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湖·水质保护近六十年来始终保持Ⅰ类水标准

时间:2022-10-29 02:34:21

万绿湖·水质保护近六十年来始终保持Ⅰ类水标准

万绿湖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蓄水量达到139亿立方米,从1958年建库至今,万绿湖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Ⅰ类地表水标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能够做到不污染已堪称一种奇迹,而这里的水质竟然保持了近60年,这个成绩,离不开一代代河源人作出的巨大牺牲及付出。

“万舟和风畅,绿水润金锚。”清晨的万绿湖,一片碧波让人荡漾。万绿湖原名新丰江水库,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站在船甲板上眺望,一望无际的绿水连着青山,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沿岸的岛屿上基本看不到居民和建筑,倒影在湖水中的除了青山还是青山,万绿湖的水质极清,捧起一口,入喉倍感清甜。

万绿湖水质保护,上至专项政策、行动落实,下至每一个人的身体力行,几十年来少不得的是河源市政府及河源市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但凡去过万绿湖的游客,在每艘游船上都应该见过本地的乘务员,这些乘务员并不特别,不过其身上背的包却让人眼前一亮。这个包呈黄色,印有环保包字样,专门用作垃圾回收,每名乘务员在乘客登船时,都会告诉大家,有垃圾可以放在船上的垃圾桶,或放进他们这个包里。小小的设置,小小的提醒,小小的书包,成为了万绿湖上一道不一般的风景线。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么多年来万绿湖能够常年保持Ⅰ类水标准的原因,从中可窥一二。

为支持水库建设,几十万人背井离乡

新丰江水库,又名万绿湖,是华南第一大人工湖,水域面积达370平方公里,湖区航路交错,航路总里程140多公里,每年进出景区旅客超过100万人次,也是广东省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关系到东江中下游4000多万人和香港同胞的饮水安全。据了解,万绿湖的蓄水量达139亿立方米,如果平均分给每一名中国人,人均可分到10立方米,堪称国人的保命水。

万绿湖是华南地区第一大湖,是在距广东省河源市仅6公里的新丰江下游的亚婆山峡谷修筑拦河大坝蓄水而成,因四季皆绿,处处皆绿而得名。万绿湖属东江水系,汇水面积5140平方公里,库区周围为低山丘陵,水面宽阔。河源海事局副局长赖志平介绍,万绿湖是国家重点项目,又名新丰江水库,于1958年建库,由苏联提供技术支持。万绿湖的建设,赖志平表示最应该感谢当地老乡,“当年修建水库时需要水淹周边的7个乡镇,大概几十万人为了支持水库建设离乡背井外迁,搬往惠州、东莞、深圳等地,作出了非常大的牺牲。”1993年万绿湖风景区被国家林业部规划为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被授予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2002年7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区。

为港供水,成农夫山泉水源基地

万绿湖至今已建成58年,为守住这一江绿水,河源市政府拒绝了许多能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项目,建库以来,万绿湖从没有发生过一次水污染危机,水质长期保持在国家Ⅰ类地表水的标准。这也得益于万绿湖封闭水域内的船舶较小,管理到位,杜绝了发生船舶溢油的情况,同时为了预防该问题,河源海事局还在新港海事处设置了专门的溢油设备库、洗油间、吸油器,以便随时起到应急处理作用。

据了解,万绿湖水位最深处达到116米,平均深度30米,水温几乎恒定在19至23摄氏度之间,处于人体正常体温的黄金分割点。万绿湖是理想的优质饮用水水源地,至今仍担负着河源市区乃至东江中下游(包括珠三角和香港)的供水任务。自20世纪中叶起,万绿湖的水通过东深供水工程间接供往香港,约700万居民生活用水均取源于此,在万绿湖内还立有香港市民“饮水思源”碑。

2004年,国内著名饮料生产商农夫山泉股份公司在广州宣布,将投资10亿元在广东河源万绿湖建设华南最大的景点式旅游工厂,万绿湖也由此成为农夫山泉全国版图上的第四个水源基地。2005年底,农夫山泉河源万绿湖生产基地投入生产,农夫山泉从水面下60米深处、具有50年水龄的不交换水体取水。

水质洁净受桃花水母青睐

万绿湖水质究竟有多好?监测显示的数据可能还未能太直观,但是素来对水质要求极高的世界级濒危物种桃花水母在库区出现,就是对万绿湖水质最好的肯定。据介绍,桃花水母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现存有11个品种,其中9个品种分布在中国。桃花水母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桃花水母产于淡水中,居住人工湖,池塘、湖泊和河流,对水环境的要求极高,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无毒无害、洁净。

在万绿湖的水月湾水域,近些年来发现了大量桃花水母存在的踪影。作为现存仅有的一种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桃花水母没有毒性,外形如一元硬币大小,在水中浮游时形态可掬,受到了不少游客的喜爱。据了解,万绿湖桃花水母的最佳观赏时间一般在十一前后的10天左右。2015年,河源市在市区商业中心越王广场,建立了一座外观酷似万绿湖中“桃花水母”的国家甲等标准大剧院,作为粤东北地区首个大型专业剧院,这里将上演《桃花水母》等文化旅游系列剧目,成为承接中外艺术团体商业演出的文化高地。

