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学院转型”的反思与“课程转型”的思考

时间:2022-10-29 02:59:50

新建本科“学院转型”的反思与“课程转型”的思考

[摘 要]“学院转型”源于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正向反思。三种新建本科学院的首要矛盾不是要不要转型,而是如何转型和如何实现转型。在新建本科“学院转型”中的“课程转型”是最具有操作性的实质问题,要把学院转型落实到课程转型之中,构建新的课程模式。公共基础课程要向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方面转型,专业基础课程要向培养职业能力方面转型,专业课程要向凸显职业技能方面转型。

[关键词]职业本科;学院转型;课程转型;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159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7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新建本院校转型的反思与课程转型的思考”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JG14DB030)。

[作者简介]赵恒德(1955―),男(满族),辽宁凤城人。管理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着力推进2000年以来建立的“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的改革,已列入教育部2014年工作重点。在院校转型过程中,如何实现“课程转型”,是个重要的实践性课题。

一、“学院转型”源于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正向反思

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起因,都有其历史时代背景。美国奉行实用主义教育哲学,针对二战后安置大量复员军人就业和大量希望升学人群增加的现实,采取“赠地”改革,广泛建起“州立大学”或被称为“社区学院”的两年制短期高等教育机构,部分企业也建立起职业教育学院,美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安置就业的职业培养的目的,所建立的高等学校多是职业性的学院。

我国实行的高等教育大扩招最初的动因是为了满足人们迫切的送子女上大学的愿望,让老百姓自己掏钱供孩子念大学,抑制了因国内上大学难而引发的“出国留学热”,拉动了内需,促进了经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走过了“一主多元”的道路。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除了动员原有的高校扩招外,还有三种新建的本科院校加入和促进了大扩招,一是一批专科院校或成人院校经过自身升格或合并重组升格为地方本科院校,简称为“升本型”。二是以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独立发展起来的民办本科院校,简称为“独立型”。三是由民间资本投资,依托普通高校人力资源而建立起来的二级学院,经审批“转设”为本科院校,简称为“依托型”。2000年以来新建的600多所本科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历史功绩可歌可泣。

在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初期,往往相对重视扩大办学规模、拓展办学空间,忽视了内涵发展和人才规格类型问题,这是必要的也是符合情理的。尤其是“依托型”的院校,在办学模式和课程构建上,多半照搬和沿袭了所依托母体高校的本科办学模式和课程设置,通过转设形成了小而全的另一所新的普通本科高校。这种结构性从属关系,没有也来不及考虑所培养的人才规格类型问题,

我们不是在责难历史,而是必须与时俱进。历史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现在要实现新建地方本科“学院转型”,并不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否定,而是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当时的高等教育大扩招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就对整个社会而言,是科学发展的;但是对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而言,可以说是属于“硬发展”。教育部已经把“学院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列入教育部2014年工作重点。这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正确反思,

二、“课程转型” 是“学院转型”的落脚点

国内学者取得了许多学院转型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把学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综合实力上来。很少涉及“课程转型”这个带有操作性的实质问题。

课程设置与讲授的重点与方法,是直接涉及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所在。新建本科院校由“普通本科”转型为“职业本科”,最终都要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来。要把学院转型落脚到课程转型之中,构建 “课程转型”的新模式。

课程是旨在使学生获得的、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可迁移的教育性经验的计划〔1〕。就是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2〕,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是规约和体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的重要载体,是落实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施工蓝图和根本保证〔3〕。在任何形式的教育中都居于核心地位。

要认真理解转型发展的意义,努力把转型发展理念转化为一项项具体的转型政策和措施,落实在整个课程建构即课程研制之中。

课程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而课程涉及知识的选择与规划,必须依源学生的发展状况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知识、学生、社会是课程设置的必要来源及制约因素〔4〕。课程是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的统和结构。课程设置就要融汇整合所有制约课程的因素,合理配置职业本科所涉及的知识选择,生源状况,社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

所设置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大板块,都要转型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来。职业能力是指按照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目标,使学生在未来适岗就业上必须具备的该专业的主要职业能力。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的形成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转型中的新建本科高校的整个教育过程都应当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避免人才培养规格上“重学轻术”的倾向;另一方面也要防止降低人才标准的“重术轻学”,倾向。“学”与“术”二者不可偏颇。

