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与方式载体研究

时间:2022-10-29 02:47:29

统一战线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与方式载体研究

[摘要]我国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统一战线可以通过与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加强合作、多种形式化解社会矛盾、积极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献计出力、积极探索统战工作服务社区、服务农村社会事务新途径以及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发挥独特优势等工作重点和方式载体,创新理念思路,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彰显更大价值。

[关键词]统一战线;创新社会管理;方式载体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14 ― 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历来有为党的总政策、总任务服务的传统。在加强社会管理工作中,运用统一战线法宝,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可以有效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促进社会管理格局的和谐。统一战线可以通过以下工作重点与方式载体来加强与服务社会管理:

一、与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加强合作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新生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大多数是中青年知识分子,不仅受教育程度高,而且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爱好广泛,也愿意参与一定的社会事务,把这些高学历、高素质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团结凝聚起来,就完全可以成为加强社会管理、服务社会建设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

首先,对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加强教育引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聚他们,对他们展开大力培训,并支持协助各类社会组织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特长优势,发展社会事业。其次,这一阶层中很多人是高层次人才,是各行各业的代表性人士,所以,是新时期统一战线不可或缺的、尚未开发的人才富矿,必须建立培养选拔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积极推荐社会发展进步所急需的专家型、管理型人才,并在各级政治安排中优先考虑。第三,采取措施、积极鼓励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创新服务社会管理建言献策,邀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席政策会、决策听证会、咨询座谈会,鼓励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把“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协调利益关系”作为参政议政的鲜明主题。

二、多种形式化解社会矛盾

社会管理离不开公众的理解、支持、参与、协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方面成员在根本利益一致性不断增强的同时,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利益要求等方面呈现出选择性、自主性、差异性增强的趋势。同时,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完备的条件下,社会管理必然会产生利益分配上的不均衡。这两者一碰撞就产生了很多矛盾,形成社会管理的阻力。统一战线历来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传统,在某些时候和某些问题上,统一战线代表人士出面宣传政策、化解矛盾、疏通阻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对一些社会矛盾,一方面,要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出台相关统一战线成员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明确统一战线成员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原则、工作重点、方法措施和具体步骤。同时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对社会责任感强、积极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派、无党派人士、宗教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有重大社会影响的评先评优活动的重点举荐对象。另一方面,建立党外代表人士走访谈心制度,利用统一战线成员联系面广、资源丰富等优势,充分发挥党外人士“联络员”和“调解员”的作用,组织党外代表人士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干部、统战社团负责人等通过上门走访、谈心交流,现场调解等方式,转达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使非正常上访的群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处、诉求不合理的群众主动放弃自己不合理的诉求。第三,可以建立统战系统社情民意工作室,设立统战系统接待日,由党外代表人士组成接待小组轮流值日,做好疏导工作。

三、积极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献计出力

人才优势是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最大优势。统一战线智力密集,联系广泛,代表了不同界别、阶层的利益和诉求,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和进行民主监督,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统一战线为社会管理服务的最有效方式。应该经常性的组织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就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化解群众矛盾、健全维护群众利益机制、构建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信息网络管理等重大问题,集中考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积极建言献策和民主监督、积极参与、协同管理。促进社会管理决策更加科学民主,政策更加体现公平正义。鼓励和支持党外代表人士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畅通和拓宽社会各界的利益表达渠道。

同时,统一战线由各界别各阶层成员组成,要积极宣传和带头遵守社会管理政策法规。政治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是统一战线的传统,也是统一战线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生命线,这一点到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这也是统一战线为社会管理服务的最重要的方式。

四、积极探索统战工作服务社区、服务农村社会事务新途径

社区承担着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社区工作是最直接最经常联系民生的工作。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一方面,要健全机制,搭建平台。可以成立社区统战工作协调小组,将社区统战工作与社区党建、社区管理、社区宣传、社区服务、创建和谐社区等工作结合起来。形成“领导带动,单位、社区联动”的社区统战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可将社区统战工作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确保每个网格都有统战小组,确保每名统战成员都在网格中。建立网格内统战工作小组和统战成员联系纽带,利用一些重大节日举办统战人士座谈会,组织社区文化节、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依托网格统战工作平台,为统战成员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网格化服务。

同时,在广大农村的统战工作也需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农村,正逐步成为统战工作的新领域。可以在广大农村地区成立农村联谊会协助村党支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农村联谊会是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团结一批热爱家乡、有奉献精神、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士组成的非政治、非营利性社团组织。主要成员基本由六种人构成:一是农村联谊会所在地的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二是非中共党员的大耕户、专业养殖户、农场场主;三是所在村的侨属、侨眷和侨领;四是所在村兴办民营、私营企业主,火灾国内经商的外出乡亲;五是所在村具有群众基础的宗族代表;六是统战志愿者。农村联谊会可以发挥协调关系、民主监督、公益慈善、联谊沟通职能,成为基层统战共工作新的着力点。

五、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发挥独特优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就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全会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党全社会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战线必须深刻领会这一战略判断,准确把握新一轮综合国力竞争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全局意识、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适应环境变化抢抓机遇,高效率配置人才、智力、资金、技术等各方面资源,深入研究有关民主、民族、宗教等涉及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积极更新理念、转变观念、拓展功能,以科学的工作思路,更加扎实有效、与时俱进地服务科学发展和实现自身科学发展。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为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了基调。统一战线要以这一决策部署为根本方向,根据中央经济会议确定的任务重点,围绕自主创新、低碳经济、民生改善等,明确服务主题和主线的思路,加强力量调配,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实现统战成员个人专长、统战团体组织优势、统战系统丰沛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强大合力。同时,要更加注重各方面成员的利益协调,强化共赢理念,把利益兼顾作为统一战线协调关系的原则,引导各方面成员表达利益诉求,理顺情绪,扩大共识,促进“五大关系”(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

发展民主政治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势的生动体现,要适应社会各界人士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情况,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作为最大共识和价值追求,努力推动完善我国政治制度基本框架,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保证各方面成员依法享有民利,实现选举民主、协商民主、自治民主和监督民主有效结合。针对广泛参与出现的思想多元化、诉求多样化、问政网络化带来的影响,要加强有力引导,推动有序参与。

总之,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要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立足统战优势,创新理念思路,积极探索实践,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彰显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章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 .人民日报,2011-02-20.

〔2〕胡颖廉.“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大家谈〔J〕.行政管理改革,2011,(03).

〔3〕王克群.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群众权益――学习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02).

〔4〕李立国.加强基层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服务〔J〕.求是,2011,(03).

上一篇:好公司,坏公司 下一篇:政治传播视域下增强国家认同的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