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 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29 05:14:24

《路程 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摘 要: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把学生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词:教学设计;学生分析;扩展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42-01

【教材分析】

路程、时间与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学生今后学习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基础。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把学生原有一些感性认识和一些生活经验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知道其表示的含义;理解速度和时间、路程的关系。

2、学生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培养。向学生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学生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1、认识速度的单位,会正确读、写,知道其含义;

2、理解速度和时间、路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孩子们,你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输了这场比赛?是呀,骄傲的兔子输了这场比赛,它心里是很不服气呀。这不,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又开始啦!运动场上将准备进行一次“比快慢”的比赛。瞧,乌龟和兔子又来了,不过这次他们参加的是汽车比赛,到底谁会赢呢?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当观众?

(生:想)(课件演示)乌龟和兔子来到了赛车场,一场激烈的汽车拉力赛开始了。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问题:比赛结果很快就出来了,不过这可把裁判员大象伯伯给难住啦!(课件演示)乌龟(卡车):2小时行驶120千米,兔子(大客车):3小时行驶210千米,他们不知道到底是哪辆车跑得快,我们帮帮他们好不好?(生:好)

师:那你们有什么方法能判断出乌龟与兔子的车谁快谁慢呢?

生汇报:120÷2=60(千米) 210÷3=70(千米)大客车跑得快(板书),所以这次是兔子赢了。师:下面让我们用线段图来验证一下同学们刚才的算法好吗?

好,通过我们的验证的确是兔子赢了,现在让我们用掌声为兔子的胜利表示祝贺。

2.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速度(课件演示)

a.先让学生读出这些速度。人步行的速度大约为4千米/时(读作:4千米每时)

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为12千米/分(读作:12千米每分)

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40米/秒(读作:340米每秒)

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秒(读作:30万千米每秒)

生读后比较声音和光的速度,解释夏天雷阵雨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道理。

b.比较这些速度单位,说说你的发现。(课件出示)

生1:速度的单位和以前所见到的单位有所不同。

生2:速度的单位既跟长度单位有关,又跟时间单位有关。

师适时指出:其实速度就是“单位时间里所走的路程”

三、尝试应用,深化认识

1、完成试一试第1题。

(1)让学生看图,根据情景独立解答。

(生汇报,师课件演示)

(2)指名口述题意并列式:(课件演示)

甲乙两地的路程是1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速度是7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需多长时间?

140÷70=2(时)

路程÷时间=速度

2、从刚才这两道题中老师能看出同学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真理,现在老师想看看同学们小组的合作能力怎么样?小组内完成“试一试第2小题”

3、你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真强呀,相信这道题你们也能轻松解决的。(出示第3小题)。

四、实际应用,拓展认识

师:老师是个喜欢和时间赛跑的人,每天上班都步行去上班,并且按计划时间去行走,我今天的计划时间是8分钟,你们帮老师算算,我能否在计划时间内到达学校?(课件出示习题)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并让各小组汇报方法。

五、总结

孩子们你们可真了不起,帮助大象伯伯解决了这样一个大难题,除此之外你们还有其他的收获吗?(生总结)

六、板书设计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教学反思】

注重创设情境导入。从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引入课题,让学生带着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上一篇:立足地理教学 培养实践探究能力 下一篇:浅析新一轮国土资源调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