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起”如何“至秀”

时间:2022-10-29 07:50:21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越碓蕉嗟某鞘薪会展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随着很多新兴城市的加入,会展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会展城市的队伍中出现了更多的新面孔。不同的城市经济总量不同、产业优势各异、会展资源不均,各地在会展发展中的定位、制定政策措施、产业发展思路必然拥有各自特点,那么新兴会展城市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后发先至,成为会展业后起之秀?本期封面专题,本刊采访了一些城市会展管理机构及行业人士,为读者解惑,供行业借鉴。

贵阳

政府大力扶持,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

2011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以来,贵阳通过举办“贵阳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周”等一批知名品牌展会,大力提升了贵阳市会展业发展的层次,使贵阳市会展业在会展经济规模、综合拉动效益、产业知名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会展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关政策陆续出台

“十二五”时期,贵阳市积极发展会展业,将其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0年,贵阳市成立了市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各区(市、县)也成立了会展经济促进办公室;“十二五”初期,贵阳市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会展经济发展领导小组;2013年底,成立了市会展行业协会。

2010年至2011年,贵阳市先后出台了《贵阳市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贵阳市支持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每年财政预算3000万元作为会展业专项资金,用于培育本土会展项目、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项目等。对“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贵阳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峰会”等大型会展项目,财政另拨资金,支持力度每年近3亿元。

2015年,根据贵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贵阳市投资促进局(市会展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反复征求市有关单位和各区(市、县)政府意见后,草拟了《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会展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修订了《贵阳市会展业管理办法》、《贵阳市支持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贵阳市促进会展业改革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还调整充实了《关于成立贵阳市会展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的人员名单。

荣誉奖励接踵而至

2011年至2015年,贵阳市共举办展会活动2339场次,展出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参会、参展、观展人数达到1700多万人次,实现综合经济效益477.99亿元。

2016年举办贵阳大数据博览会、中国国际酒类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会展活动745个(场),参会参展人数383.7万人次,展会活动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0亿元,综合经济效益150亿元。其中,展览150个,展览面积145万平方米,观展人数270万人次;大、中型会议541场,参会人数近8.5万人次;文化节庆活动24场,参观人数87万人次;赛事活动30场,参赛观赛人数达18.2万人次。

鉴于近年来贵阳市会展业取得的骄人成绩,贵阳市获得了“中国十大最具潜力会展城市奖”、“会展产业最佳会展城市管理奖”、“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中国最佳绿色会议目的地城市”、“中国节庆产业十大节庆城市奖”和“2016中国最具创新力国际会展城市”等10余个知名奖项。

泰州

以大健康产业为特色构建会展品牌堡垒

泰州国际博览中心自2010年12月建成启用以来,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引进展为主,整合资源开拓自办展,展览、会议与活动并重”的营销战略。经过近6年的运营,展会数量逐年增加,场馆年利用率稳步提升,成为推动泰州会展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日前,本刊记者采访到了泰州国际博览中心负责人,就泰州会展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轨迹进行了交流。

以优势产业为先导壮大会展业

据了解,通过举办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全国药品质量分析论坛等国家级展会,以及中国(泰州)科技经贸洽谈会、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设备技术展示会、中国(泰州)国际装备制造业展览会等省、市级展会活动,泰州国际博览中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荣获“中国十佳品牌会展中心”、“中国会展标志性展馆”、“全国优秀会展场馆”、“泰州市服务名牌”等称号。现已连续承办了七届的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相继荣获“最具行业品牌展览会”、“江苏省品牌展会”等称号。

近年来,泰州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当前,泰州正在构建以大健康产业为特色,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节能与新能源三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为会展中心举办各类专业性展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也成为泰州国际博览中心的发展特点。

做大优势 弥补不足

记者了解到,随着泰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期的建成使用,会展中心的硬件设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场馆体量仅次于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展览面积12万平米)、苏州国际博览中心(7万平米),位列江苏省第三。

泰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江苏几何中心,是长三角北翼中心城市。会展中心体量大、功能齐全,为各类专业会议、论坛、大型展览的举办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作为中小城市,泰州也有自己的短板。泰州的城市影响力和辐射能力,与南京、苏州等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且区域人口基数偏小,同时会展中心周边公交线路偏少(缺乏火车站等直达会展中心公交线路),且泰州区域尚无专业组展公司。

