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一次短时局地大暴雨环流特征和雷达回波分析

时间:2022-10-29 01:11:31

宝鸡市一次短时局地大暴雨环流特征和雷达回波分析

摘要 利用相关资料从环流背景、水汽、垂直运动、雷达图等方面对2012年7月16―17日宝鸡市短时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具有局地性强、降水时段集中、强度大的特点。从高空形势看,宝鸡市处于高空槽前,河套地区高值系统的底部,受偏东风的影响;在17日2:00的地面图上,宝鸡市上空有一明显的弱切变,这可能是触发此次大暴雨的一个影响因素。通过对雷达组合反射率的研究发现,回波出现了罕见的自东南向西北的移动,这可能与500 hPa引导气流的方向有关,平均径向速度图上的逆风区与降水强度的大值相对应。

关键词 大暴雨;局地性;环流形势;雷达回波;陕西宝鸡;2012年7月16―17日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263-03

1 降水实况

应用宝鸡市3个县区的逐小时降水量、NECP 4次/d的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和宝鸡雷达站资料,对宝鸡市2012年7月16―17日的短时局地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特征分析与总结。

2012年7月16日夜间至17日凌晨,宝鸡市出现局地强降水天气,陇县降水量为101.8 mm,达到大暴雨级别;渭滨降水量为64.7 mm,为暴雨;陈仓1.4 mm,为小雨;其他各县区均无降水。图1a为陇县、渭滨、陈仓3个县区逐小时的降水量,图1b为宝鸡市降水量分布。可以看出,渭滨的强降水时段主要出现在21:00―24:00,其中,21:00和23:00 2个时次的降水强度均超过20 mm/h。陇县的强降水时段在0:00―5:00,0:00和1:00降水量都超过20 mm/h。由此可知,这次强降水事件具有局地性强、降水时段集中、强度大的特点。因此,该暴雨过程造成城市内涝和部分地区山体滑坡,导致路面受损。

2 环流形势

2.1 高空形势

高、低空的环流形势为局地的强降水时间提供了大尺度的背景场[1]。自7月10日以来,宝鸡市天气以高温高湿、局地多阵性天气为主,聚集了大量能量。从2012年7月16日20:00 500 hPa高度场和风场上(图2a)可以看出:中高纬的西风槽与高原东部的高原槽均在东经100°附近,宝鸡市处于高原槽前,在河套地区有一高值系统,受高压底部的偏东气流影响,易发生局地小扰动。在700 hPa(图2b)上,西风槽和高原东部的低涡与500 hPa环流相对应,表明该系统稳定深厚。宝鸡市上空有一明显的来自东海的偏南气流,为降雨地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2.2 地面形势

比较7月16日20:00与17日2:00的地面图(图3)可以看出,位于河套地区的低值系统基本维持不变,宝鸡市处于地面冷锋前,而从东路来的冷空气向西推进,使得宝鸡市上空在17日2:00出现弱切变,产生扰动,这可能是触发此次局地强降水的影响因素之一。

2.3 水汽与垂直速度

在850 hPa水汽含量(图4a)与垂直速度图(图4b)上可以看出,从20:00开始,在东经107°附近,水汽含量不断增加,至17日7:00水汽含量开始减少;在垂直运动场上,5:00以前宝鸡市上升速度超过0.1 Pa/s,而在5:00以后,垂直运动均小于0.05 Pa/s,由此可知,水汽含量和垂直运动变化与降水时段基本一致。

3 能量场

2012年7月16日20:00和17日2:00的K指数见图5。从K指数场上可以看出,宝鸡市西侧为一高能区,东侧为低能区,在2:00图上可以看出低能区向西侵入,能量增加,有利于局地强对流天气的产生。

假相当位温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2012年7月16日20:00和17日2:00假相当位温θse场见图6。在假相当位温场上,大于340 K的区域很大,这表明宝鸡市不稳定能量持续偏高,与K指数场相似,由于东侧的低值区向西移动,使不稳定增加,有助于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和发展。

4 雷达图分析

4.1 组合反射率

对于局地强降水事件,雷达图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从雷达组合反射率图(图7)上可以看出,在20:48,宝鸡、陈仓出现了2个小的圆形回波,强度较大,最大值达到60 dBZ,随后回波迅速增强,30 min后,市区上空出现西北―东南走向的圆形回波列,受一个个圆形回波列影响,市区在21:00―23:00出现间歇性强降水天气。接着回波向西北移动到陇县,至0:12陇县回波增强,降水强度也达到了24 mm/h。此时除了受回波向西北移动的影响外,在千阳境内有一新发展而成的回波也对陇县产生影响,由于回波移速较慢,陇县17日凌晨的累计降水量达到大暴雨级别,至4:00以后,回波逐渐减弱消散。在降水发生期间,组合反射率出现了罕见的自东南向西北的移动方向,这主要是由于500 hPa的引导气流为高压后部的偏东风。

4.2 平均径向速度

从平均径向速度图(图8)上可以看出,在21:56市区出现了明显的辐合气流,并持续至22:37左右,至23:04在市区附近有一逆风区[3]出现,造成中尺度垂直环流形成,有利于低层水汽向上输送,也有利于降水离子的降落,此时段市区降水量达到23 mm/h,00:12辐合气流出现在陇县,陇县的强降水此时开始,于1:03陇县出现条形逆风区,该时段陇县的降水强度达到30 mm/h,随后逆风区和辐合带减弱,降水强度也随之减弱。

5 结语

本文运用多种资料,对2012年7月16日夜间发生在宝鸡市的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此次强降水过程具有局地性强、历时短、强度大的特点。从环流场分析可知,宝鸡市处于高能高湿的背景场中,东路冷空气侵入,引发局地小扰动,可能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原因。从雷达图上可以看出,雨量强度随组合反射率的变化而变化;在平均径向速度图上存在2个逆风区,恰好是市区和陇县的最大降水时段。存在的问题:对于引发此类局地强降水的中小尺度系统的认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4-6]。

6 参考文献

[1]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425-431.

[2] 江丽俐.2009年浙江省罕见的夏季连阴雨过程分析[J].浙江气象,2009,3(31):14-18.

[3] 张沛源,杨洪平,胡绍萍.新一代天气雷达在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中的应用[J].气象,2008,34(1):3-11.

[4] 王荣梅,道然,屠月青.哈密地区7・17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0(1):36-40.

[5] 卢瑞荆,樊兰峰.1961―2008年贵州暴雨时空分布特征[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0(3):17-21.

[6] 薛晓颖,王鹏,赵晓川,等.近30年营口地区暴雨分布特征及类型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4):226-230.

上一篇:关于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