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墓的秘密

时间:2022-10-29 10:51:29

托里县文物部门先后在玛依勒山、加依尔山、巴尔鲁克山发现7座石堆墓葬。这些墓葬封堆两侧的石块呈八字形,形状酷似古墓长出一对八字胡。谁在草原上留下了这些奇特的墓葬?其怪异的墓葬形制究竟有什么含义?有专家推测,早期巨型土堆墓石堆墓只要没有被盗掘,其中必然埋藏有黄金,但遗憾的是没有被盗掘的大型草原古墓已经十分罕见。

石堆墓葬封堆两侧的石块呈八字形,形状酷似古墓长出一对八字胡

4月的托里大地,绿色依旧有些将醒未醒的样子。托里县文管所负责人担心庙尔沟等地发现胡须墓的地方积雪没有融化,建议我前往库甫乡境内的一座胡须墓。天很高,草原很辽阔,远处出现一些线条圆滑的山丘。陪我来的托里县文管所负责人说那不是山丘,而是赫赫有名的结托奥巴七星墓。这7座草原大墓的排列方式与北斗星相同,因此被称为结托奥巴,即七星墓,它为突厥古墓,神秘的胡须墓就在七星古墓正南方2公里处。

来到胡须墓前,猛一看,墓葬封堆与常见草原石堆墓没有多大区别。围着墓葬转一圈,封堆西面多出了两条岩石堆砌的八字胡须,每条胡须长约20米。从表面来看,建造胡须的石块似乎是从地下生长而出,我试图搬动一块露出地表20多厘米的石块,晃了几下,石头居然像生根一样,纹丝不动。

托里县文管所负责人说,他们发现的7座胡须墓,石头封堆高50厘米左右,直径大的20多米,小的也在10米以上。胡须高度与封堆相近,宽2米至3米不等,长度20米至30米。由于人为原因,个别胡须形状有所改变,但绝大多数墓葬和胡须保存完好。

来托里县之前,我曾就胡须墓请教了新疆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平,他说,胡须墓的准确名称应该是八字胡须式墓葬,国内仅在博尔塔拉发现过少数墓葬。托里县库甫乡与博尔塔拉相邻,历史上就是北疆重要的传统牧区之一,一次能够发现7座胡须墓,说明我们以前对北疆草原的田野调查工作不够细致,对中亚草原文化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胡须墓旁边还有一些小型石堆墓,以及多座由北向南排列,直至玛依勒山的大土堆墓。由于年代久远,小型石堆墓的封堆大多嵌入地表,就像一坨坨盖在草原上的石头印章,记录了只有古人清楚的草原故事。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一带显然是一个延续使用多年的古墓群。

我们将七星墓与胡须墓区域所在的墓葬群联系起来观察,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神秘的七星墓位于最北部,大有首领之意。

早期巨型土堆墓石堆墓只要没有被盗掘,里面必然埋藏有黄金

托里库甫乡草原古墓远不止几座胡须墓及结托奥巴七星墓,胡须墓以北10余公里萨孜湖畔亦有古墓群,名曰萨孜草原古墓,其名头远远胜于结托奥巴七星墓。由于海拔较高,山丘又处在巴尔鲁克山和玛依勒山之间,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山丘上的牧草还没有完全返青,这为我们更加清晰的观察这些山丘提供了便利条件。

几座大一些的山丘高度均在4米以上,直径大约是40米,其中一座山丘顶部已经塌陷,形成了一个漏斗形大坑,坑内有一些上一年生长但已经干枯的植物。任何人看到这种情况,基本上都能够猜到,这些山丘是古人留下的墓葬。

站在这些巨大墓葬的顶部,俯视四周的山地草原,人迹罕至的萨孜草原的春天,给人一种蛮野洪荒之感。山丘下牧民去年搭建毡房的部位,像一枚枚印在大地上的灰黑色巨型图章,在荒凉的还没有完全醒来的草原上,落寞地等待着主人的到来。

萨孜古墓北面的巴尔鲁克山曾经发现岩画,玛依勒山也发现大量岩画,内容涉及动物、狩猎以及生殖崇拜等。托里县很早以前就流传着萨孜草原上有乌孙古墓,我曾经就萨孜草原古墓的渊源请教当地一位哈萨克族文化人,他告诉我萨孜草原古墓就是乌孙人的墓葬,从规模上来看,墓葬的主人至少应该是贵族。