在会展城市竞争激烈的当下,泰州立足地优势产业,突出医药主题,开发、申办、引进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节能与新能源三大战略产业领域的展览、会议;依托机床、不锈钢、新能源等泰州优势产业,组织自办展会或联合办展;整合、提升本地消费展;积极申办、引进成熟展会落户到泰州。充分利用中国医药城“部省共建”机制,依托医药高新区产业基础,加强与国家主管机构、行业协会、顶级组展单位的业务合作。这些成为泰州会展业不断发展的动力。

依托互联网 提供便捷化服务

在互联网时代,要想保持泰州会展业的长久活力,唯有依托互联网、云数据、大数据等不断升级。未来会展业的发展模式将发生变革,移动互联的兴起作为这场变革的源头,为展览、交易提供了更便捷、更多样化的模式,以此能更好促进会展发挥平台作用,推动产业融合与发展。因此推动网上展览会发展有望成为现代展览业的主体之一,网上展具有受众面广、形象清晰、无时间地域限制、费用低、信息容量大等特点。

洛阳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全力打造中原会展名城

作为神州腹地,十三朝古都的洛阳,会展经济正以农博会、工博会、旅博会和创博会等一批品牌项目奋起直追,迅猛发展。近日,本刊记者就洛阳会展业发展现状采访了洛阳市会展办。据会展办会展管理和服务科长孙鹏飞介绍,自2013年洛阳会展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当地加大扶持力度,改善办展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几年,洛阳市先后荣获“2013年度最具潜力会展城市奖”;“2014年度全国优秀会展城市奖”、“ 2014年度最具国际发展潜力会展城市”、 “2015年度中国十佳会展城市”和“2016年度金五星优秀会展城市”等荣誉。作为中部地区新兴的会展之城,洛阳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

数量质量双丰收

孙鹏飞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洛阳市会展活动的数量质量不断提升。一是数量规模不断提升。洛阳会展中心自2013年4月启用以来,已举办各类展览活动165场(其中2013年20场,2014年44场,2015年40场,2016年61场),促进了洛阳交通、餐饮、旅游、住宿、购物等三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品牌化程度不断提升。近年来,洛阳市政府坚持把培育地方特色展会作为会展工作的重点来抓,经过两年多的精心打造,洛阳农博会、工博会、旅博会和创博会四大地方特色品牌展会日渐成熟壮大,并得到了广大客商和群众的认可。二是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洛阳市会展办、科技局、农业局等单位,在机器人展、创博会、农博会等展会筹备工作中,主动当好配角,协助企业做好展会相关协调保障工作,展会的招商及具体组织实施事宜均由企业负责。四是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以下方面:(1)通过招商和引进,洛阳市专业展会日益增多。如机器人展、轴承展、新能源汽车展、农机装备展等。(2)通过宣传推介,广东博昌、上海冠通等外地专业会展公司来洛办展日益增多。(3)随着洛阳会展业发展,外地专业会展公司洛籍人员回乡注册公司日益增多。

面临的不足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洛阳会展业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难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与其他先进会展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一是会展业协调发展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日常消费类展会多(约占总展会数量的72%),专业品牌展会少;流动展多(约占展会数量的60%),自办展少;可办展场地多,专业场馆少等问题。二是会展主体的培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目前,洛阳本地专业会展公司发展受挫,存在亏损公司多,赢利公司少,办展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三是展馆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道路标示少、公交线路少(仅有57路直达),展馆宣传不到位;在会展中心办展成本较高,部分企业不愿意去专业展馆办展;体育场、体育馆、博物馆等场馆会展利用率较低。四是会展业的整体宣传推介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市属新闻媒体关心支持的力度不够,主动开展会展业的宣传、跟踪报道会展活动的不多;对全市会展业整体宣传营销的力度不够,缺少完整的宣传资料(如宣传光盘、画册等相关资料)和有效的营销途径;主动参与或组织的行业交流、项目推介活动不多,特别是组织企业外出学习交流、项目推介活动较少。

