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来”与“走出去”:交替结合 深入发展

时间:2022-10-29 09:40:06

“引进来”与“走出去”:交替结合 深入发展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总体经济发展战略至今,已走过了25个年头,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逐步在各个领域与国际接轨,同步运作国内外市场的经济职能,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向。在发展的进程中,开放性的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总体战略相适应,并发挥着积极指导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事实上,中国对外开放性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来”与“走出去”正遵循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加以确立并实施。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特性,深入探讨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交替与结合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企业加速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旋律

从改革开放至今,可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外向型发展阶段,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的机遇与挑战。

1.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个世纪末,为中国“引进来”的战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重点引进国外的资本与技术,对经济中的短缺性给予弥补,促进企业在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更新换代,为经济起飞做好准备。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口产品单一、出口市场单一、出口收入来源单一的脆弱的发展水平。中国产品出口的创汇能力极为有限,靠当时以农产品、初级出口所赚取的外汇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面对出口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工业制造品的落后,外汇收入低下,国内企业供给不足等困难,政府依据国民经济的状况,调整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引进来”的“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即利用有限的外汇资金集中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备,替代最终制成品的进口,以国内企业自身的生产来满足国内市场的不断增加的消费需求。依据中国经济发展客观存在的瓶颈,政府实施与之相适应的货币汇率政策,即人民币价值高估和相应的进出口贸易政策,鼓励中国企业在汇率有利于降低企业进口成本的条件下,将有限的外汇收入集中用于适宜国内发展生产的企业引进适宜的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提高企业的技术改造水平和生产能力及其生产效益,促进改善国内的整体投资环境。这一系列措施使中国企业大量地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装备了生产资本,提高了资本质量与效益,快速解决在此之前长期供给不足的短缺性状态,并以“引进来”替代了最终耐用消费品的进口,大量节省了外汇,扩大了国内紧缺的耐用消费品的供给,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为中国企业提高附加值的生产和服务创造了条件,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良性循环和国民财富的增加,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引进来”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充分显示出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与效率,提高了中国对国外资源的吸引力,使“引进来”的外资规模逐步发展到2002年的500多亿美元的水平,跃为世界第一。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证明,实施“引进来”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时机,为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机遇,使企业的生产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快速转为以出口为导向的深入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国际市场需求,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连年攀升,到2003年年底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达8500亿美元。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的带动,使中国的对外创汇能力大大提高,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逾400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为世界第二。“引进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成就推动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带动着各个经济领域的繁荣变化,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近年来,中国国内社会储蓄水平连年增长,社会教育普及发展,参与经济活动意识、金融投资意识不断提高;各种投资市场不断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规范市场的经济行为;企业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社会化集资、社会化生产以及社会化经营,加速形成资本社会化的规模与实力。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引进来”发展战略实施十年后,国内市场出现了轻工业和家用电器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过剩,由此推动了外向型加工贸易的发展,促使企业将过剩的生产能力及成套设备投资于国外的需求市场,激励着企业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迈进。

制度经济学理论已经为我们阐明,政府推动的经济制度的变革将充分发挥出全社会的生产潜能。突出表现在,一是释放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潜能,提高人民参与创造物质财富的机会,使人民尝到改革开放的甜头;二是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市场化运作激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引进国内外的技术、设备、科学的企业管理与经营经验,使企业不仅在生产与经营收入方面获得显著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促使企业的运营机制与企业资产的扩充意识与要求大大提高。他们不满足于商品贸易的不断扩大,将国内外市场同时运作;而且要求在有商品需求的地方通过直接投资办厂深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生产或服务。例如,蒙牛集团,2002年的中国企业冠军,就是通过“引进来”利用了世界上最现代化的无菌技术管理,把传统产业的牛奶和冰淇淋卖到美国,卖到香港和澳门,产品占据了香港和澳门10%的市场份额,分别超过了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奶制品企业。作为服务业企业的“小肥羊”也是如此,涮羊肉原本是中国传统产业,一旦引用了现代化的经营模式―――连锁物流的企业管理,一夜之间就成了2003年的百强企业冠军。企业只有善于“引进来”,才能更快“走出去”。从实践中看,中国企业中走在跨国经营前列的中国银行、首钢、海尔、中化进出口总公司、TCL、中海油、京东方等等,都是在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中做大做强的。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信息,截止2003年末,中国非金融类海外投资企业达7470家,平均海外直接投资规模越来越大,2002年为280.86万美元,2003年为409.1万美元。企业的发展进程证明,“引进来”与“走出去”是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2.在入世前后,中国开始了“走出去”的初期发展,由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资本实力,技术创新及内部化经营的相对弱势,宽限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需要在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中得到发展。