三、“课程转型”的实践性构建

1.公共基础课程要向培养一般能力转型

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与前提,但能力并不是知识的简单累加;能力的形成对知识的获得起着促进作用,有加速知识摄取与积累的正功能。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人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公共基础课程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一般能力的必经渠道。因此,公共基础课程转型的要点是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从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转型到一般能力培养,解决知识与能力联系过疏的问题。努力使知识增长曲线与能力增长曲线之间的距离拉近,使之更加扁平化,使“不平等面积”减少,使得学生的能力增长曲率最大限度地贴近知识的增长曲率。

科学精简和合理整合公共基础课程的权重。转型的职业本科所设置的基础课程,既不能等同于普通本科的“基础扎实”,又不等同于高职高专的“必须、够用”,而是要介于两者之间,体现本科层次的职业技能特色。在课程门数、课程时数方面,既要比原来的普通本科要精简,腾挪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又要在数量和深度方面高于高职高专,以求为学生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基础。我们提出基础课权重取舍所要遵循的一般性原则应当是:“能力为主,适用为度”。

在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上,各门公共基础课程的任务是不同的。有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智商,有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情商,有的在于教给学生基本的工具与方法。综合在一起就叫做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同样的公共基础课对不同专业的作用是不同的〔5〕,要认真研究公共基础课与不同专业课的有机对接。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联系,经常备课,共同探索相互如何融通的问题。

在公共基础课的实施与教学过程中,通过基本概念、重要命题、基本公式的讲授,提高学生分析概括、把握联系,归纳总结,举一反三的一般能力。在简答类型题的互动讲授与联系实际类型题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打破常规思维定势,形成创新型成就动机,为最终形成主修专业能力夯实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要向培养职业能力转型

职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是公共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必要途径,是实现从一般能力培养向专业能力培养转型的中介。普通本科要求的是“打好宽基础,适应性更强”,职业本科则要求针对具体的职业打好专业基础,自觉地体现出为提高主修专业能力服务的功能。

精选与精讲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在基本保证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删减过于理论化、学术化的部分,压缩发展来源和论证过程部分,将有助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讲深讲透,充分体现为培养行业与专业技能服务的特点。

专业基础课要采取有助于专业能力形成的教学方法。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要突出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创造性地设计课程介绍,引出课程的目的与意义,激发学习活动的主动性;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现理论,通过模拟情境来传递信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既要把新知识、新技术引入教学之中,也要教给学生获取这些新知识、新技术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查询资料、积累经验的技能,引导他们关注行业动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环节要为形成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服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实务操作技能和实验水平,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模拟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实战演练的软硬件条件,教会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反复训练形成操作技能。

3.专业课要凸显专业技能培养

编制课程的教学计划时,可以针对职业能力所需,实行模块式编排,把几个关联的课程知识组合成一个“应用单元”。形成通识、专业、技能三位体系,适应某一行业的技术人才培养。从重新修订教学大纲人手,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构建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主导,辅之以专业实用性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选修课程的全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转型的重要内容要体现在教材上。重新组织编写或选择适合职业本科的专业课教材。职业本科教材的编写,要在依据知识选择科学性、思想教育性、理论基础性、系统性、可接受性、引导实践性等原则基础上,注重专业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每一行都需要有行业自身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技能要求,不同的技能需要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学生又有其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要选择最基本的专业知识点,找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最佳契合点。职业本科的专业课程教材不能是本科教材的“压缩饼干”,也不能变成普通的技术手册。编写职业本科的教材要以贴近专业为导向,根据职业与专业所需,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可以将传统的几门课程重新整合到一起,不一定必须保持原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职业本科专业课程的实施亟需双师型教师。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课程转型需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自觉嬗变。采取教师跨学科进修,到企业挂职锻炼,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直接进校授课,实行专业技术课与企业合作授课,引进“师徒教学法”等。真正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人才培养和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要采取动态的专业课考核办法。加大平时成绩中动手实训成绩的权重;积极引导职业本科大学生参加职业资格的认证考试,专业课成绩可以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注册类执业证书考试挂钩。建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参 考 文 献〕

〔1〕 〔3〕 〔4〕 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7,1,91.

〔2〕 罗明基.教学论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59.

〔5〕 杨汉东.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计探讨〔J〕.职教论坛,2013:8-9.

上一篇:我们时代的语言大师 下一篇:俄罗斯的家庭、爱情和忠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