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币种确立汇率新格局

时间:2022-10-29 09:52:41

几大币种确立汇率新格局

近期波澜壮阔的市场动荡让人们对几大币种的未来趋势愈发感到迷茫。市场人士认为,世界经济局势的错综复杂反而使美元成为受益者,就中长期来看,澳元、欧元好景难再,而近期表现强劲的日元的升值幅度也十分有限。

美元中长期会否走强?

美元的涨势如此凌厉,以至于很多人开始认为,美元的上涨应该告一段落了。而事实上,很多市场人士的看法与之相反,中长期而言,美元强势与否仍然取决于全球资金对美国资产的兴趣程度,而世界经济局势的错综复杂反而使美元成为其受益者。这种观点认为,美元走强的趋势可能将持续到明年,至少是明年一季度。

自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以来,全球市场的避险情绪急剧升温。就原因来看,首先是由美国股市所引领的发达国家股市的集体暴跌,对投资者心理层面形成巨大打击。道琼斯指数和标普指数连创近几年的新低,纳斯达克指数也创下了调整新低。欧洲各国股市大面积暴跌,甚至日本股市也创下新低,日经225指数跌穿8000点,最低跌至5年半的收盘低位7649.08点。恐慌性抛盘几乎难以遏制。

另一方面则是金融危机掀起的海啸已经迅速扩散和蔓延到新兴市场,这更加强了市场对金融危机将冲击全球经济的忧虑,也成为加剧市场避险情绪的原因。目前,“金砖四国”中的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的股市和汇市已受到严重冲击。虽然俄罗斯、印度财经当局已采取大量对抗危机的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巴西央行一度直接干预市场,抛售美元,买入巴西货币雷亚尔,以期阻止雷亚尔的跌势,但也难以阻挡美元的全面强势。东南亚诸多国家也面临资金外流的巨大压力,游资撤离新兴市场避险,增加了美元和日元的短期买盘力量。

而在市场剧烈动荡时,投资者通常会将美国国债视为投资避风港。其中来自其他国家央行的需求占据主要地位,它们是美国债券的主要买家。一般而言,美联储代其他国家央行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多寡是衡量外国央行这种需求的一个指标。最新数据显示,过去4周内这类美国国债增加了约1000亿美元。

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市场动荡程度减弱,投资者才可能将关注焦点重新聚焦于美国与其他国家谁的经济增长前景更佳,这才可能成为美元重新走弱的分水岭。而目前看来,动荡显然还将持续,没有任何缓和的迹象。

不过从短期来看,美元可能面临轻微的回调压力。交通银行的资深外汇专家叶耀庭认为,短期来看,美元在88的位置有阻力,可能会有所回调,但83位置有比较强有力的支撑。叶耀庭预计美元的强势很可能将延续到明年一季度、

欧元澳元好景难再

主要非美货币,包括欧元、澳元、英镑等,中长期内恐怕都难有上佳变现。这些货币的未来走势,和美元走强紧密相关。

近期欧洲经济加速下滑迹象明显,美元兑欧系货币持续升值。由于美元同时是国际货币市场主要交易币种,以及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的计价和结算货币,随着全球金融动荡的发展形势,对美元的拆借和避险需求双双看涨,美元强势似乎短期内难以改变。

而美元走强的另一面就是其他货币的相对弱势。截至10月24日,美元指数一度冲高至86.94,欧元兑美元报收1.2612,创下两年以来新低,英镑兑美元距7月15日最高点2.0146的跌幅已高达25%,而澳元兑美元较7月15日最高点的0.9849更是狂跌了32%。主要国际货币中,唯一对美元汇率保持升值态势的只剩下日元,说明短期内对日元的短期避险需求甚至超过美元。

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欧洲主要国家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等正面临财政上的巨大负担,金融系统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欧洲经济面临衰退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欧元中长期缓慢贬值的趋势似乎很难改变。

欧洲另一主要货币英镑也面临同样尴尬。英国面临的挑战仍相当严峻。目前,英国通货膨胀率上升到了4.7%,失业率5.5%,房市极度低迷,个人消费也是有气无力。多项报告预测,英国经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将陷入衰退。再加上国际大环境不佳,金融环境动荡,英镑走势长期处于弱势的可能性极大。

而在此国际大环境下,澳元重新走牛的可能性也基本不存在了。作为世界三大商品货币之一,澳元走势与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密切相关。从目前来看,金融风暴波及澳大利亚的程度仍是非常有限,澳大利亚近期的一系列数据也显示经济运行还是较为平稳,但澳元作为商品货币的角色却面临相当大的困境。

石油价格从高位146美元至今已跌破70美元,金属资源价格也持续下跌,金融危机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促使各大投资机构纷纷平仓,抛售澳元以降低风险。同时,澳元已很明显进入新一轮的降息周期,澳元汇率长期下跌已具备充分的条件。交通银行外汇分析师叶耀庭认为,澳元未来的走势将经历反复探低的过程,但长期趋势基本已经确立。

澳洲联邦银行的一位外汇分析师认为,全球经济放缓会导致澳大利亚出口需求受到限制,澳元汇率可能在明年3月前再跌25%。澳新银行外汇策略师Tony Morriss则在上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预计澳大利亚经济将在两年内持续放缓,澳洲联储还会在几个月后继续减息,估计利率将下降至4.5%。”

日元升值幅度有限

在这次危机中,日元和美元同样扮演了避险货币的角色。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系统的基础和计价标准,完全成了投资人安全性偏好的天堂。而日元也在投资人从高风险资产大举撤离中受益。这种现象在历次经济危机中非常常见,每次危机伴随的都是美元和日元的非理性升值。

同时,股市的暴跌进一步加深了市场的避险情绪,这对日元走势的影响尤为显著。日元大幅度升值将打击日本出口和日本外向型企业业绩,例如全球著名电子产品制造商Sony公司就因为日元升值预警公告,成为打击日本股市的重要原因。而股市暴跌又进一步加剧市场避险情绪,促使日元进一步升值,使日元和日本股市再度呈现负相关的同步关联。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是,日本本来的低利率使得日本央行已不具备降息空间,且国际金融市场的强烈震荡,使大量的投资机构为了降低风险纷纷投向日元,不断推高日元。从这个角度来看,中长期日元汇率仍有走高的迹象,但幅度可能有限。

日元的进一步走势,则需要关注日本政府的干预力度以及日本股市的走向。强劲升值的日元对日本进口有利,但损及出口,对日本经济的打击显而易见。日本政府表示将密切关注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冲击,并开始在10月27日此后连续几天干预汇市。

此外,日本央行是否会意外地采取降息行动,将可能成为左右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央行如果降息,向市场传递的信心将可能不仅是姿态性的。原本被市场认为可能是受这次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发达经济体,日本股市的跌幅却远高于欧洲各国股市,而日元的涨幅甚至超过了美元,这对全球货币体系来说,都是极其具有讽刺意味的。

上一篇:澳元理财“收益王”沦为“亏损王” 下一篇:投资理财消费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