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时间:2022-10-29 01:28:44

越调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2006年之前,越调的发展曾一度陷入严重的危机。曾经风行陕西南部、山东、河南甚至皖西、鄂北的河南地方戏“越调”,尽管在历史上力压河南几十种地方戏,成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但在2005年前后,仅剩下专业团体两个(河南省越调剧团和许昌市越调剧团)。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复活”了一个又一个传统文化中即将消逝的瑰宝。《易经》流传至今已有千年,但一直没被特别广泛的关注,甚至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残余,而被边缘化。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能否有效利用网络为代表的新型高科技、高传播速度、高影响力的媒体,来再度复兴越调这一传动戏剧及其所包含的地方戏文化,是近年来越调爱好者和越调研究者们一直探讨的问题。

一、 新媒体时代越调传承遇到的危机

1.接受人群边缘化 在农村多演戏,多唱越调,定期组织文化站演唱传承越调名剧,这种“从农村来,回农村去”是许多越调保护者解决越调传承危机的第一选择。诚如许多学者调查研究那样,现代的农村对于地方戏的接受程度已和以往大不相同。城镇化的加剧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年轻一代的爱好与兴趣朝着多极化发展。收音机、录音机所代表的单媒体时代下,听戏是许多村民的唯一娱乐方式,而现在多元化的休闲娱乐方式使得传统的戏曲的主导地位遭到威胁。

越调在地方戏曲受众边缘化的形势下,主要接受人群逐步向老年人靠拢,这些老戏迷是真正的越调爱好者,无论越调过去、现在或者未来如何,他们都会自始至终支持越调的发展。相较之下,在越调重回农村、矿区和偏远工地之时,各种戏曲文化下乡活动中,的确不乏青年观众。从观众年龄层次配比上,也显示青年观众所占比例逐步增加。然而这些青年人对于戏曲的喜爱程度并非看上去那么强烈。之所以越调可以重回乡村,是因为乡村相对闭塞与娱乐生活的单调,这也更能有效促进越调的扎根发展。不过,正如上文所述,新一代居民由于思想的转变,更多的视越调下乡活动为一个普通的晚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而去把玩越调下乡活动本身,而非真正体会越调唱腔、内涵,更别说越调文化了。

2.人才培养断层 一个地方戏曲要做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则必须源源不断的培养、锻炼新人。老一代带动新一展,新一代在老一代的基础上改编、传承。这种循环机制,形成了良性循环,人才层出不穷。而现在越调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专业剧团仅有两个,所以名家和优秀作品无法在第一时间做到有效传达;另一方面,大学专业发展是以市场为准绳的,专业自身发展情况不甚明朗,越调专业毕业就业情况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青年人能抛开一切,积极投身越调发展中。 越调大师毛爱莲曾积极努力、协调,促成了一些学校,甚至大学开设越调相关专业,积极培养越调人才,为越调的发展留下种子。初期努力也初见成效,相应的硬件设施已经具备,但在最关键的招生环节却屡屡落败。几个专业几乎无人问津,最后达不到开课人数,从而不了了之。人才断层,成为了卡在越调发展道路咽喉的最大问题。

3.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 无论是越调返乡过程中遭遇到的“伪戏迷”,还是越调大师办班无人问津。这些并非越调文化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越调市场化发展程度问题。缺乏市场调节机制下的有效适应,必然迫使越调成为少数越调名家和越调老戏迷内部“自娱自乐”的游戏。随着时间推移,大师和戏迷慢慢逝去,越调的发展道路自然越走越窄。

目前,京剧名角的基本收入堪比越调一个剧团。而在唱功、唱腔或者是内在文化方面,京剧和越调二者差异并不大,相反越调的历史更久远一些(乾隆年间已经在南阳流行,清末已达鼎盛),但京剧成为中国文化名片,已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越调却在其发迹的河南,竟也难以找到落脚之地,面临被人遗忘的命运。抛开政治、经济的推动作用,作为河南三大地方戏之一的越调在其后期的推广中缺乏“名角”的打造和包装。这可以从越调近几十年发展是看出:三十年代后,越调主要在河南农村地区发展,之后在郑州、西安等地演出,在西安兴建了自己的大众剧院。五十年代末,越调开始出现现代戏。六十年代在越调大师申凤梅先生的带领下,越调演进京城,达到辉煌。然而期间,越调遭到重大打击,越调专业团体从前的13个降至4个。之后越调回暖,先后有多部本子被拍成电影,越调剧团先后上京演出,获得广泛好评。然而这一切都在改革开放之后终止。剧团经营不景气,造成了其发展的困境,并最终青黄不接,面临传承危机。

上一篇:对民歌的音调特点及传承论述 下一篇:论陕北民歌唱法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