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河东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29 12:14:19

临沂市河东区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花生作为北方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掌握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临沂市河东区开展花生高产创建项目的经验做法,从花生选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花生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花生;高产栽培;山东临沂;河东区

中图分类号 S565.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032-02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eanut of Hedong District in Linyi City

ZHANG Lei TENG Shi-hui YANG Hua-en ZHU Ji-hong LI Xiao-xia YU Yong-mei

(Hedong Agricultural Bureau of Linyi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Linyi Shandong 276034)

Abstract Mastering th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eanut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economic crops in the north of bining 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carrying out the project of high yield and high yield of peanut of the Hedong District in Linyi City,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eanut were summarized from peanut seed selection,fertilization,field management,pest control etc,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eanut.

Key words peanut;high yield cultivation;Linyi Shandong;Hedong District

花生广泛用于食用植物油的生产和副食产品的加工,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掌握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有重要的理论及实用价值。临沂市河东区种植花生3 466.67 hm2,2012年、2013年连续2年承担农业部花生高产创建项目,十亩高产攻关田产量突破9.0 t/hm2,百亩示范方产量突破7.5 t/hm2,均达到规定的产量目标。现就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作简单介绍。

1 产量指标及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指标:产量达到9.0 t/hm2以上。产量构成因素:双粒播种12万~15万穴/hm2、单粒播种21.0万~22.5万粒/hm2,实收20.25万~21.75万株/hm2,单株结果数为22~25个,总果数达到450万~525万个/hm2,1 kg果的数量为500~550个。

2 播前准备

2.1 土壤条件

花生一般不宜长期进行连作,应选择其他的作物进行轮作,若连作2年,产量减少10%,若连作3年,产量减少30%。地块选择上,一般以选择地势平坦、土层肥力水平好、排灌条件良好、结实层疏松的轻壤或砂壤土为宜,需要注意的是所选的地块应确保2年内未种过花生或其他豆科作物[1]。土层厚度100 cm以上,耕作层30 cm,总孔隙度50%以上,耕层容重1.3 g/cm3以下,有机质含量1.0%以上,速效氮90 mg/kg以上,速效磷30 mg/kg以上,速效钾90 mg/kg以上。

2.2 种子准备与处理

花生种子的选择上,应选用中熟或者中晚熟、果型大的品种,且具有结果性能好、综合抗性强、单株产量潜力大等优点。确保种子的纯度超过98%,发芽率超过95%。高产创建选用的品种主要为新品种,包括科花1号、丰花1号、花育25号、潍花8号等。生产用种应及时进行更新,一般以2~3年更新1次为佳,并对种子进行分级处理,确保大小均匀一致。选好种后应及时做好种子的处理工作,为了增加种子活力,促进种子发芽率的提高,在剥壳前晒果2~3 d。播种前7~10 d剥壳,且及时将发生虫害、出芽、腐烂、混杂的种子等剔除。选择花生种衣剂适乐时和绿鹰25%毒死蜱微胶囊对种子进行包衣,以防治地下害虫和根(茎)腐病的发生。

2.3 培肥地力,精细整地

花生田主要通过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培肥地力,使土壤达到高产栽培的要求。冬前深耕要在早春顶凌耙耢,或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耕地,随耕随耙耢,深耕一般每3~4年进行1次。深耕应在对土壤进行改良的基础上,增加肥料的施用量,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在冬前深耕25~30 cm的基础上,来年早春化冻后,要及时进行旋耕整地。旋耕时可随耕随耙耢,做到地平、土细、肥匀、不板结,要彻底清除残余农作物根茬、地膜、石块等杂物,使花生田达到耕层深厚,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协调,土壤松紧适度,保水保肥能力强,地面平整状况好。

2.4 标准做畦

标准做畦,垄高、垄距、垄面宽度分别为10~12、85~90、55~60 cm,垄上的小行距控制在30~35 cm。将垄坡的形状由梯形改为矩形,确保垄坡与地面之间角度接近90°。同时将垄面尽量地压平、压实,以便于进行机械播种时展铺地膜,确保膜面与垄面紧密贴合。

3 配方施肥

在前茬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施充分腐熟的有机圈肥60~75 t/hm2或鸡粪22.500 t/hm2,化肥用量:施纯N 180~225 kg/hm2、P2O5 150~165 kg/hm2、K2O 210~255 kg/hm2,控制氮肥∶磷肥∶钾肥为1.0∶0.7∶1.2。根据土壤中肥力情况,适当施用钙肥以及微量元素肥(包括锌、硼、铁等)。选择肥料的种类时应速效和长效、缓效肥料相结合。结合耕地施入全部的有机肥和1/3的速效化肥。化肥总用量中的2/3采用包膜控释肥,在起垄前,均匀地将2/3的肥料撒施在垄上,起垄时包在垄内;播种时将1/3的肥料人工机施在2个播行的中间,施肥的深度应超过5 cm[2]。

