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侗歌的种类和风格初探

时间:2022-10-29 02:38:39

榕江侗歌的种类和风格初探

摘要:榕江侗歌的种类和风格与其它侗族地区不同,榕江侗歌可从居住的地理位置、演唱的内容、演唱的形式等分类,不同种类的榕江各地侗歌的旋律曲调风格也不同。

关键词:榕江侗歌 种类 风格

如同侗寨不能没有花桥鼓楼这种标志性建筑物一样,侗歌,更是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千百年来,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风格各异的侗歌,地处黔东南侗族南部方言区的榕江侗族人民,也不例外。因这一带的侗族人民所居住的地理位置特殊,自然环境奇异,生活习惯、风俗风情和语言口音与其它侗族地区也有所不同,所形成侗歌的种类(内容、形式)和风格较之其它侗族地区来说,更为丰富多彩、奇异独特。下面笔者试对榕江侗歌的种类(内容、形式)和风格作初步的学习和探讨。

一、歌种的分类

榕江侗歌的分类有几种:一是以居住的地理位置分类;二是以演唱的内容分类;三是以演唱的形式分类。

(一)以居住的地理位置分类

榕江侗族地区分别与从江侗族地区、黎平侗族地区和剑河侗族地区接边,以居住的地理位置分类,通常以具有代表性的侗寨名称划分为:车江侗歌(嘎三宝)、苗兰宰荡侗歌(嘎苗兰宰荡)、晚寨侗歌(嘎晚)、色边侗歌(嘎更把)、七十二寨侗歌(嘎瑞西尼些)和天府侗歌(嘎顺顾)。车江侗歌以车江琵琶歌(嘎琵琶)为代表性;苗兰宰荡侗歌以苗兰宰荡大歌(嘎老)为代表性;晚寨侗歌以晚寨琵琶歌(嘎琵琶)为代表性;色边侗歌(嘎更把)以色边侗族琵琶歌(嘎琵琶更把)为代表性;七十二寨侗歌以七十二寨牛腿琴歌(嘎报)为代表性;天府侗歌以天府侗族对歌(嘎西牌)为代表性。因车江(三宝)侗寨、苗兰宰荡侗寨、晚寨和色边侗寨分别与从江、黎平、剑河侗族地区的一些寨子相近邻,山水相连,风俗习惯相同,人员之间长期相互往来,因此,相邻的这些侗寨的侗歌种类也大致相同,但个别歌种也有比较大的差异。而七十二侗寨和天府侗寨的侗家人则因聚居或散居在榕江境内腹地,所形成的歌种独具风格,与其它侗族地区的歌种有相当大的差别。

(二)以演唱的内容分类

以演唱的内容分类可分为儿歌(嘎腊鸟)、情歌(嘎办灭)、礼俗歌(嘎吕)和叙事歌(嘎更)。1.儿歌(嘎腊鸟),儿歌是儿童在玩耍时所演唱的一种歌,内容单纯朴实,反映出儿童天真的本性。榕江侗族地区尤其是车江(三宝)、苗兰宰荡和晚寨这些侗寨,十分重视传承侗歌和培养歌手,每个寨子都有自己的歌师和歌班,歌师是侗歌的传承人,歌班是学习侗歌的场所,侗族过去没有文字,博大精深的侗族文化是以歌的形式传播下来的,因而在侗寨学歌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文化,儿歌也就成了侗族儿童学习侗族文化的启蒙教材;2.情歌(嘎办灭),情歌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表达情感的歌,内容丰富多彩,这种歌在侗歌体系中占有最大的空间。在过去,榕江侗族地区的男女青年到了恋爱婚姻的年龄,都必须学会唱情歌,因为对唱情歌是侗寨里的男女青年社交和联络感情的主要方式,能否运用情歌淋漓尽致地向自已所爱的人表达爱慕之情,是男女双方用以衡量对方是否可以成为恋爱婚姻对象的主要标准,因而情歌作为能左右侗族地区年轻人恋爱婚姻命运的歌种,世世代代倍受侗家年轻人的青睐;3.礼俗歌(嘎吕),礼俗歌又分为祭祀歌、拦路歌、酒歌等,礼俗歌是在特定民俗、礼仪活动中演唱和在社交场合群体交往中用于交流的歌,内容以歌颂和恭敬为主。(1)祭祀歌,是榕江侗族地区的侗族人民在祭祀神灵、祖先的活动中,由德高望重的歌师主唱的歌,歌词内容主要是歌颂神灵、祖先的功德,乞求神灵、祖先给侗寨赐福,保佑一方平平安安,让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曲调吟唱低沉庄严肃穆;(2)拦路歌,是榕江侗族地区的侗族人民在相互交往活动中迎接贵客集体参加演唱的歌,当知道有客寨的客人要来自己的寨子集体做客时,主寨即组织男女老少到村头路口摆下酒肉拦路迎接,在迎接过程中主方与客方对唱拦路歌,以唱歌的形式相互问答,对歌完毕后,每位客人都要喝上一口酒、吃上一块肉,方能进入主寨做客,整个迎接活动过程充满了热情与快乐;(3)酒歌,是侗家人在酒席上所唱的歌,侗家人宴请客人时不只是简单的吃饭喝酒,席间少不了唱酒歌,酒歌的内容主要是客人向主人表达对自已盛情款待的感激之情和主人谦虚地向客人表达自己照顾不周的欠意,主客之间,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向对方表达敬佩之情。4.叙事歌(嘎卡),叙事歌是歌师向世人讲述道德伦理所演唱的歌,内容以劝世为主,主要是劝世人改恶从善、老爱幼、团结和睦等等。

