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教学观与学生观

时间:2022-10-29 08:51:40

新理念下的教学观与学生观

摘 要: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尊重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按教育教学规律进行,同时强调课程对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适应和促进,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建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作用,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尊重学生;新的评价;学生管理;自我激励;培养兴趣

1 提高师生素质

“终生学习”是我们喊得很响的口号,在这里教师既要建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给自己充电,同时又要教会学生会学习,而不是会知识。过去,我们往往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会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也就算把自己的学生教好了,再加上学生的好成绩,就足以说明老师教得很不错了。然而,并没有过多地去研究知识之间的联系,甚至根本就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在新课程中,从教材的编排不难看出,所选的内容都具有一定地延展性。所以,作为老师就要更为系统的去研究教材,掌握初中阶段内容是如何衔接的,这才能够保证我们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注重知识的连续性。

同时,教学中研究学法和教法更为重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摸索出一定的学习方法,顺利开展合作与探究。在这里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是必不可少的,要经过潜心研究过程才能做到,才能达到引导学生走路,而不是代替学生走路的目的。

2 会尊重学生

“尊重别人才能让别人尊重自己”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做到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做到尊重老师。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教给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只要我们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就一定能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于是,教师便“合理”地安排早自习、午自习以及课外活动等,整天让学生处于疲劳状态,这种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强迫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追求高分的做法,表面上学生迫于学校及家长的压力,在教室里学习,而实际上却不能用心学习,由于枯燥的学习生活严重违背他们的意志,违反教育教学规律,他们只好在那里消极怠工。然而效果却恰恰与教师的出发点相违背。

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下大力气培养他们广泛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而又不怕困难地去学习、研究,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自觉自愿地探索未知领域,乐知领域。19世纪美国哲学家、散文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埃墨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不要让个别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让他们同样成为被关注的对象,无论他的学习成绩如何。他们的尊严和价值都应受到尊重,包括:①智力差生;②学困生;③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④有过错的学生;⑤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⑥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学生的喜怒哀乐应该都被我们所掌握,和学生一同分担怒和哀,一起分享喜和乐。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人,建立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尊重学生还应注意蹲下来看学生,教师不要让学生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只有和学生站在一个高度,你才能够原谅他所作的一切,才能看清学生这样做的动机,处理问题时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做到:不体罚、不辱骂、不大声训斥学、不冷落学、不羞辱、嘲笑、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在教育中,时刻注意做到对学生的赏识和激励。课堂上,通过语言、手势等方式肯定学生,哪怕是一个眼神,也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力量。通过作业评语与他们沟通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利用周记和批改作文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平和的心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不抱有任何偏见,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能够发现优等生的缺点,看到学困生的优点,为学生个性才能的施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3 充分评价学生

过去学生在一学期下来看到最多的就是考试成绩,好学生是一次向家长表现的机会,而对于学困生来说是他们最不愿意见到的,他们面对的将是一顿轻则批评,重责一顿打骂。在新课程中,我们给出的是学生的等级,并且更加客观公正。评价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评语中更多体现的是老师鼓励性的语言,少了一些指责和“鸡蛋里挑骨头”的滑稽之谈。

我在对学生评价时有些评价内容是学生们自己制定的,让他们把亮点的地方展现出来,在互相评价中体验到的是一种成功和快乐,而不是过去的“批斗会”一样的评价机制。一次,学生说要对学习习惯进行评价,有人就提出我们班的“老大难”能够按时完成老师留的课堂作业 ,并主动写家庭作业。这一提法一经提出便受到大家的认可,让那个同学在以后的作业中完成的情况更好了,主动性也更强了,甚至老师让他写一遍的作业他还主动要求写两遍或更多。

总之,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实践探索精神,学生的兴趣、需要、优势和长处,积极调整,创造相应的条件,营造适宜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4 做好学生的管理管理工作

过去单纯对人的“管束”、“要求”和“制约”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 合发展的需要,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管理的目的应是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同时又要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这充分体现说服教育的重要性。另外,要关注学生的优势,应尽可能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件愉快的事,要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开发潜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施的过程中,时刻强调学习的愉悦和身心健康,真正让学习效率变成一种快活的、愉悦的过程。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创新的发现者、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的支持者、排难者,成为学生心目中一个值得尊敬、爱戴的仁者加智者。

5 教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培养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富有创造力的进行分层次教学,既要让优等生吃饱,又要做到让学困生蹦一蹦也能够得着。让人人在比、学、赶、帮、超的合作竞争环境中体会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可以有效地引导和激励学生开展学习,使他们愉快、健康地发展和成长。

激励学生同时,也要满足学生合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不断树立新的班级奋斗目标和正确的班级舆论,用目标、精神、物质激励等办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我们班有个别学困生可以说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老师或学校发给他的奖状,在一种渴望中,他郑重其事的向我提出想得奖状的要求,我立刻答应了他,同时也向他提出了要求,保证以后遵守课堂纪律。利用课外活动组织朗读比赛来表扬他,奖励他。而此后不久,这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学习目标日渐明确,学习成绩也有明显好转。

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对人的知识的增长、智能的提高,情感的调动,品格的形成潜能的发挥,乃至成长、成功、成才起着极大的作用,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这一做法,虽然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可它却具有短暂性,外在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形成一种内在激励。课堂上,制造一些适合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的任务,让他们也有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它不仅能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而且能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追求更大成功的强烈愿望。这种强化作用所延续的时间则是长久的,并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百折不挠,会一直保持下去。

总之,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学活动是一种交往,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在这一环节中,我们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做中学,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便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只有我们充分认识教学观和学生观才会让教育工作如雨后春笋焕发勃勃生机。

上一篇: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下一篇: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导入新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