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术后压疮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10-29 06:02:40

心胸外科术后压疮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针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心胸外科术后患者128例,进行压疮预防护理及心理护理,分析压疮形成因素及防范措施。结果128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中有124例患者未发生过压疮,总有效率97%,4例患者出现压疮,发生率为3%。结论 及时对患者采取压疮预防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措施,大大减少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节省护理资源,使患者尽快康复 。

关键词:压疮;心胸外科手术;分析;防范措施压疮是由于患者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受压部位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营养缺乏引起的局部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大多是皮肤损伤,是由于原发病未能很好地护理而造成的,不但加重病情给患者带来痛苦,延长患者康复的时间,严重时还会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2]。感染的起源往往是皮肤损害,压疮发生率已成为考察现代临床护理质量的一项敏感性指标。心胸外科术后压疮更易发,笔者针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128例心胸外科术后患者进行压疮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 2012 年6月心胸外科术后患者128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52例,年龄在22-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岁;患者术前无压疮、未患影响皮肤观察的皮肤病、术后卧床时间≥12 h左右、术后住院时间≥8d。笔者针对患者临床症状,观察记录压疮原因,对患者实施压疮预防的护理。

1.2压疮分期 根据美国国家压疮顾问组( nat iona l pressure ulcer adv iso ry pane,l NPUAP)的分期标准将压疮分为4期[3]。1期:指在同一部位连续两个观察日出现红斑且无色透明玻璃片按压皮肤3s不褪色; 2期:表皮和(或)真皮受损, 浅表溃疡, 临床表现为皮肤起疱破损、溃疡呈浅火山口状; 3期:皮下组织溃烂或坏死, 深火山口状溃疡, 或伴有邻近组织的损坏,影响深层筋膜;4期:可深达肌层、骨骼的深部组织破被坏。

1.3产生压疮的原因 (1)患者处于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低基础代谢率的情况下, 循环受压致阻, 带来局部缺血、缺氧。机体代谢率下降5%/患者体温每下降1℃, 导致:微循环收缩或障碍、组织乏氧代谢增加、代谢性酸中毒等。(2)因手术期间病人3-5h无法翻动,长时间受压也容易形成压疮。(3)病人术后对观察皮肤情况缺乏重视,未能及时发现皮肤压红、延误治疗。(4)忽视对病人的心理、生理沟通交流,只重视疾病护理。(5)病人受疾病影响,导致营养不良, 缺乏肌肉组织的皮肤,易形成压疮。

1.4 压疮的防治措施 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护理按全麻外科基础护理进行。气垫褥上铺床单、中单,及时更换污染潮湿的床上用品和病服,保持用品洁净、平整、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在20~22℃之间,湿度50%左右,使患者皮肤散热呼吸畅通和。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有关预防压疮的知识及危害,引起患者家属在思想上的重视。每隔1~2h患者翻1次身,同时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引起缺血缺氧性压疮。每日1次温水浴。患者术前心理压力大、术后胸腔引流管、尿管和各种输液通道及监护措施,使患者不能随意活动,造成其恐惧感,更易诱发压疮。护理人员应多于患者沟通、疏导心理压力,体贴、理解并劝慰和开导病人,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培养其稳定、乐观的情绪,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结果

通过实施以上压疮预防护理方法,128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痊愈过程中124例患者未发生过压疮,总有效率97%,4例患者出现压疮,发生率为3%。4例压疮患者中1例是心脏支架手术,患者男,年龄84岁,术后体温在38.5~40.2℃,高热不下,血压50~90mmHg之间波动,患者家属拒绝为其翻身,造成患者骶骨部深Ⅱ期压疮。1例女性,47岁,体重52kg,单侧乳腺癌根治术,包扎紧双上肢疼痛,活动受到限制,术后6h发生双侧肩胛部1期压疮。另外2例消化道呕大血男性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年龄分别为46岁和52岁。依病情所限10h左右进行压疮护理,患者尾骶及脊柱部发生Ⅱ期压疮。经临床精心护理,压疮全部缓解无并发症。

3 讨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心胸外科患者手术后由于病人病情特征:病情重、变化快,护理人员要在加强观察病情的同时,进一步重视患者皮肤的观察护理。笔者通过对2010年1月- 2012 年6月从手术室转回重症监护室的心胸外科术后患者128例,进行进行压疮的诱发因素、防护措施等分析发现,及时对患者采取压疮预防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措施大大减少了压疮的发生。预防压疮发生可以大幅减少患者痛苦, 节省护理资源。宋俊英等[1]对2008-2009年152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了术后压疮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进行临床护理的结果与本结果相似。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以预防为主,针对性的做好病人的压疮预防护理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创造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关键,进一步的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俊英,刘利敏,杨春香.心胸外科术后压疮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1,(23):109-110.

[2]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2.

[3] Be rgstrom N, B raden B, Kemp M, et a l. Multirsite study of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 level demo graphic characteristics, diagnoses, and prescr iption of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J]. J Am Geriatr Soc,1996, 44(1): 22-30.

上一篇: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