健全管理机制 完善保障措施

为便于全市会展业的统筹协调,洛阳成立了会展工作领导小组,洛阳市花会办增加了会展管理与服务职能,并增设了会展管理与服务科。为更好地规范和培育会展市场,营造良好的会展发展环境,2013年,洛阳市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意见》、《洛阳市会展行业管理暂行办法》和《洛阳市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工作实践,2014年、2016年又分别对“两个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快洛阳会展业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轨道发展。此外,洛阳通过行业管理办法的不断完善和工作磨合,逐步建立了由会展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市会展办、商务、宣传、公安、消防、卫生、电力、工商、质检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展会保障协调机制。

在会展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洛阳通过一些举措使其日益完善,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更加便利。为方便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洛阳市会展办发起建立了洛阳会展QQ群和微信群。通过工作实践,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会展政策网上公开、工作问题微信提醒、相关材料网络报送和会展资源群里共享的服务保障工作体系。

二是统计评估更加公正。为确保会展活动的统计评估工作更加客观公开,洛阳市会展办指定专人负责,并聘请了专业统计评估公司参与,认真做好会展活动的跟踪评估工作。四年来,已为54个重点活动项目进行了综合评估。为全市会展业的统计、发展形势的分析、政策的制定完善以及会展活动补贴的审核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是补贴奖励更加公平。通过不断创新和改M,已逐步完善了会展专项资金申报、审核的程序,严格落实展前立项方案审定、展中专业公司跟踪评估和展后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的审核制度。整个审核流程都始终坚持程序公开、审核公正和补贴公平,严防了虚报冒领和人情乱补现象的发生。

四是人才培养形式更加多样。坚持在岗锻练与业务培训相结合、自我培训与院校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会议座谈与研讨相结合等多种人才培养形式,已组织了一次企业外出参展、两期洛阳会展人才培训班和多场专题座谈会研讨会,积极主动地为企业人才培养服务,受到了企业高度赞誉。

记者了解到,洛阳会展业的发展目标是:2016―2018年,举办经市级会展行业主管部门登记的各类展会活动达到30场以上,精心打造、培育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展会5个以上,培育具有独立办展能力的会展企业2―3家,具有一定实力的会展中介服务机构1―2家,争创省级会展先进城市。2019―2020年,举办经市级会展行业主管部门登记的各类展会活动达到45场以上,培育起在省内具有较强影响的品牌展会3个以上,具有较强实力的会展企业和配套服务机构5家以上,实现我市展会数量和规模的快速提升,使会展业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打造全国知名会展城市。

绍兴柯桥区

做精纺博会、做强产业展、做优消费展

近年来,柯桥区会展办根据区域产业特色,按照“做精纺博会、做强产业展、做优消费展”的会展产业发展战略,同时充分发挥会展中心和体育中心统筹管理优势,做大做强柯桥会展产业板块,努力把柯桥区打造成为国内中小城市中会展服务最优、管理最佳、品牌保护最好的会展城市。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柯桥会展办负责人。

柯桥区一直是全国最主要的纺织产业集群地,休闲旅游、创意设计、电子商务、文化体育、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也发展迅速。柯桥的中国轻纺城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交易中心。近年来,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和带动效应开始凸显,已逐渐成为柯桥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引擎。柯桥会展产业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纺织产业集群、繁荣的中国轻纺城市场和地理区位等优势,同样取得了较快发展。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柯桥纺博会已成长为与上海面料展、广交会面料展并称的国内三大知名面料展之一;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于2009年成功投运,先后成功举办柯桥纺博会、世界合唱比赛、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大型展会活动;柯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的发展,不仅将会展业列为中国轻纺城“三次创业”的重点任务,还把商务会展业作为柯桥区五大超百亿服务行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2014年,柯桥区委区政府对相关机构设置进行调整,中国轻纺城会展中心和体育中心由区会展办统一管理,为柯桥区会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当前,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年均举办各类展览会20场次左右,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柯桥区先后获评“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会展城市”、“中国品牌会展城市”等称号,柯桥纺博会先后获评“‘中国会展之星’品牌展会大奖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展会”、“最具品牌价值产业展览会‘金手指’奖”等称号。柯桥会展业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城市会展的一个知名品牌,在浙江全省县(区)级会展城市发展中处于前列。

