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隆阳区优质小麦提高产量的途径

时间:2022-10-29 09:23:29

保山市隆阳区优质小麦提高产量的途径

摘要 从满足适宜的自然条件、选择优质高产适宜的品种、采用高产栽培技术等3个方面总结了保山市隆阳区优质小麦提高产量的途径,以期为当地优质小麦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优质;高产;途径;云南保山;隆阳区

中图分类号 S51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063-02

总结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发展优质小麦,必须具备3个主要条件:一是适宜的自然条件;二是优质品种;三是栽培技术[1]。小麦是保山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世纪90年代末年播种面积曾达5.33万hm2以上,其中仅隆阳区就达1.33万hm2以上。当时隆阳区仅有的一家面粉加工合资企业“永吉面粉厂”,因为当地生产的小麦质量不达标,不得不从省外以及国外大量进口优质小麦,仅运费1项就增加几百万元,这无疑给企业增加成本,降低利润。通过近几年对优质小麦的试验示范,对隆阳区自然生态条件的分析,针对隆阳区面粉和食品加工企业所面临的优质原料问题,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的经验,对隆阳区如何发展优质小麦生产,提出以下具体建议,以供参考。

1 满足适宜的自然条件

我国小麦品质的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一般与产地日均温的年较差和抽穗到成熟期间的月均温呈正相关,结合隆阳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小麦整个生长期的温度处于前期温度较高,有利于小麦的出苗、促进分蘖;中期温度较低;后期温度较高,昼夜温差较大,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温度较低,小麦的呼吸作用较弱,因呼吸作用消耗的干物质较少,这样就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增加千粒重,提高小麦的单产和品质。同时,小麦从种到收获在隆阳区都处于旱季,降雨量和降雨天数都较少,光照充足,有利于小麦的光合作用,能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和干物质。而隆阳区的小麦绝大多数为田麦,通过灌溉能保证小麦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因此,隆阳区完全具备生产优质小麦的自然生态条件。

2 选择优质高产适宜的品种

2.1 加大试验示范力度

优质品种是生产优质小麦的先导,没有优质的小麦品种,其他条件再好,也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小麦。因此,优质品种在生产优质小麦当中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内因,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优质品种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它必须通过育种手段解决。通过近几十年的小麦品种的引种观察、田间鉴定、示范推广以及品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质小麦大体分为3类,即普通小麦当中的硬质小麦、硬粒小麦,还有就是近几年发展种植的杂交小麦。硬质小麦和硬粒小麦的生育期较长,成熟较晚,全生育期在180~200 d,只适宜隆阳区海拔在1 500 m以下的次热区种植,如蒲缥。在海拔1 500 m以上的中海拔区域种植,如保山坝,就会影响大春的移栽节令,出现大春、小春2季争节令的矛盾,而隆阳区在全年的粮食生产当中的思路是小春服从大春,全年服从高产。为此,这2类品种虽然是优质小麦品种,但不适宜在隆阳区中海拔区域种植,多年的示范结果说明这一点。再者,硬粒小麦在隆阳区还存在加工上的工艺问题,如果加工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虽然生产出硬粒小麦,也难于加工出优质的面粉。而优质杂交小麦是近十几年研究成功的,在隆阳区已进入示范推广阶段,优质杂交小麦的生育期比较适合隆阳区中海拔区域种植,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优质杂交小麦在隆阳区表现丰产性、抗逆性较好,可以进行较大面积的示范种植[2]。

2.2 加速优质小麦的推广

实践证明,没有优质高产的良种就没有优质高产小麦,如何选准优质高产良种,发挥良种先导的增产作用是保证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在生产上的意义还表现在另外一些方面:即它具有商品性,一般能够按照经济规律较快推广,相对来说具有单一性,更换品种一般不要求增加较多新的投入,应用起来比较省事,群众容易接受。因此,在增产的诸因素中,品种表现为最活跃的因素,常常能推动生产条件的改善和栽培技术的改进,在增产中起先导作用。

在选用优质小麦良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产量是基础。产量水平包含2层含义:①最适条件下的产量潜力,即丰产性;②不同条件下的变幅,即稳产性、适宜性。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历经10年成功选育的云杂系列杂交小麦品种,通过多年来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其丰产性和稳产性是统一结合在一起的。目前可供选用的优质小麦品种有云杂5号、云杂6号、硬质小麦、硬粒小麦等。二是优质是关键。品质的好坏是受遗传基因的控制,没有优质的小麦品种,就不可能生产出优质小麦。因此,在选用小麦品种时,一定要注意品种的品质。三是抗逆性好。普遍的要求是抗病性、抗寒性、抗倒性、抗旱性。在隆阳区小麦病害主要是小麦锈病、白粉病2种,作为优质杂交小麦品种首先是要高抗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其次是要选用具有一定的抗寒性、抗旱性。只有这样才能具备夺取优质小麦高产的基础。四是适合耕作制度的要求,有利于小麦优质高产增收。优质小麦作为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3],在选用品种时,要特别注意品种的生育期,既要避开2月低温冷害,又要避免后期茬口相争,高温逼熟。为此,只能选择生育期在150~170 d的品种,只有这样才具备提高优质小麦单产的先决条件。

