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开放中放飞”

时间:2022-10-29 02:21:12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观念的转变是关系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铸就语文教学勃勃生机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从时展的高度向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且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新型理念,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转变理念,以开放的理念营造一片有生命的绿洲。

一、开放观念,为营造教育希望绿洲培养希望的沃土

开放、创新是构建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点目标,也是这个体系的两个显著特点。以往的“斯是圣地、惟吾独尊”的观念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为此,观念的开放是这次课改成功的关键。具体地说,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体验的课程观、交往的师生观、三维的目标观及发现的学习观。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在传统的课程观的指导下,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的过程,这种教学现象已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和智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感情。而体验的课程观则要求教学过程为师生共同认识、共同探究的过程,

是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过程,是为生命奠基的过程。

二、开放教学过程及评价体系,以发展浇灌生命的绿洲,实现希望的放飞

“一张嘴、一本书、一只粉笔”的三中心的传统的封闭教学过程已从这次课改中退出教育舞台,课改实施标准中要求教学过程要在教师引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在这个开放的过程中,教师与教室不再是学习环境的全部,课堂教学也不再受以往的单调媒体制约,应采用丰富多彩的媒体,在“重视探索、加强实践”的主旋律中,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实现合作自主特色,构建开放的教学格局,努力发挥课内外的整体训练效益,积极引进鲜活的学习内容,在情境化、信息化,生活的动态开放过程中,努力凸现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开放教学过程的同时,还要开放评价体系,让发展性评价走进课堂,教师在个体的新变化中,将评价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及创新意识,从而有准备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课程评价应由注重甄别向注重发展开放,由一维评价向三维评价发展,由教师评价向师生共同评价开放,以发展性评价观培育生命。

总之,希望的绿洲在开放中才能孕育出希望的花朵,希望只有在开放而充满活力的绿园中才能得以放飞。

参考文献: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做好初中英语课程反思 下一篇:内地新疆预科班语文教学生活化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