近年来,柯桥区会展办根据区域产业特色,按照“做精纺博会、做强产业展、做优消费展”的会展产业发展战略,同时充分发挥会展中心和体育中心统筹管理优势,做大做强柯桥会展产业板块,努力把柯桥区打造成为国内中小城市中会展服务最优、管理最佳、品牌保护最好的会展城市。在具体措施方面,柯桥采取了如下做法:

进一步做精做优纺博会

一是坚持以招展招商为核心。秉承“帮参展商赚钱,为采购商省钱”的办展理念,努力为广大客商创造价值。通过登门拜访、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广邀国内外优质企业参展。同时,积极拓展境内外招商渠道,通过广告招商、市场招商、展会招商等多种形式邀请境内外服装企业、贸易公司采购商参加纺博会,参展商和采购商均实现了量质齐提升。二是深化完善专业化办展模式。通过引进先进会展理念,学习借鉴先进会展城市办展经验,展览展务、宣传推介、现场服务等方面筹备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得到强化,被业界誉为“产业集聚地办展的典范”。三是着力发挥时尚引领作用。在纺博会筹委会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每届纺博会上均有数十万款时尚面料现场展示,同时一系列专业活动在展会期间举办,展会对行业的引领示范作用越来越显著。特别是近年来,柯桥纺博会与柯桥时尚周实现有机结合,成为轻纺城“三次创业”的全新引擎,为“时尚柯桥、印象柯桥、幸福柯桥”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切实加强会展业管理服务

一是加强柯桥会展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加强与《中外会展》等专业媒体和周边省(市)会展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与专业展会对接等方式,加强对柯桥会展业、会展中心及纺博会的宣传推介。同时,积极走访展览机构,吸引外地会展企业到柯桥办展。二是完善会展项目管理服务水平。系统做好全年会展项目的审批、落户和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展会档期,科学规划展会主题。根据市场需求,在控制展会规模、确保展会安全的基础上,探索性推出夜间办展模式。三是致力提升会展品牌影响。在做精做优纺博会龙头展会的同时,努力在产业展和消费展上培育一批上规模、有实效的展会,形成柯桥城市会展业的整体品牌效应,加快促进柯桥会展业的整体提升发展。

坚持做好创新发展文章

2014年,区会展办在管理好会展中心的同时,接手了体育中心管理工作。这种运作模式,在周边地区没有先例可循。两年多来,通过不断地摸索与尝试,已逐步走出一条符合柯桥区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创新内部体制机制。采用了将两个下属公司―展会公司和体育公司打通运行的模式。首创推行双岗制和潮汐岗位制。通过这些举措,节省了大量的用工数量,会展中心和体育中心的工作人员比同类场馆人员减少一半左右。二是建立健全场馆管理体系。以“一流的场馆、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为目标,汲取周边地区场馆经营管理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切合会展中心和体育中心自身实际的场馆运行管理标准。三是实现展会赛事良性互动。会展中心和体育中心统一管理,为展会和赛事活动的互动与融合创造了条件。如2015首届中国国际拼布创意设计大赛在体育中心与秋季纺博会同期举办;绍兴市第八届运动会期间,在会展中心举办了绍兴市体育成就展;浙江省第五届运动休闲旅游节期间,在会展中心举办了2016浙江(柯桥)运动休闲旅游博览会。2014年以来,体育中心成功举办浙江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绍兴市第八届运动会、2015国际花样游泳大奖赛、全国田径大奖赛系列赛(柯桥站)、第二届国际瑜伽日开幕式等重大赛事活动,并圆满完成浙江毅腾轻纺城队中甲2016赛季主场场馆保障工作,同时作为柯桥区全民健身的主阵地,体育中心年接待各类体育爱好者达20万人次以上。

合肥

以本地产业着手 向市场化发力

合肥会展业是以2001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的投入使用为标志开始起步的。十年后的2011年,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建成并投入使用。据统计,2016年,两馆共举办展会148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87场,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61场。两馆展览总面积148万平方米,展览天数共计703天。

起步较晚 但前景广阔

据合肥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文良武介绍,合肥市目前代表性展览有农交会、家博会、文博会、汽车展、糖酒会、家装建材展等等,涵盖多个题材,展会类型比较丰富,且展会的成功举办,直接对展会所属的行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为酒店、餐饮、物流、交通等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带来收益。