(三)以演唱的形式分类

以演唱的形式可分为踩堂歌(嘎老堂)、大歌(嘎老)、琵琶歌(嘎琵琶)、牛腿琴歌(嘎果吉)、上山歌(嘎拜岑)和下河歌(嘎亚)。踩堂歌(嘎老堂)是一种合唱形式,一领众合,是在庆典和祭祀中众人演唱的歌,场面浩大,人数有几百至几千人。但在七十二寨和晚寨逢年过节时,在大庭广众之下由男女歌手对唱、众多男女青年跟随歌手踩踏的情歌也称踩堂歌;大歌(嘎老)是一种多声部无伴奏合唱形式,通常情况下,是男男女女在鼓楼里集体演唱。大歌又分为四种:一是声音大歌(嘎所),这种大歌以发挥声音为主,歌词少,衬词多,突出拖腔,用衬词体现嗓音,其旋律多以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风吹水流之声为多。二是情感大歌(嘎办灭),这种大歌以抒发男女之间情感为主要内容,与声音大歌相反,歌词多,衬词少,旋律节奏有慢有快、有轻有重。三是说理大歌(嘎吕),这种歌以劝诫为主,注重歌词内容,传颂伦理道德。四是故事大歌(嘎更),这类大歌是以讲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旋律较为规范,声音沉重悲伤;琵琶歌(嘎琵琶)和牛腿琴歌(嘎果吉)是一种自弹(拉)自唱和对唱形式的歌,自弹(拉)自唱是一人唱给众人听,内容有说理劝世的,也有歌唱爱情的。对唱是用琵琶和牛腿琴乐器伴奏,男女青年之间对唱情歌的一种形式,内容充满自由和浪漫;上山歌(嘎拜岑)和下河歌(嘎亚),也称笛子歌,是在山上和河边自由演唱的歌种,内容主要是抒发内心的思念之情,演唱时多用侗笛伴奏,也称笛子歌。

二、各异的风格

由于产生的地理环境、表达的内容和表现的形式不同,榕江各地侗歌的旋律曲调风格也有所不同。车江琵琶歌产生于宽阔平坦、大河环绕、田园广袤、古榕苍翠的车江大坝,演唱时以琵琶和牛腿琴伴奏,男女青年集体对唱,其旋律曲调十分平缓,几乎没有多大起伏,给人以一种恬静、安稳、平和的感觉,充满了祥和的气氛;苗兰宰荡侗歌大歌产生于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溪涧横流的山里,其歌声跌宕起伏、荡气回肠,自然界的虫鸣鸟叫、风吹流水之声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演唱大歌时都是在鼓楼里男女老少集体演唱(合唱),场面和声音都十分热闹壮观;晚寨地处半山腰上,峰回路转、泉水叮咚、梯田层层、木楼卓卓,因而聆听由歌手自弹自唱的晚寨琵琶歌时,给人的感觉是旋律优美、亲切深情、婉转动听、回味无穷,使人不知不觉随着优美的歌声和琴声进入梦境;色边侗寨周围山势高峻,且与黔东南北部侗族方言区相邻,因而色边琵琶歌比起温柔的晚寨琵琶歌来说,较为粗犷激越;七十二寨相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风和日丽、山水秀美、云雾环绕、绿树成荫、泉流淙淙,在夜深人静的月夜里,倾听七十二寨牛腿琴歌,仿佛自己已经处于与世隔绝的仙界里,尘世间的忧伤与烦恼荡然无存。天府侗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是一个很会即兴对歌的民族,人人都能张口成歌,平常间他们可以用唱歌来代替语言相互交流,天府侗族对歌的幽默元素,能使在场的听众捧腹大笑,让人开心快乐。

通过对榕江侗歌种类(内容、形式)和风格的初步学习和探讨,我们不难看到,不论从内容形式的角度上看,还是从艺术风格的角度上看,侗歌无疑是世界民族民间音乐百花园里最灿烂的花朵之一,这就是侗歌之所以能够享誉海内外的真正原因。我们在对侗歌的学习和探讨中,会从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和生活的道理,这种领悟会给我们未来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启示。

上一篇:管窥大理白族阿吒力佛教乐舞的文化与传承 下一篇:王栎鑫的硬汉与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