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的先兆症状

时间:2022-10-29 01:14:20

肢体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在肢体的表现。以45岁以上男性多见,四肢动脉均可发病,但以下肢远端血管受累较为多见。故下肢发病率高于上肢,且病情较重。现介绍一些能够自我发现的早期动脉硬化症状,以提高大众防范意识,以便尽早就医,及早治疗。

握拳手发白:紧握双拳30秒钟,由于握拳的压力会压迫手掌血管,使其循环受阻、血液流通减少,血管缺血,手掌会变成白色。我们观察发白的手掌能在多长时间恢复正常,若能马上恢复原来的肤色,表示血管健康。如果需要10秒以上才能恢复的话,可能有动脉硬化或自主神经异常的情况,需要到医院检查确诊。

腿经常抽筋: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大约有50%表现在冠状动脉(冠心病),约30%表现为脑血管硬化,约有10%表现为下肢动脉硬化。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者,一旦发生下肢酸痛、抽筋、长距离走路后出现间歇性跛行和腿抽筋,若补钙治疗无效,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供血不足所致,应及早到医院检查。

心慌脉搏快:摸摸脉搏的次数和节律是预测心脏健康状况的简便方法,心率越快,寿命越短。心率加快则是健康不佳的危险信号。正常休息状态下的心率为每分钟60-80次,若长期平均心率>80次/分,便可认为是慢性心率增快,是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踝/臂指数变小:踝膺指数可用于诊断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方法是分别在手臂、脚踝部缠绕测血压用的袖带,测量肱动脉血压和踝动脉血压。正常人踝动脉血压比肱动脉血压(臂部血压)高,踝,臂指数>1。若踝/臂指数

下肢抬高试验:患者平卧床上,双腿抬高与躯干成90°角20秒钟,接着很快把双脚放下,观察双脚的颜色变化。若足部能很快恢复原来的肤色,表示血管健康;若10秒钟不能恢复,而且皮肤潮红、发紫,两侧肢体皮肤温度不同,则表示血管阻塞。

上肢抬高手发白:老年人如果出现上肢无力发麻,可做一下举手试验。试验者坐在凳子上,面对镜子,尽力举高双手,在镜子中观察双手的颜色变化。若颜色无变化,表示血管供血正常;若双手颜色苍白,上肢麻木加重,可能有动脉硬化。

无脉症:单侧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后,对侧椎动脉血液会反流至患侧锁骨下动脉,导致健侧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眼花、复视、走路不稳,甚至会出现轻度偏瘫、失语等。若双侧肱动脉血压差大于30毫米汞柱,会出现桡动脉搏动消失,称无脉症。

静息痛:当患者下肢远端严重缺血时,患者会感到活动后疼痛减轻,休息时疼痛反而加重。尤其在夜间,由于全身血压低,使疼痛非常剧烈,患者常抱足而坐,彻夜难眠。随着病情的发展,缺血程度加重,出现下肢持续的静息痛,常在肢体抬高时加重,下垂位时减轻,疼痛在夜间更为剧烈。患肢皮肤苍白、温度降低、感觉减退、皮肤变薄、肢体远端发紫,严重者发生溃疡。

老年斑:老年斑系皮肤血管供血不足,致使上皮细胞角化过度、肥厚、坏死和样增生所致。老年斑不仅发生在皮肤表面,而且还会积聚于心脏、血管、肝、肾上腺及脑等重要组织中。如果沉积在血管壁上,会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老年性痴呆。

谢顶:专家称,谢顶与激素分泌过多有关,而激素指标居高不下,会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栓,患心脏病的概率就比较高。

建议重点做好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检查,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上一篇:养胃补气话小米 下一篇:易被忽视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