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预设变成预演

时间:2022-10-29 01:55:34

“老班(学生对我的亲切称呼),你是位很优秀的老师,但高一那次示范课,我们很多同学觉得您有时也虚伪……”QQ那头着实惊我一身冷汗。时光不禁开始了倒流:

为第二天的新课程示范课《沁园春・长沙》作最后的准备,我不惜时间,不厌其烦地再次走访了各班的几个重点学生,为的是万无一失。

按说,学校和我都已经准备得相当充分了:我已借班试讲了一次,电教处还特意随堂录像,听课的各位名师结合录像又帮我进一步雕琢,设计了种种“教学机智”。之后,我再次借班试讲;明天示范课班的学生也早早作了充分的预习,课后每道练习的答案差不多都已烂熟于心了。为了显示课堂探究的活跃和有深度,我又特意从别的班借了几个口齿伶俐的学生重点准备。

但为了一切“预设”都能理想的“生成”,我还是找到重点学生,指导他们进行针对性的预习――其实是预演。我还特意对全班学生说:“明天上课大家不要紧张,大家一定要展示我们学校我们班的风采。老师提问时大家一定要都举手,别怕。”

是啊!教研室特意安排我为全市教师示范新课程教学,我既感荣幸,更感压力:事关教研室和学校等各方面的面子和荣誉,只许成功没有失败呀!

第二天上课时,我走进教室,面对坐得规规矩矩的学生和后面黑压压的听课者,我稍一定神,便开始导入课文: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就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诗词是伟大的篇章’,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走进《沁园春‘长沙》。”

一切都按“预设”进行:学生朗读之后是教师范读,字词讲解后接着意象分析……

该学生提问了。学生们果然很“捧场”地举起了手。一时,教室里手臂如林,景象喜人。然而我很快就失望了,因为我最盼望的-一事先安排提问的“精英”,竟然没有举手!而我要他提的问题实在太关键了:“作者为什么要用‘染’字?‘染’让人感到好,但就不知为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提出来,我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讨论。怎么办?如果我自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显然不行,那怎能体现新课程的对话与自主探究精神?课后怎么向观摩教师讲“预设走向生成”?终于,我想起了“预演”时大家为我设计的“教学机智”。

“嗬!这么多同学举手啊!可我抽谁呢?”我装出很为难的样子,然后又做出终于下定决心的表情,“这样吧,大家把问题写在纸条上,交上来好不好?”两分钟之后,我一一展开纸条念了起来。最后一张,我佯装照本宣读,实际说着自己心中预演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用‘染’字?‘染’让人感到好,但就不知为什么?”我说:“这些问题提得都很好,说明大家很会动脑筋。特别是这最后一个问题直接涉及诗词的炼字,大家就先围绕这个问题讨论吧!”终于化险为夷,我为自己的“教学机智”暗暗得意!

接下来的课就相当顺利了,同学的掌声一片又一片。最后,示范课在学生们豪情万丈的朗诵声中结束了。

课后,专家的点评自然十分中听,“语言干净而富有感染力”,“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对话交流师生充分平等”,“学生自主研讨理念的真正落实”等等。

“老班,老班,是不是怪我话太重了,这么久不回我。‘我可是看在朋友份上才说的哦!”

“呵呵……”我有点呆滞。

“老班,我觉得你上的最好的课是平时的课。平时的课自然,那堂课很做作;平时的课我们有发言权,那堂课你掌控我们;平时的课你听我们的,那堂课我们听你的;平时的课我们是朋友,那堂课你太像老师。为什么那堂课我没按你的要求举手?其实并不是紧张,我都参加三次‘预演’了,我是很反感大家弄虚作假……”

“呵呵……”除此之外,羞愧的我,一时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回复QQ那头的学生,心中很难说出是什么滋味。

(作者单位:江西临川二中)

上一篇:现代远程教育 下一篇:家校沟通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