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学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研究

时间:2022-10-29 09:38:05

职业中学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研究

摘要:《职业中学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研究》系南昌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经南昌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审于二六年十二月批准立项,编号为:A12-2,现已按计划完成试验研究任务,特提出课题研究报告。

关键词:行动导向 教学法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81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对职业学校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均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标准,各地职校都是按照自己学校本身的办学经验和积累去办学,而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引用相对落后,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为主的班级授课的教学组成形式,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被灌输对象。不难想象,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更多的创造型人材,这就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病,但是多年来这种模式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

来自德国先进教学手段“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引入,有利于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我们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和技术支持。

2 研究依据的理论及分析

2.1 研究所依据的主要理论

本课题试验研究以行动导向的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职业学校专业课的教学实际,探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以及在专业课程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方式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的核心思路,就是通过跨学科的、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活动来学习,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完整的行为活动模式”。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以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采用目标导向,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形成性评价)。

2.2 基于理论分析的课题研究基本观点

第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形象的观看,并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第二,利用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协作学习。

传统CAI只是强调个别化教学,而计算机网络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有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职业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更多教育者的研究与关注。

第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可以促进计算机教学的改革,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变革,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3 试验假设

在职业中学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中,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和有效的网络学习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第一,探索普及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构建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

第二,深化教学改革,推动职校的素质教育,把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使学生真正学到实用技能,有一技之长,为其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三,提高参研教师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的素养,涌现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

第四,开发出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优秀教案、优秀论文、录像课等教学资源。并对其它学科起辐射作用,在全校掀起教学科研的高潮,以研促教,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高,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5 试验过程与方法

5.1 试验对象

坚持面向全体,由点到面,稳步推进的原则,初步选择高一、高二计算机专业各一个班进行教改试验。在经验总结之后,再推广至全校各个班。面向全体学生,不设对比班。

5.2 试验时间

本试验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①试验的准备:2006年12月――2007年3月

A、填写立项申报书

B、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C、培训教师

D、制订课题研究的保障制度

②试验的实施:2007年4月――2008年12月

第一阶段:2007年4月――2007年12月

主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制作教学资源库。并对研究情况进行观察、记载、积累试验资料,善于总结,根据试验效果不断调整试验方案,力求做到教改试验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第二阶段:2008年1月――2008年12月

创造条件将第一阶段探索的教学模式以及教改经验,在全校推广,扩大教改进度。并对研究情况再观察、再记载、再积累经验。不断的根据试验效果调整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总结,并上升到理论,积极撰写教改论文。

③试验总结阶段:2009年1月――2009年5月

各研究成员将所做教改试验的材料、数据、小结进系统分析、比较、结合、上升至理论,并以论文、课例、课件、录像、教学设计案例、专题网站等成果形式呈现,并及时发现典型,以点代面,扩大成果,全面铺开教改试验,迎接上级部和专家组的考评。

5.3 试验的方法

A、以行动研究法为主

[ 制定计划

反思 行动

观察]

辅之以适当座谈、访问、问卷调查、测试、学生作品。

B、研究活动的主要形式

以试验研究课为主要的活动形式;

以试验组成员听课、反馈、共同分析、 总结为下一阶段研究课活动的主要修改依据。

5.4 试验操作

A、自变量的操作

第一,课件的设计与使用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第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在需要的时候加以使用。

B、检测的方式

评价内容、方式和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可以是家长、教师、社会、学生以及相互评价;

评价内容可以是理论测试、技能操作、作品分析;

评价方式可以是自评、互评、小结、作品设计、竞赛评比等。

6 试验成果与分析

第一,构建起了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将原来的“老师先讲学生再练”的简单教学模式转变为新型的“布置任务学生练习教师演示(多媒体技术)解决问题”的与“行动导向教学法”整合的全新教学模式。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科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改革。

第二,深化了本校的教学改革,在课堂中强调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学到实用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把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通过试验研究,计算机专业学生均学会了本学科的基本操作和专业技能,通过了劳动部门的计算机操作工的测评,考取了等级证书,为其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和宗旨。

第三,参研教师通过试验研究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科研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素养,从中涌现出了一批政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操作技术过硬的青年骨干教师,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四,通过试验研究,在参研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组取得了各项骄人的成绩。如:在省级刊物《职教论坛》上2篇,市级刊物1篇。获南昌市职教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4篇,二、三等奖6篇。所有参研老师均获江西省中职技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学生共获省级竞赛团体一等奖2个,个人一等奖4个,市级竞赛团体一等奖3个,个人一等奖12个。胡雪林老师还参加了全国骨干教师计算机网络专业培训并获优秀学员称号,并于2008年获南昌市第二批计算机专业青年教学能手称号。

通过试验研究的开展,在学校广大老师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改变了一些老师的教学传统观念,使他们积极加入到课程改革的行列中来,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学习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校形成了“科研兴校”的良好氛围。

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竞赛活动。例如每学年一次的课件比赛,公开课竞赛,优秀教案评比等,既培养和锻炼了老师,又为学校各专业课和文化课积累了教学资源,使学校的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7 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在课题试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所引入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只是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初步的实践,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补充和完善,如:如何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还有哪些课程适合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等。第二,学校老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有一定的难度。第三,如何将试验研究成果推广到文化学科,起到辐射全校的作用。

今后打算将此课题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其他专业课程,如财会、旅游、机械等,进一步研究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发挥我校校园网的优势,开展网上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作者简介:胡雪林,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江西南昌 330013

上一篇:浅谈新时期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下一篇:论网络环境下的Flash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