面对广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中国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与国际并轨开始,就为企业扩大进出口的规模与速度从思想意识到政策措施上都大开了绿灯;中国市场更加开放,中国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迅速增加,对外直接投资也很快从几十亿美元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迈上了新的发展台阶。

2000年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中国实施“走出去”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对外多双边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宽松,中国的对外开放市场变为双向开放市场,对外商品贸易流通市场变为各种生产要素的流通市场,贸易投资的限制条件大大减少。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的进程中,要求自主经营,并获取对外独立经营权。企业走向国际经济活动的第一线,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经济活动运行的主体和排头兵,企业经济主力军作用更加突出,政府则发挥着支持、监控和提供服务的辅助作用。这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已走向政企分开的发展目标,标志着中国企业要依靠竞争实力走出国门,在融集资金、投资决策、组织生产、经营和研发上都需要具备独立的运行能力,走上了与国际并轨的发展道路。面对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市场环境,考验着中国企业自身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从企业的发展观念和战略决策到经营管理,产品与技术的品牌,企业的人才素质,企业抵御风险和创新的能力都经历着多种挑战。企业实力的增强成为“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条件。由此,以企业为龙头的“走出去”战略必然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对外经济战略的主旋律。事实证明,中国企业通过“引进来”升级换代,只有能够“走出去”,才会发现更大的社会价值,才能使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展观不断升华,才可能越做越大,立于不败之地,进而支撑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引进来”发展成就的继续,是“引进来”发展战略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继续,是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继续,是社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具备与之相适宜的经济战略的继续。

事实上,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就有企业到海外投资,但多是建立海外销售机构,规模小,赢利少,管理机制落后,挟款外逃现象严重等等。实践说明,就多数中国企业而言,与国际企业竞争差距依然很大,因而,企业在“引进来”的基础上发展,与“引进来”相结合“走出去”发展是最适宜的战略选择。

进出结合 深层次发展

中国的经济改革逐步从计划经济朝市场经济过渡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政府和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发生着渐进的互换,在经济制度上的变化已从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朝着国家政府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创新过渡,这是中国经济改革在深层次上的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经济发展战略也需要深层次的发展。 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发展战略正符合中国经济和企业深层次改革的实际需要。

1. 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要求“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全面流动性。

中国自加入WTO后,良好的国内外发展空间推动着中国市场经济向深层次发展,也推动着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变革继续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系统、有保障、有效率的网络化组织机构,形成国际国内市场快速便捷的内部化运行机制,真正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效益型企业的发展要求效益型的要素配置,实现效益型的资源配置就要求市场机制与市场配置作用的充分发挥,要求市场的统一性和流动性,特别是企业资产在国内外发展,更需要通畅便利的流动资源促成效益的实现。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经营模式的企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国企业这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跻身于国际市场的发展要求与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需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兼顾性。

中国企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平衡的,高收益企业、稳定低收入企业和赤字企业并存的“三级分化”现象十分突出。这根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依然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产业差别,以及发展速度的差别依然突出。这种二元经济特征使中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从企业主力军的群体看,既有海尔、TCL、光明乳业等那样的国际化企业,也大量地存在缺乏竞争实力的众多的中小企业,工业与农业部门企业的发展差别、技术差别与管理差别更是明显。在这种客观条件下,方方面面的二元性特征都客观地要求有与之相适宜的对外开放性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一要依据中国的客观发展需求;二要具有兼顾性。只有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适应差别性特征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要依据差别性的总体程度与发展需要,国内国际环境因素的变化,有所侧重地实施以“引进来”为主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或实施以“走出去”为主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非均衡性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既能够激励在城市或发展迅速的沿海地区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让能够“走出去”的企业首先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载体,在世界市场上满载中国所需的技术、管理与信息,生产与销售的成就驶向中国,成就中国,助中国之威,立中国于世界之林;也同时在中国相对落后,劳动剩余密集的中西部地区、农业地区依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施以“引进来”为主的区域性开放战略,调节地区性、差别性、短缺性的经济发展需要,并将随着发展变化,促进内陆广大农业地区和企业发展资源产品、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加工贸易的出口;逐步与城市或发展迅速的沿海地区有实力的企业并行于国际竞争市场。由此,利用“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农业机械化、乡村城市化的发展;加速二元经济向一元化、国际化、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开放发展战略决策所必须考虑的。

