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工程实践类课程设计和建设模式探索

时间:2022-10-29 06:41:02

职业教育工程实践类课程设计和建设模式探索

作为一种理念和模式,CDIO既可以在宏观上指导人才培养的设计和实施,也可以在微观上指导课程的设计和建设,甚至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任务的设计和执行都可参考和借鉴。

本文拟通过借鉴CDIO的理念,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对工程实践类课程的课程目标、设计和建设思路、建设环节和过程等内容系统地进行研究,为类似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原则

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课程的作用和目的、借鉴CDIO的基本理念开展课程设计和建设,坚持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基础,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突出工程能力培养,以工程任务驱动为基础设计教学模式,以工程项目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完成工程任务的基本过程,具有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基本能力和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素质。

二、工程实践类课程设计、建设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的实际和特点,我们提出了“需求、构思、设计、实现、运作(NCDIO)”五步骤课程设计、建设思路。

职业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①,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课程设计要根据区域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专业标准、岗位需求等方面,开展“需求(Need)”分析,得出岗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需求标准,进而明确课程的作用和目标;又根据需求和目标“构思(C)”出课程教学、学习的情境、教学条件(课程教学的物质条件、技术条件、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要求)、师资条件等课程教学的基础要件;进而对教学模式、教学情境、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课程教学过程环节进行“设计(D)”;再根据总体构思和设计目标,创造条件以“实现(I)”教学目标;最后进行实际教学“运作(O)”,检验是否达到课程设计建设的目标,以便总结改进。

综上所述,在使用借鉴CDIO之前,增加了根据岗位“需求”明确课程目标的环节,以有的放矢。

三、N――需求分析

其一,根据职业标准确定基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专业职业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决定了课程教学的目标和职业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其二,根据职业岗位需求标准,分析确定岗位工作的典型任务和典型项目的工作过程。以具体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标准,分析归纳出工程任务、过程所涉及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维护、安全、集成相关的典型工程项目和典型任务。其三,分析确定完成工程项目任务所需的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认真分析专业职业岗位任职标准,明确课程所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四、C――系统构思

根据“需求”得出的课程目标要求,对实现课程目标所需的软硬件条件进行系统构思,构架出实施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所需的硬件条件、师资条件、学生状态,以及营造什么样的学习情境、前导课程以及后续课程的知识技能链接等内容。(1)硬件条件。主要包括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内所需的工具、设备设施以及这些工具、设备设施的技术参数要求、学习情境设置所需的布局等方面。(2)软件条件。主要是师资队伍、教材、课件、教学参考资料等资源建设,以及如何整合资源,使软硬件实现最佳相匹配。(3)学习情境的营造。以真实的职业环境为目标,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工作过程所需的工具、设备设施为载体营造学习情境。在校企合作建设的实训基地开展教学较易实现“学习情境”的目标,而在校内实训基地一般采用虚拟仿真、模拟等方式在环境、流程、管理等方面来营造“学习情境”。(4)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链接。主要考虑课程链路问题,明确学生是否已经具备开设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否为后续开设的课程打基础。

五、D――课程设计

1.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围绕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目标,坚持科学、系统、实用的原则,以工程项目涉及的典型任务和工作过程来设计学习情境,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掌握工程工作步骤和知识。

学习情境的设计坚持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学习提高过程,体现了职业能力由初级到高级的渐进培养提升过程”②,使学生体验其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以增强自信。

学习情境的设计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设计多个情境,每个情境可包含多个模块和工程项目任务的子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以典型任务和工作过程所需的环境、工具、设备设施为载体,不能与项目的工作环境和步骤相分离,体现虽然面对的任务和环境不同,但工作步骤是重复的,学习情境设计与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融合。

2.课程考核标准设计。(1)考核标准。主要应围绕课程目标,依据不同的教学模式,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和指标。对工程实践类课程来说,要突出工程项目的特点开展考核,注重过程、形成性考核,技能考核和能力、素质的考核。(2)考核内容和方法设计。切忌只注重知识考核、忽略技能考核,应结合课程目标和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开展综合考核,不可以一张试卷定优劣。因此,考核内容除过程、任务和形成性的考核外,还应包括平时的日常考核、知识掌握程度考核、知识应用能力考核、项目工作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情境能力和素质考核,当然也包括期末综合考核。(3)设计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开展学校、社会、学生多元化评价。如在学校开展课程评价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课程的满意度调查评价;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跟踪进行社会满意度的评价。课程考核强化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分析和考核,尤其注重项目过程各主要环节的监控与考核,确保各主要环节的考核质量;注重学生知识、技术向技能的转化,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注重学生职业专门技能的培养,开展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考核。在方法上可以让学生参与考核,除教师考核外,以项目小组的方式开展学生考核,项目小组成员之间开展相互考核。(4)考核度量设计。考核度量应采取多维的考核度量方式,不宜使用试卷定优劣。度量设计除对完成的过程、任务进行度量外,还要有针对学生的学习(工作)态度、基本知识、能力(含人际能力)、项目过程和工作能力,以及知识与技能的互融能力等方面的度量设计。

3.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以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工程项目过程、工作步骤为引导,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教学内容设计的关键目标之一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它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其内涵主要体现为专业技术能力,知识技术和经验运用的能力,对工作计划管理和评价的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契约精神、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等方面。

