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建设探讨

时间:2022-10-29 09:26:29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建设探讨

摘要: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大量的实训设施与设备与之相配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岗位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本文就如何建设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建设;探讨

作为高素质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主体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根据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需要,均在本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在该专业中设置了物流设施与设备这门课程。但在教学中,因为存在学生与教师双方面的原因,以至于有的院校降低了考核要求,改为专业考察课或选修课,有的院校干脆取消了该课程。但是,在物流实践中,就高职高专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来看,熟悉和掌握这些设施与设备的功能、原理、操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些物流企业(或企业的物流部门)在面向高职毕业生的招聘中,非常看重学生的操作能力。

一、物流设施与设备在物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含义。

物流设施,是指为了满足物流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等。主要包括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物流配送系统、港口、码头、货场、航空港、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

物流设备,是指为了满足物流生产作业需要而必备的操作工具。主要包括堆垛车、搬运车、货架、登车桥、叉车、升降机、升降台、油桶夹具、吊装车、.手推台车、液压升降平台车、液压托盘堆高车、柱型托盘、集装笼、集装辅助件、货捆、长途货车等。

(二)物流设施与设备在物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流设施为物流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服务平台,物流设备为物流运作提供了名目众多的技术支持。发达的物流设施设备是现代物流系统的显著特征,不仅影响物流系统的能力与效率水平,而且还影响着物流成本的高低、物流服务质量的好坏等。如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了物流信息的无缝连接和物流决策的快速和准确性;港口、码头的建设,为货船的停靠提高了方便与可能;升降机、升降台的投入使用,实现了物流生产高空作业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教学情况

(一)课程建设目标不明确,逻辑性较差。

大部分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是在毫无准备地情况下匆匆忙忙上马的,只有极少数职业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是在原来的仓库管理、运输管理等课程的基础上改头换面而来,且这部分职业院校基本上是由过去的中等专科学校升级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由于没有科学的思维体系和实际岗位工作经验,造成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建设的目标不明确,甚至于课程定位也不准确(究竟是文科专业还是工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只是应付专业建设的需要,其目标仅仅定位于物流设施与设备发展状况的描述、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类别及使用与管理介绍,设施与设备的实际构造、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及设备维护等专业性、实践性略强的知识和技能,只是写在教师的讲义上和课堂的文字讲述过程中。

(二)师资力量不足,理论知识教学为主。

物流设施与设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且需要有工科类机械专业知识背景与之匹配,属于典型的交叉性学科,涉及的专业面较广且跨度很大。而目前开设该专业课的院校基本上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师资力量,大部分教师都没有工科专业背景,基本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为主。由于缺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驾驭课堂教学又能指挥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师,以至于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没能脱离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给实践教学造成很大的困难,教学效果普遍反映不佳。

(三)校内实训设备缺乏,岗位技能培训空白。

现实中,大部分职业院校源于资金及场地限制等原因,出现物流实训设备不足或缺乏等情况,使得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甚至是脱节的。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认知也是只停留在图片或视频里,根本就没有看到真实的物流设施与设备,更不用说现场观看实际操作过程,以致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差,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低,不能适应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

(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无内涵,很难发挥作用。

教育部16号文件下达后,大部分院校都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与众多的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但是,这些合作关系普遍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协议书上,缺乏实质性的内涵建设,根本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学校无法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工作实践,有的只是走马观花式地现场参观,对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和案例教学平台建设都没有帮助。

(五)学生数理基础差,缺乏空间想像力。

管理专业的学生读文科的比较多,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实际较差,乏空间想像力和严谨的推理性、创新意识和协作意识等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因此,照本宣科式的理论教学,机械部分难懂,会造成学生因于缺乏实践和感性认识而看不懂书、听不懂课,并就此产生厌学情绪。

三、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革命,需要创新理论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需要改善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内容的协同。鉴于此,本研究提出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建设的对策与措施如下:

(一)把能力培养作为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树立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学习,熟悉物流作业中较常用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具体是在引领学生学习物流设备类型、使用方法与管理措施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掌握常用的运输设备,仓储设备、装卸搬运设备、包装和流通加工设备、集装箱设备、信息技术设施与设备的类型、功能、应用场所、操作规程、维修维护等等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物流作业操作与管理岗位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相匹配的职业能力。

(二)建设校内实训室。

努力争取建设教学与实训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及模拟实训系统,以利于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方便学生的实际操作与教师指导。一方面,实训内容既要来源于企业,也要考虑学校的场地供给和经费情况。实训内容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通过实践动手操作,让学生加深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认识,掌握操作技能,提高校内实训室的实践功能和趣味性,增强实践效果。另一方面,购买物流专业的实训系统软件,将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通过电脑模拟,让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操作有一个感性认识,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建立多方共赢的校外实训基地。

做实做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建立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企业:可以通过接受学生实训,从中选择到企业需要的、岗位技能较好的各类人才;学生:可以通过到企业实训,认识真正的物流设施与设备,并学会操作、维护这些物流设施与设备,真正提高和掌握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技能;学校:可以通过具有深度内涵的校企合作,弥补校内实训条件不完善的问题,完成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实践环节。同时,可以聘请校企合作单位负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工程技术人员做校外兼职教师或专家顾问,由他们给学生讲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实践课。

(四)实行多种教学方法协同的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解决物流设施与设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情况,教学过程设计以展示或演示直观、生动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来认知物流设施与设备,续而进行多媒体教学、企业参观学习、物流设备模拟模型创作大赛、案例教学、任务互动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协同教学,给学生一个系统完整的认知过程,并产生对枯燥无味的物流设施与设备学习的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五)探索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

积极与大型或新建规模型物流企业沟通交流,以公司岗位需求为教学培养目标,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工)的订单培养模式。即招生专业与毕业岗位技能相匹配,学生入学前就由学校同用人企业签定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物流管理及应用人才的协议,学生入学后的2.5个学年是在学校里学习专业课,课程标准以企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职业素质和知识点为设计原则,强调工作能力的提升与物化,动态地调整与优化专业教学方案,教学任务由学校老师和聘请的企业技能型人才共同完成。另外0.5个学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以实践性的训练方式缩小需求与学习间的潜在差距,学生毕业后直接转变为企业员工身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对高新技术含量一线岗位人才的有效对接。

(六)建设有工科专业背景的教师队伍。

学校应努力构建专业结构较为合理、人员较为稳定的教师梯队,以保证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建设具有科学性、连续性和前瞻性。如物流设施与设备涉及到机械专业方面的知识比较多,这就需要在教师队伍中充实具有机械制造专业背景的教师。

(七)面向工科类的学生招生。

鉴于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是一门原理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各高等职业院校要改变物流管理专业以文科生为主体生源的现状,转而录取部分工科专业的考生。广义上来讲,工科学生是未来的高级技术工程师,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掌握着工程实施的基本理论。其所掌握的工程方法,可以有效地在物流设施设备的使用、维修和维护等方面实施,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作者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御钗,李春侠,徐昌平.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职教论坛,2009,(5).

[2]王美蓉.《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上一篇:优化高中数学例题教学的策略 下一篇: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