文良武用短短几个字描绘了合肥会展业的发展特点:起步较晚,发展较快,虽尚有不足,但前景广阔。合肥主要优势在于前面说过的交通、酒店、餐饮等构成了强大的接待能力,另外安徽是农业大省,汽车、家电等制造业基础雄厚,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支持会展发展,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是中部的重要城市,闻名全国的科教之城,也是国家重点培育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在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上近年都有着较快的发展,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外环境。这十几年来,整个行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培育了二十余家本地会展企业和一批具有本地产业基础和区域特色的品牌展会。

文良武认为未来会展业应当是市场化与智能化的结合,政府将逐渐退出,变具体执行为宏观把握,给市场主体以空间,培养专业的展览公司与会展策划执行团队来运作展会。合肥也已经在做这样的尝试,比如政府展安徽农交会现在就逐步交由会展中心来做,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我觉得是未来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是智能化,展会能够在短时间内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这些都是其他服务业所不能比拟的。但是这些资源在撤展后又回流到全国各地,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所以说会展也需要大数据和技术的支撑,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好好利用,将线下的展会与线上的互动、沟通乃至交易结合起来,打造永不落幕的展会,势在必行。

市场化是衡量城市办展水平的标准

文良武表示,市场的开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办展水平的标准,目前合肥会展业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建立良好的市场化办展机制,对政府的依赖性比较大。还有就是展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相关市场主体联动性不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联合各方的力量,建立一个上中下游的良性沟通机制,上游是政府提供政策引导与支持,中游展览公司、会展场馆还有会展协会等单位通力合作,提高展会的市场化程度,淘汰劣质展会,杜绝重复办展,打造精品展会,下游是有搭建、物流、餐饮等配套产业为会展提供优质服务。

同时,在吸引展会落地上,一个是引进全国性大型展会和巡回展,这个一方面是靠城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政策的支持力度。合肥可能在政策上有一定不足,没有专项的会展资金,这方面协会也在争取。那么另一个就是引进一些有实力的展览公司到合肥落地,开设分支机构,在展会培育、转型上给予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将一些优质的展会嫁接、移植过来,并不断培育,发展壮大。相比较来说,国外的展会由专业的展览公司来操作,专业化、市场化程度高,国内大部分展会还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运作为辅。目前国内也在逐渐淡化展会的政府色彩,寻求转型。

大力培育壮大本地市场

提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文良武表示相较一线城市来说,合肥目前展览公司较少,展会多以消费类为主,各种层次的展种分布不全,有品牌、有影响力的展会不多。就现状来说,培育壮大本地的会展市场是比较迫切的。协会未来计划开展几项工作:

首先,规范行业管理。进一步执行落实 《关于加强合肥市会展业管理的意见》和《合肥市会展行业自律公约》,引导参展企业规范经营,有序发展;为维护搭建工程市场秩序,把好展会安全第一关口,建立《关于专业场馆展览工程搭建准入资格认证的暂行办法》,推行展览工程搭建准入资格认证制度;完善展会评估、评比工作,激励会展企业创先争优。对有区域特色并为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品牌展会给予肯定和扶持,促进和鼓励展会做大做强。

其次,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展会孵化中心。联合场馆、展览公司的力量,结合本地优势产业,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输出一批品牌展会;成立会展经济研究会,加强对会展产业的研究,并以研究成果指导工作;组织会员单位参加业内交流活动,并举办交流活动,集思V益开展工作,扩大合肥市会展业的影响力。

最后,培养会展人才。合肥市目前已有几所高校设立会展专业,高校有输送人才的需求,展览企业有吸纳人才的需要,所以协会将积极发挥媒介作用,搭建合作桥梁,对接高校和会展企业,建立人才实训基地,培养人才梯队。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改革转型的深水区,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分支的会展业越来越受重视,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会展发展的大军。从中心城市到中小城市,会展政策层出不穷、会展场馆设施兴建热潮不减……从各地的发展实践中不难看出,对于新兴城市而言 ,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定位,以当地优势产业为基础培育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自有项目是后起城市立足产业之林的根本。此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支持不可或缺。相信,在未来的会展城市大军中,我们会看到更多新面孔。

上一篇:必要商城毕胜:真正为用户创造独特价值 下一篇:大部分的春节营销都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