新疆北疆地区常见的草原古墓有土堆墓、石堆墓、石围墓等几种类型,阿勒泰市克尔木齐古墓是已知石围墓的代表,专家推测这里的石围墓很可能是家族或有血缘关系的公共墓地。

土堆墓和石堆墓遍布中亚草原,这类墓葬由于数量众多,其中不乏巨型大墓,因此备受人们关注。从现有考古资料来看,大土堆墓石堆墓很早以前就引起了盗墓者的关注,近现代考古工作者对这类墓葬的研究也相对多一些。其先驱是沙皇时期的俄罗斯及后来的苏联,我国对草原古墓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中最大的考古发掘活动在伊犁河谷。

新疆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在伊犁河谷主持发掘了一座高6米,直径61米的草原大墓。墓室还没有完全打开,墓道两侧就露出了3个古老的盗洞。此前,吕恩国先生主持发掘了多座类似大墓,这些大型古墓表面上看封堆完好,剥开封堆,盗洞便出现了。盗洞的年代,大多是在墓主下葬不久留下的,苏联考古工作者对此类墓葬进行发掘过程中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那么草原上这些巨型古墓下面究竟埋藏着什么宝贝,在古代就引起盗墓者的垂涎呢?黄金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贵金属,古人对太阳充满了狂热的崇拜,在他们看来,只有太阳能给人类带来光明,黄金有着与太阳相似的神秘光芒与色彩。古人相信,闪烁着灼灼光芒的黄金就是太阳的化身,拥有了黄金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财富。盗墓者惦记的正是草原古墓黄金宝藏。

苏联考古工作者曾在伊塞克湖附近,一座未被盗掘的草原古墓内挖出8000多件金器。我国考古工作者也在昭苏县一座草原古墓附近,一次挖掘出土了80多件金器。因此,有专家推测,早期巨型土堆墓石堆墓只要没有被盗掘,里面必然埋藏有黄金,黄金的出产地则为阿尔泰山。遗憾的是没有被盗掘的大型草原古墓已经十分罕见。

目前,有关草原古墓主人的传说大致有三种:一说草原古墓为塞克墓葬,另一说草原古墓是乌孙人的墓葬,还有一种说法是突厥人的墓葬。塞克、乌孙人和突厥人都曾经是游牧在新疆以及中亚地区的古代民族。通过现有考古发掘材料,新疆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认为草原古墓黄金宝藏属于塞克后期或乌孙早期墓葬。

胡须墓可能是中亚草原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

中亚草原历史复杂,历史沿革悠久。不论是胡须墓,还是其他墓葬形制,人们能够看到的不过是地表以上的现象,至于墓葬下面埋葬的民族属性、文化背景等需要通过发掘才能断定。

欧洲草原有石堆墓,却未曾见到胡须墓。据说,中亚及俄罗斯亚洲草原地带也曾发现类似墓葬形制,但一直未见研究报告,由此,张平先生推断胡须墓可能是中亚草原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同时,由于国内外学界对此类墓葬未展开规模研究,比较材料非常匮乏,我们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揭示胡须墓的真实秘密。

实际上,中亚草原上的未解之谜远不止胡须墓等已知现象。2007年,张平先生在玛依勒山相邻的巴尔鲁克山托热加依劳草原做田野考古调查。曾经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以圆形为主,被称为草原怪圈的图案。经过初步勘察,这些图案显然是古代先民人工留下的痕迹。

我们在胡须墓及萨孜草原古墓区域逗留了一个多小时,看看时间尚早,李勇邀请我们游览玛依勒山地草原。他说,山里的岩石上有岩画,还有草原石人。

玛依勒山是一座起伏平缓的大山,属于托里等县的传统草场,牧草主要以禾本科针茅为主,一路观赏着草原风光,进入山区,沟谷之中依旧存留着大量皑皑白雪,坡面上的植被则呈现出似醒非醒,陈年枯草与新绿相杂之势。多年文物工作经验,李勇练就了一双发现的眼睛。他盯着前方一个石堆看了片刻说:“那儿是座古墓。”石堆真是一个失去年代记忆的古墓,古墓东面和西面还有两处长10余米,宽1米左右的长方形石头遗址,两个长方形内部呈棱格状布局,又是一种奇特的葬俗。放眼四周,距离这座古墓50米远的地方还有一座规模相当的石堆墓。

李勇说,托里县发现的所有胡须墓都在古墓葬群之间,这种现象似乎印证了张平先生的推断,胡须墓为古代中亚游牧民墓葬,其奇特的葬俗可能与古代宗教或崇拜有关。

上一篇:微电影的传播特点和优势分析 下一篇:纪梵希“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