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2-10-29 10:44:03

关于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关于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一、现行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现状

(一)企业会计控制受双元控制的制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已成为必然趋势。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之下,只能够通过控制经营者的所有权管理企业,确保企业投入资本保值增值,此时,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隶属于委托与被委托关系,在这种关系之下,企业所有者往往依据会计信息把握企业的各项经营和财务状况,而企业经营者利用会计信息控制辅助企业决策。由此可知,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存在着目标差异,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一旦企业经营者成为会计控制主体,势必将影响到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反之亦然。

(二)企业内外部的监督机制滞后性

对于现行企业监督管理机制而言,其具有外部性和事后性特点,这种监督管理机制仅能够为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难以实现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其次是现行企业大都尚未设立起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即使部分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其执行力度不足,以至于其内部审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计机构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后是会计监督工作是会计人员的职责,在现行企业中,相当一部分管理者为了获得自身经济效益私自干预会计人员工作,喝令会计人员按照其意愿实施工作,造成会计监督工作具有较大的滞后性。

(三)企业会计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相当一部分会计管理人员思想趋于享乐主义思想,其丢掉了以往“艰苦奋斗、积极进取”优良传统思想,导致其现行会计知识局限于旧知识束缚中。同时,传统的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也不能够满足现行企业会计管理的需求,并且,仍有诸多会计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未能够积极深入到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制中,挖掘其存在的不足,久而久之,造成企业的会计工作缺乏有效内部管理作为保障。

二、完善现行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措施

本文针对于现行企业会计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现行企业的实际情况,就完善企业会计管理体制制定相应的措施。

(一)强化监事会职能

强化监事会职能其实质在于完善监事会制度,首先是改善监事会人员组成。金融机构代表、债权人代表、政府机构代表以及中小股东代表共同构成监事会,对于监事会而言,其主要反映中小股东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对其人员应具有严格的规定,经考核之后方可上任;其次是拓展监事会的职权范围。依据《公司法》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适当扩展监事会的职权范围,如必要时可向股东大会或国家有关主管机关报告等;再次是完善监事会人员的奖惩制度。对具有良好业绩的监事会人员给予其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切实充分调动监事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

(二)强化审计委员会职能

强化监事会职能其实质在于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审计委员会在企业会计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保证了审计监督的独立性。企业会计管理的顺利开展关键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和管理当局审计,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若部分管理者寻求私利,向注册会计师提供虚假信息,将会造成注册会计师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设立审计委员会给注册会计师和管理当局之间安置了一个过滤器和阻隔器,有效保障了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因此,完善审计委员会制度应做到:第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基础之上,将审计委员会制度相关内容纳入法律法规中,并对其制定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第二,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审计委员会属于企业会计管理的一个部门,其会计管理的高效进行离不开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因此,审计委员会应加强对其他部门的交流与沟通,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实现优势互补、相互监督,确保发挥其价值最大化。

(三)强化财务总监职能

强化财务总监职能其实质在于完善财务总监制度。财务总监制度隶属于会计委派制的一种特殊形式。该制度的产生源于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总结而言,财务总监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推进了财务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完善财务总监制度,一方面要加强财务总监人员从业素质培训。企业应定期组织财务总监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职业道德培训,确保其拥有知识和技能能够满足财务会计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建立奖惩制度,强化对财务总监人员的约束。进一步明确各财务总监人员的职责,将其工作责任到人,使其全权负责,对于按期完成工作,且工作质量较好的人员,给予其相应的奖励,对于逾期完成且工作质量较差的人员,给予其相应的惩处,以此,增强财务总监人员的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

上一篇: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统筹法在建筑工程量手算及电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