3 采用高产栽培技术

3.1 精细整地,规范化种植

实践证明,任何作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而整地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小麦的出苗。因此,精细整地、提高整地质量,是保证小麦苗全、苗匀、苗壮的关键措施,是夺取优质小麦高产的基础。小麦的前作主要是水稻,在整地上要求做到沟直、墒平、土细。为小麦的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地。为了提高小麦的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光合产物,播种一定要拉线条播,每1.7 m墒面播6行。这样既便于田间管理,又能夺取高产。播种前晒种1~2 d,能提高种子的生活力、酶活性、发芽势。药剂拌种,用粉锈宁拌种,能推迟小麦锈病、白粉病的发病时间,是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措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保山坝示范种植优质杂交小麦,一定要扣种稀播,实行精量播种,其原因:一是杂交小麦种子价格较高,为了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减少种子用量。小麦要求播种量为60~75 kg/hm2;二是杂交小麦的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分蘖力强、低节位分蘖较多。如果播种量较大,既增加成本,又增加麦田的群体,不利于夺取高产。

3.2 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在施肥与管水上,必须以优质为中心,以高产为目的。在小麦的施肥上,必须遵循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微肥合理搭配,底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施肥方法上要重施底肥和分蘖肥,巧施拔节肥。前期促低节位分蘖,充分利用杂交小麦分蘖较强的优势,根据对小麦叶蘖同伸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分蘖节位每提高1个节位,分蘖成穗单株的叶片就减少1片,众所周知,小麦籽粒所贮存的物质,主要由叶片提供,而高节位分蘖成穗的叶片较少,由叶片所生产的光合产物也较少,这样形成的穗子就小,千粒重低,不利于生产优质小麦,也不利于夺取高产。因此,就必须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为防止小麦生长后期出现脱肥,而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必须巧施拔节肥,施拔节肥的原则是看叶色、看植株长势。叶色浓绿,植株过旺的就不施,叶色较淡,植株生长瘦弱的明显出现脱肥的田块就早施。施拔节肥一定要掌握好时期和用量,如施肥过早、用量过大,就会增加无效分蘖,导致小麦群体过大,叶片过宽,增加荫蔽度,容易发生病虫害,易倒伏,不利于夺取高产,难以保证小麦的品质。如施肥过晚,用量过大,容易出现小麦贪青,成熟较晚,延长小麦的生育期,使小麦生长后期出现高温逼熟,从而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影响水稻的移栽节令,如果遇上雨季来得早的年份,易遭雨灾而使小麦出芽,导致丰产不丰收的严重后果。因此,在施拔节肥时一定要慎重。根据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农家肥施30~45 t/hm2,底肥施小麦专用肥750 kg/hm2或尿素270~300 kg/hm2、普钙450~600 kg/hm2、硫酸钾120~150 kg/hm2、硼肥15 kg/hm2。分蘖肥施尿素225~270 kg/hm2,拔节肥可施尿素75~150 kg/hm2、硫酸钾75~150 kg/hm2,根外追肥喷磷酸二氢钾2~3次。任何作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但小麦属于旱粮,整个生长期既离不开水,又怕水淹,因此在水的管理上一定要科学管水。

3.3 综合防治病虫草鼠害

小麦生育中后期是白粉病、锈病、蚜虫的高发期,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品质和产量。杂交小麦高抗锈病、中抗白粉病,可在小麦始穗5%时采用三唑酮乳油、粉锈清或百里通进行预防。蚜虫的防治可根据虫情,选择相关杀虫药剂进行及时防治。播后芽前除草,即播种灌出苗水后第2天用50%扑草净750 g/hm2对水1 500 kg均匀喷雾,小麦在2叶1心时用绿麦隆2.25 kg/hm2加扑草净若干再防治1次,此次喷药一定要做到“三准两匀”(即称药准、面积准、时间准,兑药匀、喷药匀)。在防治鼠害上,宜采用以组为单位统一时间投放毒饵,防治效果较理想。

3.4 适时收获

小麦收获的早晚,直接影响小麦籽粒的重量和品质,收割过早,种籽成熟度不够,千粒重低,影响产量[4];收割过迟,由于呼吸消耗,千粒重下降,并且易断穗,损失加重。千粒重以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为最高,籽粒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也最高。因此,必须做到“九黄十收”或“八黄十收”,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杨文钰,屠乃美.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黄长玲,孙群,陈学君.玉米、小麦、谷子杂种优势[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 尹洪俊,赵书刚.鲁北地区优质小麦高产潜力分析及增产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2(5):121-122.

[4] 程国峰.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种业导刊,2012(7):23-24.

上一篇:浅谈木材检验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谈农药正确施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