“公司化”发展为水质保驾护航

为保护绿色河源,保持万绿湖的青山绿水,推动旅游经济发展,1958年建库以来,河源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万绿湖风景区。随着越来越多游客过来游玩,景区出现了很多无牌无证的非法经营船舶,频频酿成安全事故,由于这些船只没有做好油污处理,在当时对万绿湖的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规范旅游市场,保护水质,1995年,万绿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挂牌成立,并对景区进行了统一管理,原名新丰江水库也正式取名为万绿湖。随后还成立了专业的旅游公司,即万绿湖旅游船艇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管理旅游船只,“公司化的管理,让万绿湖水上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在推进船型标准化管理也有了起色,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万绿湖的水质安全。”2002年河源市政府专门规划一块地作为旅游码头,即现在的新安码头。新安码头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售票,统一调度制度,游客统一买票上船,旅游船只统一载客,而当地居民继续沿用老码头新港码头,这对水质保护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赖志平表示,由于万绿湖船只安全标准较低,所以存在溢油隐患,随着公司化管理推进,整个水面运营秩序好转。“我们要求万绿湖的船型标准化,所有的船都要安装油污分离器。”他透露,目前万绿湖的旅游船全都达到这方面的要求,而且近期还有29艘船响应国家号召,正在进行船型更新改造,安装国家最新、最规范的防污装置。“这也是政府为保障万绿湖水质所开展的工作,这个设置可以有效过滤掉如大小便等生活污水,使之达到国家的合格标准排放。”据了解,为进一步保护万绿湖水质,目前游船上还实行了严格的船舶垃圾、油污追责机制,针对游客食品、塑料袋、水瓶、纸巾等垃圾处理问题,除了在每艘旅游船上下甲板都设置有分类垃圾桶,还由旅游公司派专人回收,同时登记好垃圾去向及处理情况,船舶机油处理也类似,由公司统一登记,统一回收,统一处理,做好船舶垃圾记录薄台账。

海事监管,防止船舶污染

万绿湖水质如此清澈,常年保护得这么好离不开河源海事局的管理。多年来,河源海事局紧密围绕省市关于治理万绿湖水环境、保护饮用水源地安全的要求,以民生海事为理念,会同地方各职能部门,采取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服务举措,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保护水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要保护好万绿湖水资源,海事局的重点工作是防止船舶污染饮用水源地。为此,河源海事局派驻万绿湖的新港海事处在对库区船舶防污染保持高压态势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加大防治船舶污染投入、建立防污联动机制、强化船舶现场监管、运用科技信息手段”等措施。同时还积极加强船舶源头管理,做好日常的安检、船舶油污设施安装、油污水回收机制的工作。严令禁止把船只机仓油污水倒入湖水,发现有违规情况的坚决处罚。

“为防止船舶污染水环境,我们每年会搞一次突发事件演练,去年就搞了一次船舶溢油事件演练。”赖志平介绍,为有效防范船舶污染水环境,新港海事处专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污染、防泄漏应急预案及制度,每年都斥资配备更新大量的吸油毡、围油栏、围油索、消油剂、可充气式冲锋舟等防污染设施设备,并倡议辖区的旅游船艇公司、船舶运输公司和政府部门的应急力量,成功组建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提升处置突发污染事件的能力,给事故应急处置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人力保障。

据了解,目前河源海事局正积极推动成立《新丰江库区安全管理规定》,该规定已提交河源市政府立法。赖志平说道,这项规定一旦出台后,将成为一个针对万绿湖管理的专项法规,“这对海事部门以后管理万绿湖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也督促地方政府进一步参与共管,对推动保护万绿湖安全、环保全方面监管有很大好处。”

联控联防,设置分局专项管理

防治水域污染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海事管理机构一家单独采取措施防治船舶污染水域是不够的。赖志平强调,万绿湖水质保护离不开河源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重视。据了解,万绿湖建库之初,河源市政府便实行了大规模地移民工程,目前水库周边很少住人,仅剩的居民都以农耕为主,这就解决了人口带来的大量污染问题。虽然周边乡镇还存在一些矿山洗矿、乡镇办养猪场等污染问题,但是河源市各相关部门都积极行动,开展了各类专项整治工作。

据悉,2012年期间,万绿湖湖面大规模地发现了网箱养殖鱼的情况,养殖户把大量的鱼饲料倒入水中,对水质产生了一定影响,河源市政府为了保障水质安全,花了几千万对水库开展地毯式清理工作。经过一个多月清理,万绿湖整个水面比以前更加干净了。同时,河源市政府还鼓励各镇保护生态,控制工业发展,周边乡镇严禁引进重工污染重污染企业。此外,整个万绿湖辖区山林覆盖面大,政府对山林乱砍乱伐的处罚力度也很大,一旦发现有人乱砍伐就要依法判刑。

赖志平介绍,虽然新港镇作为一个小镇,但是在管理万绿湖这个问题上,河源市政府毫不含糊,专门成立了一支立体化的队伍去联防联控,重点管理万绿湖。随着水库建成,河源市政府先后设置了万绿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新丰江林业管理局、新港镇库区派出所、新港镇东源县林业公安分局、万绿湖公安分局,2012年还设置了河源市环保局万绿湖环保分局,主要检测整个万绿湖的水域变化,特别是水质变化,并且负责检测万绿湖的污染源情况,检测周边乡镇的工业排放等。

在船舶准入关的问题上,上世纪90年代,河源市政府对万绿湖船舶准入关的准入问题提出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即要在万绿湖上增加船舶,特别是旅游船只时,必须经过河源市委四套班子研究决定,至今为止,万绿湖上的旅游船只数量都没有增加过。

上一篇:撷来“前景”入佳境 下一篇:梅馥和他的“五精”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