3. 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要求“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协调性。

中国经历了25年的改革开放, 意味着更深层次的变化,最终要实现地区不分沿海内陆,城市不分大小,企业不分强弱,普遍面对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要求中国有能力通过“引进来”推进和繁荣经济,稳定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要求利用“走出去”,提高经济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创造内外双赢的局面。在国际对比中,中国连续的贸易顺差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反响强烈,对中国贸易出口的各类商品实施反倾销,非贸易壁垒日益增加,中国企业的单纯商品贸易出口变得愈加艰难。由此,中国需要企业以“走出去”,通过直接投资不仅要继续商品贸易的发展,还要有助于资金、技术、信息与管理等生产要素方面的国内外相通市场的组合与配置。因此,“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适时的战略转折,单一地“走出去”战略极易造成企业跟风,有碍于实现海外投资效益,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乃至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入世,签署了《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TRIMs)的多边框架协议,进一步承诺中国深入持续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对外国企业“引进来”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经营具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渗透经济更要以“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简捷而少限制为条件,因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则是符合中国开放经济深入发展的自然选择。

4. 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处于关键的调整机遇之中,“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利于利用国际机遇,调整中国的经济结构,加速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中国内部市场的潜在性使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具有长足的发展空间。然而,国际外部环境处于关键的产业结构调整机遇之中,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上游还是下游的地位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国际性的跨国公司纷纷在国际生产的大链条中寻找着有利于企业长久发展的地位。对于中国企业发展而言,国内外市场都是重要的发展与开拓的空间。由此,中国企业既需要不失时机地在本国市场上与国外的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又需要看准国际市场的发展机遇,在中国商品需求量大或可利用资源丰富的国外市场上,投资发展,以当地化发展带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地位。中国企业如果只着眼于国内市场,忽视了国际市场可能的发展机遇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企业的发展都将留下遗憾。因此,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便于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国内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交替与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双重作用,并不是追求“引进来”与“走出去”在片面意义上的平衡,而是依据经济增长的需要,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中实施不平衡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由此,需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交替与结合,推动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战略实施的目标。

在中国宏观经济战略目标的指导下,相应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依然存在相互矛盾不易协调的一面,即有利于“引进来”的经济货币汇率政策不能同时有利于“走出去”,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不一定有利于中国国际收支的平衡;有利于调整国际收支平衡的汇率措施,又不一定有利于国内贫富差距的缓解,要想兼顾二者是极其困难的。从政策措施的实践看,在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升值条件下,即期效应有利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降低成本,却因为即期提高外商投资中国的成本而影响“引进来”;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却不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从长期效应看,对外投资和商品进口的增加使外汇资金的流出大于流入,可能从国际收支顺差转为逆差,减弱外贸部门对国内各部门经济的带动效应,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由此,在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应依据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实践的变化,以及国际经济的变化因素及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传导机制作用的影响,将“引进来”与“走出去”主次交替并相互结合以适应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总体目标,适应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注重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主张“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主张无限度地扩大贫富差别,障碍生产力的发展潜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交替”是为了主次突出、政策措施具有灵活性、在实施上能够相机抉择;“结合”是为了兼顾发展,既体现长期性、综合性、全面性,又显示非均衡性、带动性与兼顾性。

“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交替与结合与中国现阶段乃至更长期的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相吻合。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性,以至三元经济结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有能力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交替与结合的调整实现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目标。第三元经济作为包括政府的财政收支(2003年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收入的19%)和国有资产收支(2003年国有资产的收入占国民经济收入的40%多)在内的国有资产,在市场机制和不断增殖的经济发展规律作用下,使企业有能力、也有责任在不平衡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参与和促进落后地区或生产部门的投资与发展,平衡国民经济在生产部门间的不协调,缓解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差距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相适应,“西部开发”就是这种战略措施的实践。生产部门的协调发展是国家推行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正是由于中国广大的发展迅速的工业企业和占国民经济较大比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依然起主导作用,他们的经营与管理的发展方向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当中国的主导企业群体的发展是以“引进来”为主导发展的时期,即生产资本处于相对弱势,中国就要实施以“引进来”为主导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为这些主导企业的发展服务;当中国的主导企业群体进入“走出去”的扩张性投资与生产的发展时期,即生产资本处于相对强势,中国就要实施以“走出去”为主导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这种灵活性与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过渡的长期发展阶段是正相适应的。

