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礼清:做茶是一种信仰

时间:2022-10-28 11:35:18

最近两年,茶界涌现出这样一匹黑马:它用3年时间研制出了岩茶新贵——“黄玫瑰”;它用了短短5年时间发展起集茶园种植管理、茶叶生产加工、品牌连锁运营、文化传播及高级私人会所运营为一体的茶文化企业,并走向全国市场;它的经销商遍布北京、上海、浙江、山西、河北等地……在它5年多的历史中,它的各项荣誉接踵而至:“中国知名品牌”、“福建著名品牌企业”等,不断写就其跻身茶界高端品牌典范之列的辉煌。它,就是福建本信茶业有限公司。

作为公司的董事长,杨礼清更是因此被业界关注。有人说他是茶业儒将,经常可以在茶业市场看到他攻城略地、挥斥方遒的身影;有人说他是经营高手,除了茶业之外还积极拓展多项领域……为了寻找杨礼清成功的奥秘,本刊在武夷山对其进行了采访。

《问道·中国茶》: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茶的?

杨礼清:我老家是福州城门,我从小几乎是在茶厂里“泡”大的。小时候,福州一带盛产茉莉花茶,每逢春夏季,我都要跟长辈上茶厂玩耍,参与茶叶的加工、窨制等工作。

我对茶绝对是有感情的。我第一次出来做生意,做的就是茶叶生意。我赚的第一桶金也来自茶叶。1988年我已经开始在西安做茶叶生意,一做就将近8年。上世纪90年代,赶上茉莉花茶衰败的年代,在这个最难熬的时期,几经辗转,我却始终放不下祖业,放不下茶,只能靠别的生意利润养着茶事业,维系着内心的那份坚持与荣耀。

《问道·中国茶》:为什么现在选择做武夷岩茶?

杨礼清:在茉莉花茶不景气之后,我走访了安溪等铁观音产区,开始做铁观音生意。但由于求茶心切,我在2005年决定北上武夷山考察。在武夷山,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古朴厚重的茶文化以及传承百年的制茶工艺,深藏于心底的制茶情结又被激发了出来。虽然当时在武夷山的经历很短暂,但我意识到了蕴涵着深厚文化的武夷岩茶所拥有的巨大价值。

我们当时来武夷山找茶,开了一部路虎车。在整个寻茶过程中,车的轮胎换了五六次。车开到没有路的地方,我们就徒步继续前行。我们几乎走遍了武夷山所有的山头、坑涧、峡谷。

《问道·中国茶》:在众多的武夷岩茶生产企业中,本信是如何进行产品定位的?

杨礼清:考察过程中,我认识到,武夷岩茶虽然在焙火工艺上较为出色,但在做青、发酵等工艺上与铁观音相比有所欠缺,这使武夷岩茶呈现出茶韵十足但香气不足的缺陷。

做乌龙茶,我觉得我应该做的乌龙茶是什么呢?应当是铁观音跟闽北乌龙的中和,既不是完全像铁观音那种清香,也不完全要武夷岩茶那种高火的甚至碳化的。我要做的是对两边的工艺进行结合。于是,带着这种思路,我就萌生了研制新茶的想法。经过众多茶学家历经3年多的反复试验、悉心栽培,我们的主打产品—黄玫瑰应运而生。

《问道·中国茶》:黄玫瑰有什么特点?

杨礼清:黄玫瑰与其他岩茶相比有众多优势,它取自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那里海拔、山泉、土壤、阳光、温度和湿度条件绝佳;它性质温而不寒,提神醒脑,内质厚实,香气沁人肺腑,口感绵爽醇厚。同时,黄玫瑰传承武夷山传统古法炭焙制茶密匙,秉持毫厘必究的品质精神,更融合南北乌龙制法,精心细制,自然呈现出黄玫瑰的纯正本味。黄玫瑰自面市以来,受到众多茶友的好评,相信未来黄玫瑰将有望掀起继大红袍、水仙、肉桂之后的又一轮热潮。

《问道·中国茶》:听说本信为采茶特制了3000把剪刀,这事儿是真的吗?

杨礼清:我发现传统的手工采茶是用手捏,而手捏会使得茶青的受损面增大,最终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为了把茶青受损面减到最小,我们的确特制了3000把剪刀,我们设定剪茶青的是标准的三叶一心,就是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加上一个芽。

我们做茶,绝对会不断去研究每一块茶山、每一种品种的特性,再想方设法把这些特性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我们的茶青用剪刀剪完后运到厂里进行萎凋的时间,不能够超过半个小时。茶青采完以后要放在筐里,不能用袋子闷。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把茶叶保护到最好。也只有这样,每个环节都做到位了,才可能做出一泡好茶。

我不能说我所有的茶都能够做到用剪刀采,但是我的高端茶必须一天有一桶到两桶是剪刀茶。同样茶园的茶青,剪刀剪下来的,和机器做的真的不在一个档次上。当然,我们这样辛苦做出来的茶,其价值要超过一般茶叶不止十倍。这就是一个理念的问题。

《问道·中国茶》:做了这多年的茶行业之后,你对茶有什么认识?

杨礼清:我以前是做工程和投资的,也做过一些别的行业,自我感觉做得还不错。但这么多年下来,我觉得做茶和做其他行业相比,做茶能让我获得一种思维上的提升、一种心态上的升华。茶叶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在喝茶的时候,人会获得很多感悟。在和朋友们品茶论道的过程中,会有很好的互动,在互动中能够相互学习,各取所长。

我们本信推广的是什么?是茶文化,是功夫茶。功夫茶泡茶的整个过程中,大家坐在一起,可以进行互动,由茶论人生、论世界。哪怕是自己一个人,独自品茶时,也可以以品茶来悟人生,悟茶道,悟人道。不管什么道,我觉得最高的境界就是要悟出人道,人道才是最至高无上的。人道一通,所有道都通了。

《问道·中国茶》:本信茶业的理念“回归茶本味”,该如何理解?

杨礼清:武夷岩茶的工艺,在所有茶类中可以说是最复杂的。整个做茶过程,环节很多,我们现在力求把每个环节都做到最好。此外,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中间点,让茶叶的色香味都处于最佳的状态,这个点是非常难寻找到的。焙火高了一点点,它的香、韵和气息就变化了。所谓回归茶本味,就是说我们要找这个点,把茶叶的色香味淋漓尽致地给发挥出来,把茶的气息表达到最好的状态。

我觉得今天会做这“本味的茶”,今天会以这样的一个理念经营我的企业,这与我个人的个性是分不开的。我是一个只能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人,我只能直直白白地来面对客户。

《问道·中国茶》:茶行业,将来你会一直做下去吗?

杨礼清: 我创办本信这个茶企,最大目的就是想收藏茶的价值。前两天我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到后面做得不是很理想。但此时,我反而非常平静。其实经商这么多年,商海沉浮经历了很多,对许多事情已经很淡然。但是,只要茶叶上我取得一点点成就,我还是会很兴奋。我觉得茶已经成为我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了。

另外,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我自己需要成为一个战略家。战略家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我觉得做茶业,就是我人生的一个宏观战略。我做茶业的战术可以变,但这个战略目标绝对不能变。

上一篇:中国茶叶做大的玄机 下一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