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火柴:一家百年老厂的终结

时间:2022-10-29 01:37:02

泊头火柴:一家百年老厂的终结

国内的火柴工业诞生于19世纪后半期,第一家民族火柴工厂创建于1877年,是近代轻工业中最早的行业之一。由河北省沧县兴济盐商钱立亭等人发起,最后选址定在泊镇。

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泊头火柴厂前身)于1912年5月22日破土动工,1913年8月31日正式开工,成为落户泊头的第一家现代工业企业。

1950年国家颁布《公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私方股东要求集体退股,当年5月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全部归属国有,并更名为:河北省省营泊镇火柴厂。

“泊头火柴”曾创造了同行业规模第一、产量第一、创利税第一、总产值第一、上缴利税第一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第一等数项第一。最终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火柴生产厂家,将外国的“洋火”赶出中国的市场。

1985年全国火柴业开始处于产大于销的低谷时期,泊头火柴厂产品由包销转为自销。而产品滞销,效益下滑,至1987年火柴年产量仅为77万件,还外欠450万元工程贷款和近300万元的贷款,企业处于困难状态。

为此,1987年下半年沧州地区行署决定在泊头火柴厂搞承包试点,主宰了火柴厂16年的王维龙接过了工厂的掌控大权。随后,王维龙组织设备维修和生产管理,将产量恢复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企业实现利税超千万元。火柴的销售形势迅速扭转,滞销转为畅销,价格也由每件20元提高到最高时的70元。

资料显示,1990年实现利税突破千万元大关后,1991年和1995年又分别达到1044.29万元和1188.43万元,达到其发展的鼎盛时期。

但是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河北省政府将放开的火柴视为计划调拨产品,以低价(政府收购价21.40元/件,市场价62~67元/件)收购,也就是说,泊头火柴厂又丧失了自主经营权。但省经贸委、省轻工厅、省商业厅联合下文承诺:“今后如果火柴出现滞销,泊头火柴厂的火柴全部由政府包销”。

几年后,全国火柴行业再度陷入低谷,产大于销,但是省里没有兑现“包销火柴”的承诺。1996年火柴厂的利润由上年的566万元急降至225万元,1997年更是跌至33.2万元。

1997年企业希望引进国外资金与技术,准备与瑞典火柴集团合资,出让70%的股权,引进7000万元现金和部分先进技术。本来看似划算的合作,最终并未达成。针对此项工作,省委主要领导提出:“泊头火柴是一个名牌产品,作为一个老的民族工业,大家多支持、多帮助,不能让外国人控股。”

引资希望破灭后,公司又成为股份制改造试点,1998年10月组建成泊头火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后改为泊头火柴有限责任公司。

之后,泊头火柴厂还分别以80万元、50万元收购了安庆火柴厂、临西火柴厂两个中型企业,仅两三年,安庆火柴厂就被转卖;临西火柴厂因转给企业的资产已抵押给当地银行,企业只好退出,扩张计划只得到一个经验教训。

随着形势的恶化,2006年,泊头火柴厂在企业改革需要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被要求由归属地管理,划归泊头市管理。2010年4月,苦等开工的员工却意外地收到了企业破产的消息,紧接着又进入了破产清算的阶段。至此,曾享誉中国火柴业的“五朵金花”(泊头、开封、安阳、济宁、蚌埠)全部退出历史舞台。

(摘自《中国经营报》 作者:李冰)

上一篇:投资你的第二块腕表金或铂余? 下一篇:被堵塞的生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