从目前条件来看,中国具备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交替与结合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能力。

其一,入世将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可逆转地推入了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之中,中国在多边框架协议中的承诺使自己与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客观上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以及经济机制都提出了更加宽限的要求。

其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制造产品既存在优势,也存在弱势,但都有必要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中国制造”具有劳动力要素带动的产品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也同时存在技术、质量、品牌、管理等方面的相对弱势,为使“中国制造”国际化、全球化发展,企业要求生产要素的流入与流出更加便捷。

其三,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使中国有能力推动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头,国内储蓄和外汇储备的连年增加,生产技术的相对剩余,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与多元化的发展都推动和拉动着中国走向世界。

其四,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具挑战性、竞争性和防御性;国际间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渗透越来越紧,外国的保护主义政策与措施越来越复杂,这意味着中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国外当地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更为普及,它有利于中国产品的品牌推出与销售以及生产的优化。

其五,中国一贯奉行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与发展中国家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寻求经济共同发展。中国具备良好的地区外部经济合作的基础,周边的临近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国民待遇水平、生活消费水平更加趋同,这为生产经营的经济外向型和效益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六,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成就博得众多国家的瞩目,西欧与北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与发展,这意味着中国有条件欢迎外国企业的进入,同时企业也有可能加入到国际生产链之中。

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交替与结合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在政策和措施上,要防止因“引进来”而过多地支付国民资源,因“走出去”而过多地流失国民资源。为此,中国企业只有不断发展和提高在国际合作中的具体决策管理水平,才能与国外企业相匹敌。

首先要以企业发展为主导、市场经济机制为保证,政府调控为辅,发展和扩大企业对外经营自限,完善法律制约机制,使企业生产优化组合,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效益。

其次,在当前中国经济深化改革的条件下,仍然以“引进来”为基础,在更广泛的领域中成功地吸引和吸收外资;同时强化“走出去”意识和行动,大力培养“走出去”的人才,以保障“走出去”的成效。

其三,推动企业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着眼国际市场,科学分析投资环境,确保投资吸收能力和投资效益。从投资地域特点看,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随着移民的流动,带动投资的流动,从周边国家逐步向其他有利于投资合作的地域渗透,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客观上要尊重这一发展规律。

其四,提高资金的宏观监控能力与技术水平,努力推动监控机制下的非数量控制措施的建制。

其五,不断提高基础技术的研发水平和应用技术的产业化与效益化的发展,增加生产资本的质量与规模。

其六,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股份合作制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实现产权明晰,自主经营,风险自负的企业制度。

其七,加强企业内部化和计划化的完善与发展,强化跨国企业经营内部化机制与管理,保证企业内部稳定的供需关系,真正实现企业内部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内部化的运营体系。

其八,完善中国的资本市场,推动金融创新,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促进社会资本最大化发展。

其九,“引进来”与“走出去”并用,增加财富积累并投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引进来”得益于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使国外大量的生产性企业移居中国,提高了中国生产资本的积累,使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优化调整了经济结构的;“走出去”则应有利于中国弱势产业的补充,既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投资积累,又有利于提高海外市场对国内短缺资源和产品的供给。

其十,提高国际风险防范意识,完善与国际并轨的金融服务体系、会计制度、国际通行的“统计通用系统”,以及现代化的国际物流体系和交易方式,利用经营与管理的多元化措施,将各类风险防范于未然。

总之,中国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交替与结合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在时间上,与西方国家相比至少相差二十多年的时间;与西方的跨国经营企业相比至少相差上百年的时间。为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善于学习,深入研究,勇于突破,才能有所成就。在规模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不过年130多亿美元,海外累计资产达350亿美元(UNC-TAD,2003),与中国引进外资规模极不平衡;与西方国家的总体对外投资水平更是相距甚远,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仅仅是日本的(34500亿美元UNCTAD)百分之一,是美国的(68912.51亿美元UNCTAD)千分之五;中国对外投资及投资带动下的相应的外向型发展依然存在很大空间。只要我们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走下去,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必将稳定地迈入现代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轨迹发展之中。

上一篇:跨国公司的知识管理 下一篇:日本产业政策的演变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