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再思考

时间:2022-10-28 11:59:46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再思考

摘要:现金流量表作为财务报表的重要报表之一,在理论理解和实务操作中均具有一定难度,为进一步深化对现金流量表理解,本文重点阐述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现金流量表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同时从另一角度探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做一详细分解。

关键词:净利润;现金流量;再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一、现金流量表概述

按照会计基础不同,分为权责发生制基础和收付实现制基础。权责发生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实现的收入和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中国会计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企业利润表是权责发生制的集中体现。

但是利润表有其固有缺陷,其收入与费用是按其归属来确认的,而不管是否实际收到或付出了现金,这样导致有的企业账面利润很大,看似业绩可观,而现金却入不敷出,举步艰难,甚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以致破产,而有的企业虽然巨额亏损,却现金充足,周转自如。所以仅以利润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有失偏颇,为向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有用和相关的会计信息,弥补利润表不足,为此引入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动态状况的报表。此现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现金流量表在结构上将一定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为三类,一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二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类现金流量中一般企业接触最多,发生业务量最频繁的当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实务操作和理论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现金流量表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过程分解

一般教材上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标准格式如下:

其缺点是通过列举,对于初学者甚至有一定基础会计人员理解和编制补充资料有一定困难,基于此,为便于深入掌握现金流量表,笔者拟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具体分解为三个步骤。

一是剔除经营活动中非付现的收入和支出。首先简单看净利润构成,净利润=收入-支出,而收入=付现的收入+非付现的收入,支出=付现的支出+非付现的支出,进行整理后兑现的净利润=净利润+不兑现的支出-不兑现的收入。不兑现的支出项目主要有: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旧、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存货的减少等,其共同特征为非付现资产的减少,该数据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科目余额表即可。不兑现的收入主要体现为赊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增加和预收账款的减少是赊销的重要体现方式。

二是剔除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收入和支出。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收入和支出主要有,包括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和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和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收益、财务费用和收益、投资损失或收益等,即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是剔除不属于净利润范畴但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减少和预收账款的增加属于典型的不属于净利润范畴但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存货的增加,将导致不属于净利润范畴但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调整,将净利润调节为如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见下表:

三、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用举例

甲公司2012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出售固定资产收到现金净额600万元。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为900万元,累计折旧为8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2)以现金2,0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本年度摊销600万元,其中4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200万元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

(3)以现金25,000万元购入一项固定资产,本年度计提折旧5,000万元,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4)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零,本年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200万元。

(5)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为零,本年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300万元。

(6)出售本年购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现金2,000万元。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为1,000万元,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00万元。

(7)期初应收账款为10,000万元,本年度销售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 7,000万元,本年度因销售商品收到现金52,000万元,期末应收账款为25,000万元。甲公司2012年度实现净利润65,0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见下表)

四、小结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无论用什么方法,关键在于理解现金流量表的实质,准确将发生业务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进行区分,最终会殊途同归,得出相同结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牛建军.分析填列法下的现金流量计算[J].财务与会计,2013.

[3]刘光军.采用借贷记账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新探[J].财务与会计,2011.

上一篇: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 下一篇:以行政单位为视角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