4 播种

适当晚播,河东区以在4月25日至5月上中旬进行播种为最佳。播种时要保证足墒,土壤中的含水量应适宜,一般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在适宜的播种期内,要确保足墒播种。播种的深度不宜过深。一般控制在3~4 cm。播种的密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播种21.0万~22.5万粒/hm2,行距平均为42.5~45.0 cm。播种时,于垄面及垄两侧均匀喷施除草剂金都尔1 500 mL/hm2,对水900 kg/hm2,播种覆膜后,再喷洒垄沟。播种时可采用花生单粒精播机械播种。

5 田间管理

5.1 苗间管理(出苗至始花期)

一是及时破膜放苗。出苗后应适时引苗出膜,用土围压,提温保墒。破膜放苗的时间应在9:00以前或16:00以后,以免温度高而造成苗的损伤。及时做好查苗、补种或补苗,若缺苗较多,应用原品种进行催芽补种。二是及时抠枝。当花生主茎复叶数达到4片时,要及时进行检查并抠取压埋在膜下横生的侧枝,以促进其生长,一般始花前需进行2~3次。三是及时治虫防病。苗期应及时防治蚜虫、蓟马和病毒病,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毒死蜱乳油喷雾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可用恶霉灵、适乐时等药剂灌根防治[3-4]。

5.2 中期管理(始花至结荚末期)

一是浇好关键水。花针期至结荚期是花生一生中对水分需求最多的时期,此期干旱可对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此期,发现中午叶片萎蔫时,应于10:00前或15:00以后顺沟浇水,满足生长发育需水,禁止大水漫灌。二是适期早控防徒长。当花生主茎高达35~40 cm时,应及时喷施烯唑醇700~800倍液,连喷2~3次,间隔7~10 d,可兼顾防徒长和防叶部病害蔓延。徒长严重的地块,第3次可加对壮饱安300 g/hm2,于晴天的16:00后喷施进行调控,收获时株高控制在50~55 cm。三是及时防治病虫害。花生生育中期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疮痂病、茎腐病、白绢病、根腐病、黑霉病及蛴螬、棉铃虫、斜纹夜蛾等。防治叶斑病、疮痂病,可在发病初期用30%爱苗乳油150~300 g/hm2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25~300 g/hm2或50%多菌灵4 500~7 500 mL/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防治茎腐病、白绢病、根腐病、黑霉病等,可在花生结荚初期用20%三唑酮乳油1 500~2 250 g/hm2或6%戊唑醇2 700 mL/hm2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500~2250 g/hm2或50%扑海因1 500~2 250 mL/hm2,对水1 500~2 250 kg/hm2喷浇茎基部,每隔10~15 d喷1次,连喷2~3次进行防治;防治以蛴螬为主的地下害虫,可在结荚期用40%辛硫磷乳剂300~450 g/hm2或40%毒死蜱乳剂300~450 g/hm2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对水1 500~2 250 kg/hm2灌墩;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等可用甲维盐乳油300~450 mL/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450~600 g/hm2或18%高氯虫酰肼300~450 mL/hm2或Bt乳剂3 000 mL/hm2对水450~600 kg/hm2叶面喷雾[5]。

5.3 后期管理(饱果初期至成熟)

一是叶面喷肥。花生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易出现脱肥早衰现象,可用植物细胞膜稳态剂30袋/hm2或1%~2%尿素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对水叶面喷雾,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以护根保叶,达到抗病增产的目的。二是合理灌排。生育后期遇旱,会加快叶片脱落,影响灌浆降低荚果饱满度。因此,遇旱时,即花生叶片变黑绿、花量减少、中午叶片萎蔫、日落不能恢复时,应立即沟灌润土,保根、保叶,提高双仁果率和饱果率,此时禁止大水漫灌。如遇多雨,应及时排涝,揭去地膜,以防烂果烂根。三是重点防治病害。在搞好中期病虫害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花生叶斑病防治,可用30%爱苗乳油1 500~300 g/hm2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25~300 g/hm2或50%多菌灵4 500~7 500 mL/hm2对水450~600 kg/hm2均匀喷雾,每隔10~15 d喷1次,连喷2~3次。

6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要掌握好适宜的收获期,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首先,观察花生的生育期,一般普通花生品种的生育期为120 d左右;其次,从温度方面来看,一旦昼夜平均温度保持在12 ℃以下时,花生的植株就已经基本上停止了生长,此时便可以进行收获[6];最后,观察花生的植株,如果发现花生的植株顶端早已停止了生长,而且花生上部叶片有变黄现象,花生的茎部和中部均有叶片脱落,可以判断此时大多数荚果籽仁饱满,可以进行收获[3]。

7 参考文献

[1] 刘庆伦,孟宪英.地膜覆盖花生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156-157.

[2] 董科,鹿淑梅,兰岚.花生高产的合理施肥方法[J].农业科技通讯,2013(5):207-210.

[3] 史国慧.花生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1):100-101.

[4] 朱忠选,张鸣,管志娟,等.无公害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8):26-27.

[5] 孙继冰,朱剑峰,韩秀明,等.优质花生无公害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11):17-18.

[6] 刘小武,李高华,赵双玲.膜下滴灌花生栽培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12(4):12-13.

上一篇:城市防灾系统脆弱性评估及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 下一篇:数学复习教学自然生长的“DNA”密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