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向下寻支撑

时间:2022-10-29 12:25:04

自今年3月初,美元指数触及高点89.4624后,就一直处在下降通道之中。期间虽从82.631的低点反弹至86.87的阶段性高点,但近期却从该水位上连续4周下跌收出阴线。至5月13日,最低跌到81.87,跌幅达到5.76%。同期,欧元兑美元从1.2883上涨到1.3721,涨幅6.5%;英镑兑美元从1.4396上涨到1.5352,涨幅6.64%;澳元兑美元从0.6951上涨到0.7713,涨幅10.96%;美元兑加元从1.2504下跌至1.1474,跌幅8.24%。

面对美元指数不断下破多个重要关口,投资者对美元未来走势分歧较大,很多投资者都认为,美元指数将进入到中期下跌之中,且已经反转。

美元此轮下跌的最主要原因被认为是避险需求的减少,目前风险偏好情绪变化仍主导着美元与非美货币的变化。近期,全球各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出现连续回暖;美国和英国的房屋市场数据则是示房价跌速有所放缓;美国4月非农人口虽然仍有较大减幅,但已降至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以及垒球股市的大幅度反弹、大宗商品价格的连续上行都很好的说明了整个市场已经被风险偏好情绪所占据。各种利好的经济数据使投资者乐观地认为。全球危机可能已经度过最坏阶段,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滋生了危机以来前所未有的乐观情绪,投资人风险承受意愿增强,美元的避险买盘需求自然受到抑制。

客观的说,目前风险偏好似乎好得有点过头,整个市场都显得很情绪化,这种乐观情绪能否持续值得怀疑。

据目前来看,我个人认为,美元汇率中短期内还将维持一个区间内波动运行,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3~6个月的时间,我们需要谨慎看待美元的此轮下挫。因为,其一,中短期来看,美联储印钞救市措施标志着避险潮消退,未来通胀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推动美元下行的动力初现端倪。但通胀打压美元下行时机并不成熟,经济的持续波动和不明朗使短期通胀的预期没有想象中来得那样快,当前世界依旧处于通缩威胁之中,因而很难形成单边下降趋势,维持震荡格局的可能性大。

其二,全球经济恢复到前期的潜在增长率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经济恢复的快慢、持续度都依赖于各国救市措施的及时性和力度。不出意外,美国应该率先于其他经济体走出衰退。而投资者最终会运用“比好效应”,美元至少会获得阶段性的支撑。

短期美元汇价表现依然取决于其避险属性与收益属性的相互作用,也有赖于对于经济体的整体信心表现。

就短期的操作思路来说,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整个美国股市以及商品市场的表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外汇市场的格局。目前来看,美元指数很有可能形成头肩顶的技术形态,这也预示着美元短期内仍有下跌的风腧,目标位可能在80整数关口一线。而非美货币到底能否突破前期的阻力点,现在看来还是很难说,但如果未来经济能够继续好于预期,在“优于预期”效应下,非美突破上方阻力的可能性还是较大,但我认为短期上方的空间不会很大。

因为,不论未来经济是继续回暖,还是重新回归下跌寻底,这种只看“优于预期”的情绪是不可能长期主导外汇市场的。投资者最终将会回到“比好效应”之中,经济的健康与否、恢复的快速与否以及同暖的持续与否都将成为未来决定外汇市场的主导因素。

上一篇: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带动特许商品热 下一篇:商品期货涨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