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自主阅读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29 08:19:22

浅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自主阅读的有效性

【摘 要】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探讨了初中语文课堂自主阅读遵循的原则,进而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有效教学提出几点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材料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终身学习,终身受益。

一、初中语文课堂自主阅读遵循的原则

在自主阅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既要依据教案内容,同时又要灵活运用,不能墨守教案,不知变通。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各种准备,高度集中注意力,以应对课堂阅读的各种情况。同时,教师要注重人本主义理念在课堂中的贯彻与执行,真正做到“教会学生学习”。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做好师生的双向互动。其次,遵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最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就要千方百计的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跟随老师的思路动脑、动嘴、动手。

二、自主阅读中教师职责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很重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活动是离不开“教读者”与“读者”的,二者处在不同的位置,也有着不同的教或学的目标及任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互助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老师教学。

(2)把阅读的自交给学生。学生的阅读过程既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同时教师又要给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能真正体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确定阅读教学的培养目标。阅读是学生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只有把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指导性、自由性、研究性阅读的充分训练将收到很多我们所意想不到的效果。与之相适应的,我们还要修正从前的作业批改、考试评价、操作评语等等一系列的教学反馈机制,使之能与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侧重点相吻合。

三、初中语文课堂自主阅读实施方法

1.教师示范性阅读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规定的精讲课文,采用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示范性教学。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巩固学生已把握的学习技巧和能力,另一方面还注重教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此类课文侧重教师的示范作用,这主要是由初中学生的现状决定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兼顾应试教育的滞后效应,一方面注重新大纲、新教材要求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技能的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步加深,不断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的道路。在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牢记现在的示范性阅读是为了今后的不示范阅读打基础的,牢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2.学生朗读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自悟自得的重要手段。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处理音量、语速、语气,恰当运用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促使学生理解记忆;其次,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读得正确流利,在读中咀嚼玩味,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涵,体会语言特色。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注重调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有滋有味地从朗读中感悟语言,内化语言。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的朗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领悟每一句、每一段语句的含义所在。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通过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使学生领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罗布泊—这一昔日仙湖如今消逝的痛惜之情,特别是“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通过朗读,学生可以触及到文章的灵魂,从而使学生达到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3.创设情境,兴趣阅读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语文素质,这就需要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就是我们说的情境教学法。这种方法往往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各种课型中都应该注意运用的方法。我在教学中也注意这方面的努力。在新课导入时,很多都利用导语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和心智发展的和谐。如教学《核舟记》这篇说明文时,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我就创设演示情境,让学生模拟坡、黄庭坚、佛印三人站在船头的位置、动作、神情等,让全班同学评论他们的演示与课文是否相符,这样,激发学生去阅读课文、探讨课文的积极性。

4.反向思维,层层阅读

“反向”是与“一般”“通常”相悖的。在阅读时是先阅读文章内容,再看到文章标题或文章论点;逆向阅读则反向思考,看到课题时,先思考,这样的论题我自己应该如何来写。我们可以归纳出逆向阅读法一般遵循的顺序是:问题──思考──求证──对照──彻底理解。同时也可以看出,逆向阅读法的核心是独立思考,只有强调善于独立思考,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作文、阅读相结合

引导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事实上,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很大程度上就是写作的优秀范文,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设计作文训练与阅读训练有机结合的课型,在预习指导中,先提出有关作文训练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然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真阅读课文或有关文段,体会课文或文段的写作技巧,揣摩该文章写作成功的原因,然后按照要求完成习作。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达到作文与阅读彼此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例如可以将阅读与改写、缩写结合起来。改写、缩写是作文训练项目之一,学生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目的就会认真进行课文阅读,另外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改写或缩写中,其概括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训练和提高。例如《我的老师》的阅读教学即可结合改写或缩写一并进行。

从教学的前期准备到教案的编写再到综合性学习,无处不体现着阅读的重要。它既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又可以积淀人文的文化底蕴,能在学生的不自觉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且能让他们受用终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要在不断的实践和理论更新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谢淑丽.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学与管理. 2008

[2]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旈毓著.《中学语文学习心理及学习方法》.(东北师范大学 1999)

上一篇:不同教养方式下的儿童个体在音乐审美欣赏中的...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理财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