4.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模式设计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理论,根据工程实践类课程的特点,围绕职业岗位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强化学生技能、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性,针对专业目标设计教学模式。因此,工程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实践的特点,以及具备符合实际工作的教学上的可操作性,具备普遍适用此类性质课程和项目教学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目前,符合工程实践类课程,公认的教学模式有:(1)工学交替模式。采用知识讲授与情境实践交替进行方式,开展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2)任务驱动模式。以完成工程项目典型任务的过程和目的为标准,明确所教授的知识、技能、素质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并实施。(3)项目导向模式。以工程项目典型任务的实际工作过程为指导,不断重复完成工程项目任务的工作步骤,在重复步骤中完成专业知识、技能、职业能力和素质等的培养。

5.教学方法设计。设计教学方法时,一般以校内外实训基地条件为基础,围绕课程目标,以工程项目过程、任务为驱动实施教学。其过程的主要环节为:情境介绍、示范演示、任务实训、任务考核、综合实训、综合考核等。积极开展课堂和实训地点一体化的教学,让学生边听讲,边练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程实践类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习激情,调动学习积极性,突出技能培养;让学生体验理论到实践的转换、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工程项目工作的特点,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项目完成后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

针对工程实践类课程,目前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小组、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研讨法,接力提问等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灵活交替应用上述教学方法。关于这方面的描述文献颇多,不赘述。

6.教学手段设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此类课程主要考虑以下手段的运用:(1)电子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虚拟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开发建设各类教学资源。(2)虚拟仿真技术。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设计开发工程项目典型任务所使用到的工具、设备的虚拟仿真系统,利用这些系统仿真工程项目工作过程和设备的配置使用,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3)互联网和图书馆。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甚至到相关企业实地调查来完成任务或作业。

六、I――建设实施

设计完成以后,为满足课程设计的目标,需要系统地建设满足课程教学的软硬件资源。资源建设主要是根据课程设计方案,通过自我建设和校内外资源整合来实现,包括实训(验)室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建设以及与其配套的管理等内容。

1.实训基地建设。根据教学目标,建设能满足设计目标所需的校内外实训基地。(1)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情境。根据企业性质和合作的方式的不同,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可以是集中实训,可以是顶岗实训,时间长短依教学需求确定。(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首先,根据课程设计的需求,确定实训基地设备设施的建设方案和设备的性能和技术参数,建设时注重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其次,在实训基地内部的环境布局方面,以方便学生动手、直接经验的学习、方便多种教学法的实施为原则。如为适应项目小组、角色扮演方式的教学,在实训台桌的布局上,最好采用方便小组教学的布局方式――岛式布局等。最后,实训基地实行开放式管理,其服务和管理应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实训基地并与教师开展交流互动。

2.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尤其注重聘用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开展企业与学校员工岗位互换活动,让教师到企业工作,企业员工来学校任教,以提升教师的工程能力、人际能力以及产品、过程和工程构建能力。

3.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主要是指教学大纲、教案、课件、教具、参考资料、实训耗材等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准备。这些资源最好能实现网络化管理,方便学生通过网络下载和使用。最好能为每门课程建立课程网站,在时间、空间、资源上方便课内外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管理和师生沟通交流、学生自学。

七、O――组织运作

以情境化的典型任务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应用为主线,任务为驱动,按照工程项目典型任务的建设标准、工作标准,对典型任务和过程涉及的知识和技术进行梳理,将这些知识和技术有机“链接”起来,并在实践中予以体现。教学组织和运作应注重以下方面:(1)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开展不同性质实训。对不同的任务和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前所述)和不同性质的实训。不同性质的实训主要包括:验证性的实训,让学生理解知识技术的原理;设计性的实训,主要培养学生对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而综合性、项目开发性、真实体验性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知识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2)理实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一地点交互进行,融为一体。教学的组织实施要在理实一体的实训基地进行,以便将工程项目任务的实际工作情境搬进实训课堂,也可将实训教学设置在企业的工程现场。(3)课程考核。切忌一次考试定结果,课程考核应根据课程设计的目标,既要开展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开展应用知识技术能力的考核,以及纪律、态度等素质方面的考核;既要开展过程性、单项性的平时考核,也要开展总结性的综合考核;既要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考核,也要开展学生之间的相互考核等,并根据课程性质、目标等因素设定不同的考核比例。(4)调查反馈和改进。及时对课程的运作效果进行调查反馈是保证实现课程设计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可采用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用人单位反馈等方式开展调查,发现问题按照NCDIO模式重新修正。

八、结束语

实践表明,采用由CDIO发展而来的NCDIO模式开展工程实践类课程设计和建设,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对课程培养目标的需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该类课程教学设计新颖,教学趣味性强,较易“点燃”学习激情。学生的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养有较大提高,自信心普遍增强。但由于课程的多样性、复杂性、可变性,决定了任何一种课程设计和建设模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万能良方”,课程设计和建设要得到好的效果,需要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优化的过程才能实现。

[注释]

①普林林,董兴.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2.

②冉德君,罗志平.应用型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实训”设计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2(6):74.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

[2]马永涛,程劲.高职高专“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9).

上一篇:癌症只是你体内的坏孩子 下一篇:我国汽车市场营销模式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