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粮食区构建中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29 03:14:56

西峡县粮食区构建中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摘要: 本文对西峡县粮食区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问题进行阐述,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发现粮食区构建中金融支持的不足之处,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若干建议,期望能给我省粮食区构建中金融支持问题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粮食区;金融支持;经济主体

一、西峡县粮食区发展及金融支持现状

(一)西峡县粮食区发展现状

西峡县境内的地形较为复杂,但温度适宜,雨量充足。在这种情况下,该县形成了以菌类、水果、药材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在我省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范,成为核心粮食生产区。

近年来,西峡县委、县政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菌、果、药的产量,增加农户收入,增强涉农企业的盈利能力,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据统计,该县规模农产品企业达到42家,其中国家级重点企业一家,省级重点企业一家。这些企业带动个体农户在生产链条上进行种植、加工与生产,促进该县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二)西峡市粮食区金融支持程度

西峡县政府十分重视对涉农企业,尤其是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的企业,并给予他们宽松的信贷条件。西峡在之前短短几年时间里,以宛药为重心,在信贷链条上进行了一连串系列开发,先后申办了4900万中药材提取生产线项目,5000万中药材基地项目,1.5亿续贷项目。2009年又将仲景大厨房香菇酱项目和太圣药品包装项目纳入发展规划。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西峡县鼓励和扶持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是积极组织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到周边地区考察学习产业化发展模式、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等,开阔了视野,坚定了办好合作经济组织信念。二是积极争取为专业农民合作社申报示范社项目,通过示范社项目的引进,对西峡县合作社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三是大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真正结合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目前,全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7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38家。带动3万余户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二、西峡市粮食核心区金融支持面临的问题

根据西峡某农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如下:

(一) 缺乏规范的政策性引导

调查结果显示,80%的农民未参与过政府组织的关于农村金融的培训,仅有5%的农民参加过且认为收获很大,其余15%虽然参加过培训,但成效甚微。除此之外,超过75%的农户对西峡的信贷政策不了解。由此可见,当地政府并未有效的提供相关的政策指引,最终导致村民对金融政策的不敏感甚至是误解。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政府政策上传下达不到位,缺乏规范和政策引导。

(二)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对该村金融计划调查显示,近几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将近90%的村民拥有自己的存款。但保险发展程度有限,村民对保险十分抵触,害怕被骗,因而习惯性拒绝。除此之外,借贷业务一般,并没有很多人从事借贷项目。综上,保险、信贷产品的短板决定了当地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

(三)金融创新不足

大部分村民并未听说过金融创新产品,这首先是由村民自己的文化水平决定的,其次是由于当地政府缺乏政策指引,也导致当地金融创新严重不足,长时间停留在从农信社、银行借贷款上,既不了解现在的金融政策,也对如何利用政策为自己牟利而不感兴趣。

三、河南省粮食核心区构建中金融支持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配套机制

统一财政部门对农村资金的投资渠道,使得所有扶农资金达到有效配置,促使的正规金融部门以低利率帮扶农村经济发展所产成的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弥补,以此来刺激正规金融部门的支农积极性。同时,建立农村内源资金回流机制。正规金融部门放弃在农村支行只存不贷的职能,地方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促使民间资本在监管体系内正常运转的同时刺激其对民间资本投融资的积极性,提高对农村经济投融资的规模。

(二)构建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发展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城市金融体系的发展。因此,应逐步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商业银行农村服务,提高想农业发放贷款的比例,针对不同地域的发展状况,对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差异化改革,以此根据不同经济主体的需求不同,加快农村金融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增加金融服务类型,提高服务质量,为粮食核心区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利用创新型金融工具服务农村经济主体

对于我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农村经济主体可充分利用新型互联网金融工具促使其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个体农户而言,央行应加快农户信用评级的实施,将农户的电子信用档案与农户贷款审核与优惠政策等相挂钩,促使农户更严格的管理自己农作物的同时,降低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压力。大部分涉农企业属于小微企业,它不仅具有农业经济的不足之处,还具备小微企业的各种缺陷,而我省粮食核心区的“宽带工程”已初步得到实现,互联网网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涉农企业可利用众筹互联网金融工具来满足自身的大量资金需求,也为其持续发展提供的极大的可能性与空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项目。我省粮食核心区应积极倡导民营银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晓明 刘静..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经济研 究导刊,2009

[2] 曾国生.金融支持“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12)

[3] 张杰. 解读中国农贷制度[J] . 金融研究, 2004 (2) .

上一篇:浅析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烟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