾经的校园却是既熟悉又陌生。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是摆在近十年来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新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随之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退伍复学大学生区别于普通常规的在校大学生,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把握其特点因材施教。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育人工作的主线。做好退伍复学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样一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针对根本,与时俱进,量体裁衣,探索一条适合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二)以人为本、人才培养的落实和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工作者应当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设计出与之相配备的教育方式方法来适应学生们的需要。退伍复学大学生的特殊经历也是他们成才的优势所在,我们应当借助这个优势在教育和培养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道路上推其前进。

(三)加强国防后续教育的本质要求

军营是很多热血大学生梦想的地方,很多学生对军营有着不解的情结,他们梦想着自己能穿上军装,保家卫国,为国家奉献青春和热血。有过此经历的学生国防观念强烈,这当然得益于军营的培养,那么退伍后学校自然就承接了继续对其进行国防教育的使命,因此对退伍复学大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其国防教育的延续,同时也激励更多在校的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军营,实现自身价值。

二、退伍复学大学生重返校园后存在的问题

(一)学业方面

在部队,这些大学生士兵们不会接触到在大学学习的一些理论课程。复学后,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他们不知如何下手。而且去参军的学生中,学习成绩以中下等学生居多,本来对于学习就不是游刃有余,复学后的学习就更是重重困难。他们当中,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普遍低于在校学生,有考研深造想法的也是少之又少。

(二)心理方面

退伍复学大学生往往在心理上有着很高的期待,认为自己有着与其他在校大学生与众不同的特殊经历,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好的发展和认可度。可是回归校园的现实仿佛让他们看不到自己的优势,和普通学生并无两样,顿时失落感产生,没有了积极努力的方向。退伍复学大学生在部队完全按照指令做事,行为规范有序,完全服从,因此在自主性上就稍显得欠缺,缺乏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在个性张扬的校园里默默无闻甚至完全被忽视。

(三)重视力度方面

对于退伍复学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高校普遍上并没有将其当作思想政治工作殊的一个群体,像普通在校生一样进行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怀,没有看到他们渴望老师、学校关心的期待。这是令人遗憾的。我们不仅要给予退伍复学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更要为其量体裁衣,引导其建立目标和职业规划,让其远大理想和抱负得以实现。

(四)人际关系方面

退伍复学后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也会遇到困难,他们甚至要以新人的姿态面对新同学,有时感觉自己就是边缘化的人,不能很好很快的融入这个新集体中。首先年龄上不同岁,感觉思想上有代沟,兴趣爱好也不一样;经历的不同可能会产生思想上的不同,甚至价值观上的不同,所以面对新同学诸多的个性思想,一时间难以接近;生活作息方面,退伍大学生已经习惯早睡早起,形成了一定的生物钟,可是在校大学生自由散漫的生活习惯恰恰与其相反,所以相互融合是需要时间磨合的。

三、提升退伍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途径

(一)落实政策,规划方向

政府对在校大学生参军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免学费、专业调换、升学就业优先等等。可是这些政策如何真正落到实处?学生退伍复学后返校,学校应简化一系列的办事手续,为其顺利复学和享受减免学费等开启绿色通道。政策落实需要学校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学生为本,各层级积极落实优抚政策。就业方面也是退伍复学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他们最希望自己的参军经历会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有所帮助,因此为其建立职业生规划尤为必要,我们应帮助其树立职业目标和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消除其盲目和迷惘状态。同时,要帮助他们解读国家的优抚政策,让他们明白在哪些方面可以有所优待,例如升学深造,退伍大学生就会享有加分的优待;又如考取公务员,相应岗位也会优先录取退伍大学生,鼓励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学业帮扶,生活关怀

学习上,对退伍复学大W生会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帮扶工作,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最为重要。要鼓励他们重拾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其自学的良好习惯;在新班级中指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其进行帮扶;实行学业预警机制,经常与任课老师了解其学习情况,在学习上若发现成绩不合格或者成绩不达标的情况,则要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引起重视,解决其学习困难。

生活上,关心与关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为直接的方式。大多数退伍大学生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学校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给其一定的生活补助,并帮其安排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既能自力更生又能补贴生活。

做好辅导员教师的衔接工作。学生入伍前和退伍后往往会经历两位不同的辅导员教师,新辅导员对其不了解,原辅导员可能已经不带这一批学生甚至不在这一岗位。建立入伍学生信息档案,是前后辅导员交流工作的平台。新辅导员可以从档案中了解到该生入伍前的在校表现,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也要多给予退伍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解答他们的心理困惑和疑问,引导其用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复学后崭新的学习生活。

(三)给予关注,设立专项

复学回来的退伍大学生多数被安排在下两届的专业班级,有时宿舍也没能被安排与现班级同学同住,所以与现班级同学交流机会较少,这样就会造成面对入党、评奖、助优等方面的群众测评时显得有失公平,这对退伍复学大学生要求进步的心理会有阻碍,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因此应设置退伍复学大学生专项的评奖评优,政策上向其倾斜,给予关怀,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遗忘的角落。

(四)搭建平台,树立榜样

退伍复学大学生在自己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可以教育和感染身边的同学。他们与同学是同辈,而且更加成熟,他们的军旅经历更为他们增添了神秘色彩,同学对他们会有一定的信任感和敬佩感,因此我们引导好他们发挥朋辈教育的隐形功能会减少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距离感。

退伍复学大学生在军事上的某些领域会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在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术训练方面,应尽量给其提供机会和平台,发挥他们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另外,在征兵工作上,可让其参与宣讲会,向有志愿参军的学生们讲述自己的参军经历,增加学生们的真实感。

鼓励和培养退伍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因为他们经过专业训练,有着很强烈的服从性和纪律性,在管理和组织学生方面会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应当多给他们提供担任学生干部的机会,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 参 考 文 献 ]

[1] 党的十七大报告[Z].2007.

[2]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Z].2011.

[3] 李凯,王敏坚. 复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5).

[4] 李杰. 退伍复学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J].科教文化,2016(5).

[5] 计颖.复员大学生角色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9(11).

上一篇:觅得现实背后的爱 下一篇:新建本科“双螺旋递进式”校企协同育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