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苏省部分县市农村小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2-10-28 11:17:44

对江苏省部分县市农村小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部分县市25所农村小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其原因,同时对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了探讨,找出了提高农村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体育兴趣 教学内容 体育设施 教学方法 运动基础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155-01

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甚浓厚。为此,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希望找出存在问题,并寻求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旨在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宝应、高邮、兴化、江都、常熟、丹徒、丹阳、宜兴、海门、淮安、泗洪等25所农村小学。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重点访谈、文献检索。

二 结果

调查中发现35.9%的小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见表1)。主要原因有:教学内容少吸引力;场地、器材使用少;教学方法不当;学生自身运动基础差(见表2)。

三 分析与讨论

1.教学内容对体育兴趣的影响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与指向标。现行的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编写的《体育与健康》尚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经调查发现,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选择明显呈极端化态势(见表3)。学生普遍喜欢“开放式”教材(游戏、球类和民族传统、民间活动)。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选取学生易产生乐趣和对学生发展具有影响的教材,并在制定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时应适当增加这部分内容的课时数。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仅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可以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发一些教材以外的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的内容进行校本化处理。如苏中地区在冬春季节雨雪期较长,泥土操场使用率较低,而学生普遍喜欢上室外体育课,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民间活动中的花式跳绳、踢毽子、跳橡皮筋等作为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既避免了自然气候和场地对教学的制约,又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感兴趣是件好事,但绝不能认为学生不感兴趣的教材就不用学了。例如在进行“最不感兴趣的项目”调查时,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田径,因此将田径项目从教材中删去显然不符合新课标要求。事实上田径对提高学生的体能、技能的效果是十分突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情景化、游戏化、生活化、趣味化的教法,提高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同时加强体育价值观教育,使其转化成间接学习兴趣。如耐久跑是学生普遍不喜欢的练习项目,经过精心设计,可以采用“闯关夺宝”的游戏形式组织教学。

2.教学方法对体育兴趣的影响

一节好的体育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专职教师偏少,任教课时普遍不足全校体育总课时数的一半,剩下的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代,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不注重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因此,各校应设法提高专兼职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更新教师理念,让其尽快走进新课程。

传统教学内容的呈现是从概念到概念,新课程则要求从问题出发,指导学生通过运动实践和观察思考,自己获得知识和结论,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突破,逐步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针对上述情况,教学时一定要认真了解学生的心理,区别对待,组织教学时,可以降低难度或进行分层教学,注意适当的语言鼓励。

四 结论和建议

第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对学生不感兴趣的教材进行教法优化整合,在激发学生直接兴趣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第二,调整专兼职体育教师的比例,迅速转变农村小学专职、兼职、兼课体育教师的理念,使之能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完善和改造农村小学的体育设施,提高器材的使用率,对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四,重视学生的运动基础,区别对待,采用分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教育部,2001

[2]夏锋.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体育兴趣[J].中国学校教育,2003(4)

上一篇:长岭农业高歌猛进 下一篇:第四届吉林冬季农博会暨净月潭新春大集招商邀...